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最需要的是保持头脑清醒

时间:2022-08-15 04:14:05

看病,最需要的是保持头脑清醒

在目前依然是“卖方市场”的医疗领域,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声中,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最该提醒自己的就是明白就医清醒消费。

反省篇

糊涂患者:一点脓190元

武怡 48岁 某企业协管员

前不久,老公洗鱼时手指被鱼刺扎了一下,伤口化脓红肿。本来自己剪开脓口上点消炎药就可以了,可一想,老公做饭受伤得给点温暖,如果我陪他上医院让医生处理,他内心会舒服一些,大不了花个十来块钱。那晚,挂了急诊,值班医生郑重其事地做了排脓的小手术,术后还开了两天吊瓶。去交费处交款时,我吓了一大跳:186元,加上挂号费共花去190.5元。这点小伤,至于吗?!如鲠在喉的同时只好自我安慰,单位同事老巫看个感冒还去了1000多元,我这算什么。

省悟提示1 上医院看病须弄清疾病和医生的关系

疾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是否上医院要视病情而定。

医生对病人的主要意义在于尽量准确鉴别病情,积极治疗,为病人减轻痛苦,给病人予关怀安慰。

作为病人,保持头脑清醒最重要。医生的帮助服务是有限的,关键的是自己的身体素质。

省悟提示2 看病别从众

“候诊三小时,诊疗三分钟”是人们普遍抱怨的看病现象,这与从众心理有关,哪里人多往哪儿扎,无论大病小病初诊复诊,一律涌向大医院,必然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自诊篇

一组有关人类健康因素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

亚健康症状不必上医院

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有不适感觉,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俗称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必上医院,通过体育锻炼、娱乐活动、食清淡食物、宣泄疏导心理压力等方式休息和调控情绪,就能够缓解、消除亚健康状态。

常见病、妇科病自诊

有如下症状,需及早到医院确诊治疗。

心脏病症状:上台阶时气喘吁吁,呼吸急促;有脉搏中断之感;有氧气不够之感,胸闷难受;血压升高或站立时头晕欲吐;腿脚常浮肿,脚底常感胀痛;口唇及指甲呈青紫色,脸色苍白;颈静脉可见怒张。

慢性风湿性关节病症状:晨起关节发硬伴有刺痛;活动或按压关节时有

痛感;关节部位三个月内相继肿胀;两侧关节同时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糖尿病症状:经常口渴,饮水量大;尿频且尿量增多;食欲亢进,贪吃甜食;经常浑身乏力,容易疲劳;易生难以治愈的疮疡,常有皮肤瘙痒。

肝脏病症状:浑身乏力,极易疲劳;食欲减退,厌食油腻;不想饮酒或饮酒易醉;腹胀、恶心;易发荨麻诊,眼睛和皮肤发黄。

肾脏病症状:眼睑和下肢常浮肿;易疲劳,尿液化验有蛋白质等有机物;血压高,多伴有头痛;腰酸背痛,以钝痛为主。

妇科疾病症状:外阴或阴道痒、痛;白带量增减、变色、变质、有臭味;

月经异常,如初潮过早、无月经、闭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淋漓出血及明显不适症状;急性或慢性下腹痛,伴有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有下腹包块、脱出阴道的肿物或外阴新生物;失败、困难、疼痛;减退、亢进。

上述症状中的阴道多量出血、急性下腹痛、下坠、不规则阴道出血,属急症,需要立即就医。

常见急症救护要点

急性腹痛忌用止痛药。

腹部受外伤内脏脱出后,须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

使用止血带结扎出血点,须注意每隔1小时放松15分钟,防止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仰卧,选侧卧姿势可防止异物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心源性哮喘病人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避免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

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

小而深的伤口清创消毒后再包扎。

不给腹泻病人乱用止泻药。

不要徒手拉救触电者,切断电源前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体检篇

体检比就诊更重要

徐俪俪 35岁 某体检中心医生

我弟媳一向身体很好,家里人都很羡慕她健康的体质,她也以身体好为荣。春节过后,她的单位组织到我们中心体检,弟媳竟被查出患上了宫颈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医生再怎么努力,也回天无术。在体检中心工作这几年,我亲眼看到过不少外表健康的人,通过体检发现了潜在的疾病,特别是检出早期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之后及时地进行手术等治疗,赢得了治疗的时间,保住了生命。可是仍有许多人不重视体检。其实,体检比就诊更重要。

