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 新闻性: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双翅”

时间:2022-08-15 01:34:22

人文性 新闻性: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双翅”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 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时47分,网友“羊圈圈羊”从翻转坠地的车厢内发出一条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引爆了一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以网络为主阵地的新媒体现场直播活动。一条条紧急求救讯息,一幅幅现场救助画面,一声声紧急行动起来的爱心召唤,一张张网友自发编辑和转发的“寻人启事”,一份份不断更新中的乘客名单与伤员名单……现场即时动态、撞车原因分析、中外事故回顾、善后处理建议……网友对此次事故的直播报道不光是比传统媒体早了整整40分钟,而且其鲜活程度,其贴近性、参与性、互动性,其事无巨细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其瞬间爆发出的巨大传播能量与传播效应,令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难以望其项背。

其实,新媒体打败传统媒体,“自媒体”打败公众媒体,非始于也不仅仅是这一次。进入新媒体时代,其信息传播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观念、数量、规模、速度等都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可以这么说,新媒体可以进行无限的生产,无限的传播,同时也产生并满足着无限的需求,其信息的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其受众身份与受众对于信息需求及获得的途径,均呈现一种多元化与无限可能的态势。在此种传播生态之下,较之于新媒体,传统媒体无疑在诸多方面处于几难立足的劣势地位。

那么传统媒体今后凭什么来抗衡于新媒体?英国《经济学人》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内容为王》的文章,文章指出:与技术出身的网络媒体新贵们相比,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的立身之本,是有着雄厚积累的内容资源。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但是,你如果仅仅理解为是把报纸改为电子版,把电视画面上传为网络视频,以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那你自然还难以凭着你的“内容资源”去立足于新媒体。在传媒格局与传播生态都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媒业业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势下,面对新的用户,新的竞争环境,要想在新媒体中站稳脚跟,你还必须要充分利用你的内容资源,去再酿“新酒”,再探“新路”,开发出适合新媒体语境下能够满足多元传播与多元接收催生出来的受众多元需求的东西。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说过,人们对新闻性的需求,往往是一种对于生存环境的评估性追求,是为了进行一种自身关照:人们正是从此种意义上去关心了解所处社会的最新变化的。因此,从广义上讲,所谓新闻性,其主要内涵就是新闻中相对于“人”有益于“人”的那些因素。越具人文性,也就越具新闻性,越具新闻性,也就越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进入新媒体时代,融入网络平台,作为大海中一滴水,沙漠中一粒沙,要想让人惊鸿一瞥,“众里寻她千百度”,让大家不厌其烦地去守望你,追寻你,就新闻报道而言,还是要打“新闻性”这张牌。具体地讲,就是,让新闻报道围绕人文性,做到“三个提升”。

一、提升每条新闻对于“人”的相关性和相对性,让新闻做到“因人而异”

温州动车相撞事故之所以能够引起网上网下这么多的人的关注并多方面积极参与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动车中坐着他们的至爱亲人或同事好友,而是因为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动车(或其它运输工具)的乘客。而说得再大一点,在中国这辆正高速行驶的“动车”上,我们每个人他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而是地地道道的乘客。于是凡涉及这辆“动车”的行驶安全的比如技术参数、运行环境、人员调度、安全隐患乃至运行机制、行政体制或者一颗螺丝钉的松紧问题,事无巨细自然就是关乎每个人生命财产安全让人不得不关心的大问题。面对网络海量信息,人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与他有关的,他感兴趣的东西。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与高度双向互动性以及受众接收与选择的多渠道、多元化特征,我们必须努力提升新闻报道对于特定受众群体的相关性与相对性,让每个人觉得这条新闻就是有针对性地为他而做的。

首先,可以针对你的最大目标受众,对新闻进行一番再加工。 一方面,可以通过筛除大量垃圾信息,努力发掘“真金白银”,从网络海量信息中整合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这些被“瘦身”、“削尖”了的信息一下子就能够钻到受众的脑子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对某类信息的整合、链接、分析与解读,通过再“发酵”来提升信息附加值,让受众能够一目多得,知一反三。当然,要做好这样的“加减法”,关键是要把准受众的脉搏,能够投其所好,让他们看你的新闻就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有价值的东西。

