怒江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时间:2022-08-15 06:10:32

怒江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怒江州的马铃薯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促进其发展的意义及可行性,提出加强领导,切实抓好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产优良品种,增强发展后劲,确保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顺利实施,重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速优质马铃薯繁育推广,依托市场,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加大产业化发展的力度,创市场品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44-01

1 马铃薯的概述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等,茄科茄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所含的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类盐和维生素B、C等营养价值是人体所必须的,由于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产量高,用途广,不仅可以粮菜兼用,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和牲畜的良好饲料。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对于解决怒江州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促进边疆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马铃薯的生产现状

至2014年,怒江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发展至15.708万亩,平均亩产鲜薯可达600K以上,总产量达到9.4万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马铃薯的生产也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新品种引进、高产栽培技术、脱毒种薯生产、芽栽繁种、复种留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州马铃薯生产还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及病虫危害严重、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渠道脱节,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动,商品率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州马铃薯产业的有效发展:一、广大农民在栽培管理中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导致病虫害时常发生。二、农技推广中,培训是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怒江全州的农技人员同样需要全方位的培训,农技人员知识老化、专业技术单一、学习培训机会少。三、州委、州政府多年来比较重视农业龙头企业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对怒江农业产业有着深远影响的龙头企业寥寥无几,尤其马铃薯加工企业。四、繁育的种薯量远不能满足全州需求。许多品种在种植多年后,退化现象严重,脱种普及率低,严重影响产量。

3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客观条件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龙头和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客观分析气候因素、生产环境、交通运输、加工销售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加工企业,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使之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管理体制,使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合整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最终实现马铃薯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社会化和集体约化。综合有关因素,我州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客观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我州适宜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州秘鲁和波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高地,生长在凉爽气候条件下,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23℃ ,轻质壤土和砂壤土最适合马铃薯生长,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怒江州气温随纬度的差异而变化:南部炎热、中部温暖、北部寒冷;从河谷到高山,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依次递减,江边炎热,半山温暖,高山寒冷。但气温垂直差异大于水平差异,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据州内910m-2300m的六个气象台站多年实测资料,年均气温11.2℃-20.2℃,≥10℃的积温3172-7374.5℃。适宜马铃薯生长,产区内工业和城镇“三废”排放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较少,是马铃薯生产的最佳基地。

3.2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多年来,在上级有关农业部门的支持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州种薯生产及应用体系初步形成。1991年福贡县在美国福特基金会扶持下,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福贡县扶贫办主持和实施的“福贡县实用无病毒种薯促进马铃薯增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1993年种植脱毒马铃薯30余亩,产无病毒种薯3万K,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1000K以上,一般比当地老品种亩增300K,高产地块高达2000K以上,深受群众欢迎。1995年怒江州种子站从会泽县调进脱毒三级原种7.5吨,在老窝分水岭基地繁殖73亩,发展到现在的7000亩,1250K/亩,产种875万吨。引进脱种6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CFK69.1、会-2、津通8号、中甸红眼等品种。实践证明,脱毒薯比不脱毒薯增产20-50,有的甚至成倍增长,出现亩产4200K的高产。1998年脱毒马铃薯的繁育推广被列为省农业科技推广重点项目,1999-2001年先后建起了无菌操作室、大棚网室和玻璃温室,在老窝分水岭建立了种薯繁育基地。并从省内有关马铃薯育种单位引进适合于我州生态气候条件的合作-88、会-2、中甸红、中心-24等近10个品种,进行脱毒快繁,全年生产“脱毒微型薯4-5万粒”,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使怒江马铃薯的生产科技水平上了新台阶。

4 关于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自给、半自给性农业向商品化农业转化的根本要求,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2 建立马铃薯繁育体系筛选适宜我州的主栽品种

4.2.1加大加快马铃薯脱毒繁育工作力度和进程,增加地方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将现有的脱毒繁育能力迅速扩大,以满足全州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4.2.2在全州各县建立专业种薯生产基地,繁育丰产性好、专用深加工特点突出、商品率高的优良种薯。

4.2.3以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形成三位一体的模式,让种植户、技术员和行政部门协调组织,并提、供、销的种薯一条龙服务。按照马铃薯的种植计划,在适合种植的区域要增加原种的基地,争取做到县有优良种薯,乡有良繁基地,村有种植户,逐步建立健全供种繁育体系,努力使优良种薯普及率达到98%以上,提高马铃薯整体生产水平。

4.2.4要积极开展优良种薯的筛选以及区域示范的工作。一般要经过2~3年的时间,才可以筛选出高产、稳定、抗逆性、特别是抗晚疫病强的且适宜在全州种植的种薯,同时,这些品种还要具备一定的加工性能,然后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4.3 推广先进种植技术

4.3.1要引进与推广国内外的关于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并根据马铃薯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我县针对各县的不同环境制定了不同栽培技术。对于种植方面的技术,必须经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的考察,让后采取现场培训的形式,来指导种植户按照合理的株距、行距进行科学的种植。

4.3.2增施优质肥料。化肥生产企业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生产马铃薯专用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提高品质,增加产量,扩大收入,以满足广大种植户的需求,提高其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4.3.3加强田间管理。各县农业局和专业合作社应定时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下乡到村,对种植户进行马铃薯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的查苗补苗、除草、施肥、中耕、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知识的培训,引导种植户依靠科学管理增产致富。

4.3.4切实搞好综合服务。针对单产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种植户,以村为单位,逐一排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除此之外,还要创优环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马铃薯单产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4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种植科技含量

相关的农业部门组织省内或者当地的一些农业专家开展实地培训,通过技术培训班、开现场会、参观学习、发放技术资料、新闻传播等形式来实行。主要培训对象为农业科技人员、种植户,通过定期的培训学习,来逐步提升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全州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的发展。

4.5 引进和培养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就是企业与农户。在我州,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这就需要大量的引进一些在具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扶持。由于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是地方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无论是加工企业,还是中介组织或流通企业,只要它的经济效益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都可以称作为龙头企业,都应给与相应的鼓励与扶持。

总而言之,在发展怒江的马铃薯产业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要不断的解放思想,提高种植户的认识,还要不断地增加科技方面的投资,利用优势品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产条件,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最后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并加以推广与快繁进程,来丰富栽培的品种资源,建立怒江特色的良种及商品薯生产基地,积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依靠政策引导、激励、促进产业化的发展,为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只有这样,怒江的马铃薯产业化才能得到顺利、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珍埠张玉城. 旱粮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云南农业出版社 .1992.1.

[2]陈萌山夏敬源.21世纪初中国农业推广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

[3]高应新. 山地农耕民族生态经济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3.5.

[4]石元春. 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产业. 科学中国人. 1998.11.

[5]孙海青、李永丽.马铃薯产业科学技术.昆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12.

上一篇: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下一篇:全球金融市场为何剧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