女性一生中需要做多少次体检

:20岁以后每日自检1次,20~30岁每三年到医院检查一次,40岁

以后每年一次。

皮肤:20~39岁每三年一次,40岁以后每年一次。

牙科: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及定期洗牙。

眼科:如果配戴眼镜,每两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如果视力正常,自40岁后每两年定期检查一次。

血压测量:每年一次。如超重、吸烟、有家族史,应适当增加次数。

血脂:20岁后至少每年一次。

心电图:40岁以前应有检查记录,40岁以后遵医嘱。

结肠:50岁以后每五年一次。

便潜血:50岁以后每年一次。

妇科:18岁以后每年一次(应包括盆腔B超)。

骨密度:绝经后立即检查。

内科:45岁以前每五年一次,65岁以前每三年一次,65岁以后每年一次,含体重、身高、血压、心率、血尿常规化验,胸腹部听诊,淋巴结检查,胸部X线片。

就诊篇

根据病情和消费水平选择医院

大病选三甲医院。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制度,把医院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等项分数化,实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为三级甲等,750―900分为三级乙等,600―750分为三级丙等。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设施越好,服务水平越高,费用越高。医院属哪个级别一般在大门上挂牌显示。另外,好医院能按考评标准设立各种便民措施。

小病选社区医院或普通医院。社区医院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公益性较强的医疗服务机构,它除了医疗服务外,还有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社区医院方便患者进行小病、急救、急诊等治疗,医疗费用也较大医院便宜。

明白消费,安全省钱

“院比三家”。通过调查,选择设备好服务好明码标价的医院。

选择医术高医德好口碑好,真正替患者着想的医生诊断、开药。

不做重复检查。向医生提供近期检查诊断资料,减少重复消费。

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消费能力,了解处方需要费用,不能承受时提出改换低价药品的要求。

按医生处方到平价药店买药。

取药买药时不可忽视的要素

看商标:注意标签上是否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如无这三种标记不能用。

看有效期:超期的及时退换。

看药品:发霉、变质的不能用。

住院篇

住院时,别忘了

陈晨宏 28岁 小学教师

参加医保的人住院要保持头脑清醒。今年3月,我父亲因病住院了,他属参保患者。办住院手续得持门诊病历、医保卡及住院通知单到医保科登记备案,然后再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盖“医保”章,预缴1000元押金。医生告诉我,医保规定的甲类药品可以由医保费用支付,使用乙类药品则由个人自付一定比例,使用《药品目录》规定以外的药品由个人全付。因为家里经济紧张,我们很注意医生用药,手里经常攥着医保的甲、乙《药品目录》,对照医生药方,一有疑问就找医生。结果,父亲住院14天,个人出的药费没超出1000元。如果父亲同时买了商业保险的医疗险,就能的到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所承担的医药费还会少一些。

值得注意的“分解住院”

王记南 32岁 工商所职员

母亲有严重的脑血管硬化症状和老年痴呆症,经常要上中医院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她都会被医院分两次有时三次办出院入院手续,经历多了才知道这叫“分解住院”,这是医院解决贴钱问题的办法。因为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每住院一次,社保部门就会给医院一定金额。如果参保患者的住院费用超过社保部门支付费用,医院就要贴钱,住院时间越长贴得就越多,这是医保管理部门不允许的事,患者也会因此增加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母亲最近一次的住院,一进院我们就向医院提出,如果还要给我们“分解住院”,我们就到别处治疗,医院看我们态度坚决,也就不再折腾母亲“分解住院”了。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患者的权利:医疗保障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尊重权、与亲属联系权、获得赔偿权、选择医生权。

患者的义务: 1、提供资料( 现病史、既往病史、住院史、用药史、病情变化等 )。2、听从医嘱。3、拒绝治疗的后果自行负责。4、支付医疗费用。5、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编辑 吴景)

上一篇:夏季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 下一篇:情感的拔丝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