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15 02:56:44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供电的要求越发严格。在电网建设中,要充分保证电网质量,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供电质量。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它结合多种先进技术,尤其是信息及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撑核心,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研究对象,主要阐述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并介绍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进一步阐明智能电网的重要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关键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网建设越发受到重视。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电力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电力电网建设标志着城市的发展程度和经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先进技术和新元素注入到电网建设中,电网开始朝智能化发展。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今天,智能电网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和必然,目前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1 智能电网的概述

智能电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电网智能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控制方法使电网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经济实用。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迈向现代化的标志,它可以实现自动实时监控,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近年来,各国对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都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由此可见,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化趋势。智能电网主要是基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和环境因素的考虑,尽管世界各国的智能电网发展路线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与电力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供电网络。

智能电网结合了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各种先进技术,将其智能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让电网自愈变成一种可能实现的功能。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节省能源、环保等倡议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建立绿色电网,有效抵御外界干扰,增强电网灵活性,这就必须要依靠智能化手段进行控制。

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2.1 坚强、灵活的电网结构

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直是电网建设的重要课题,智能电网的建设亦需要细致、周全的规划,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供电网络的安全性。我国的电网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能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我国开展了特高压联网工程、直流联网工程、点对点或点对网送电等工程建设,这些建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能源不均衡的情况,但近年来随着电网在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接二连三的停电事故给电力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接踵而至的问题迫切要求电网建设的规划要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建立灵活的智能电网结构才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实现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

由于智能电网的先进性,因此对于网络安全的要求较高。智能电网具备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优势,而智能则是核心,电网的智能突出体现在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具备实时监测的能力,并对目前的状态加以分析,还可以可能发生的故障做出准确的预测。这种实时监测需要全面的覆盖,从电网内部到外部,实行全面监控,从而实现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

2.3 配备高级的电力电子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要在满足能量供应的基础上提高电能质量。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充分与电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利用各种性能高的电平大功率变流器和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电力电子装置充分展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

2.4 智能调度技术和广域防护系统

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调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利用此技术可以全面提升电网调度控制功能,可以更好的控制电网的运行。广域防护系统是指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这种防护系统是只能调度技术的进一步延伸,从而更好的控制、保护系统。建立综合防御体系,增加多个防线,除了实时监控之外,要更好的预测事故,并对事故及时作出反应和防御,利用智能调度进行有条不紊的处理和预防,从而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连锁故障的发生。

2.5 高级读表体系和需求的侧管理

智能电网的重点就是智能化,让电力系统具备人的思维:判断、调节、适应。利用智能化网路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要充分体现智能电网的经济实用性和安全性,确保供电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在输电、供电过程中,要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电能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智能化网络系统用户实时监测的用电情况,从而有效提高电能质量。

高级读表体系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它可以对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用户侧管理等功能上做出更加迅速的响应。高级读表体系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体现了智能电网的互动化。

2.6 高级配电自动化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高级配电自动化只有通过更加复杂的控制系统才能充分体现出电网智能化。智能化网络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网络,因此其监视、控制等功能必须要具备智能化的特征,还要体现出智能电网的互动化。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所有元件要在开放式的通信体系结构中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要实现局部分布式控制。

2.7 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

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是目前所提倡节省能源的途径,由于目前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能源日益干涸,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是一种趋势和必然。分布式能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进行发电,各种蓄电池储能等分布式储能装置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风能和太阳能等发电技术主要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充分体现出我国能源分配的不均衡,由于这种不均衡导致大规模电网建设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无法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能源的不均衡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大大影响电网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电网将会继续“脆弱”下去,这对于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十分不利。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对于生活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对于供电的要求越发严格,如果供电的可靠性得不到充分保障,电力企业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因此,电网建设中,要充分保证电网质量,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供电质量。

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它结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尤其是信息及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撑核心,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研究对象,要让电网建设更加智能、高效、可靠,并能有效解决能源不均衡问题,这才是电力企业可以顺利发展、长治久安的良策。

参考文献:

[1]刘骥、黄国方、徐石明,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发展[J].电力建设,2009.

[2]郭创新、高振兴、张金江、毕建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资产管理[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04.

[3]梅生伟、王莹莹、陈来军,从复杂网络视角评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若干展望[J].高电压技术,2011,03.

[4]冯永青、、陈刚、麦绍辉、汪皓,基于模型拼接与外网等值的南方电网在线模型协调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7.

[5]木树娟、黄铭、余江、胡劲松、杨晶晶,智能电网通信标准分析及关键技术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11,07.

[6]黄金鑫、张黎、李庆民,智能监测用电容式集能转换器拓扑性能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9.

上一篇:大采高工作面双回撤通道回撤工艺 下一篇:移动用电检查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