再则,大家都知道,新闻兴趣与距离成反比,身边的新鲜事总是让人觉得与自己有点关联,从而会更感兴趣。网络的无地域性是其优势,但这张无地域性的“大网”也使得越是重大新闻,大家越能了解得快而详细,越是身边事,倒越是不甚了了。如果我们收缩报道范围,致力于挖掘地方新闻资源,在报道的区域相关性与相对性上面多下点功夫,做深做细身边的新闻,满足人们对心理距离接近的兴趣要求,自然会得到受众的关注。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较之普通电视,手机电视方便快捷,很受青年人青睐,但它屏幕小、杂音多,信息也不稳定,夜景效果也比较差。如果要想为手机电视用户提供新闻资源,那在拍摄时,首先必须要多采用特写和更明亮的镜头,为避免播放时时断时续,拍摄速度也就要放慢些。其次,无论是新闻题材、角度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与节奏风格的把握上,都应尽量去满足那些手机用户的口味。

二、提升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深入性,让大家能够“知真”、“知深”

权威性与深入性,此乃新闻性的维护与延伸,也正是新媒体传播的缺失之处。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低门槛、开放性、匿名性、病毒性等特征,导致新闻传播具“无序化”、“碎片化”、“浅薄化”等先天缺陷,使得网络成为虚假新闻垃圾信息的重灾区。而任何一新闻事件,一旦进入网络等新媒体,就可能不断地被演绎、被发酵,其效能不断被放大,其走势变得谁也无法控制,其事情真相也就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温州动车相撞事故发生后,在新媒体海量信息中,也不乏各种各样的猜测,五花八门的谎言,甚至乱七八糟的谣言。因此,面对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网络传播空间,受众需要一个“再确认、再认知”的机制,需要有人能够拨云见天,帮他们去分辨什么是小麦,什么是稗子,什么是鱼目,什么是珍珠。在众说纷纭、大家真假难辨莫衷一是之时,你如果能以你的胆识,以你无可分辨的事实,去戳穿这些谎言与谣言,去揭开事实真相,去对新闻事件进行权威与深度挖掘,让大家觉得你说的就是最真实最详细的,分析得是最深刻最有理的,那么你就起到了一种权威引领作用,你也就成为众多媒体中的佼佼者了。所以,新媒体传播权威性与深入性的缺失,正是给我们立足其间创造了一个空间,提供了一块用武之地。

三、提升新闻内容的相伴性与互动参与性,让人们在新闻中体验社会体味人生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为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换一个角度,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受众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与地位。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说:“过去:媒体是演讲,我们创造内容,你来说;现在:新媒体是一切对话。” 平等、自由、互动、开放,是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参与传播。在此次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的传播活动中,那些当初信息的旅客,他们既是当事人,目击者,又是事件的全程报道者和信息传播者;而其他的人,他们有的也参与了传播与再创作,也具有了双重、多重身份。新媒体时代,“人人皆传者、人人皆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完全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其传播方式也由发散扇状的“一点对多点”变成为“点对点”、“多点对多点”,其相伴性与互动参与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为应对这种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有时也通过手机短信、电话连线等方式与受众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也有不少电视媒体开办了专门播放民间DV或照片的栏目。但相对于新媒体,这种互动参与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其主动权仍掌握在媒体一方,其互动参与还仅仅停留在目的、手段与方式、方法的层面上,其主要目标也仅仅是为了丰富传统媒体播出内容而已。只有让受众真正取得了主体地位,只有将跟受众的互动参与上升到思想、情感的层面上,才能让参与再创作再传播成为大家自觉自愿的行为,也才能让新闻报道与传播的效应呈几何级数增长。

对新闻报道的评论,是网民表达思想参与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的“草根”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新闻跟贴”、博客、手机短信等形式对新闻报道进行即时评论。但是,如果我们的新闻还是官话、空话、套话连篇,还不能够敏于追踪热点,敢于正视难点,不具有大民生的那种理念与视角,大家自然就不可能参与其中。比如新闻报道的结尾,传统的往往是拔高总结性的,一锤定音的,这样的结尾让别人想说点什么也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把结尾做成开放式的,观念是多元的而非唯一的,让大家觉得有一个参与评说的空间,这样就自然乐于参与其间了。

新闻报道,说到底也是一种大众消费品。施拉姆认为,公众收看、收听新闻“是为了获得新闻所提供的或早或迟的补偿”。这种补偿分为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后者则是一些关系个人生存、发展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让人们在通过看新闻获取信息、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对个人、社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态势去进行深层次的思索,让情感得到一定的升华与净化,让身心获得一种体验与享受,这就达到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参与互动了。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无限性和相伴性恰恰为人们实现这种体验式的互动参与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能够高举起人文大旗,更多地去关注、剖析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去再现、讴歌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去反映、探究普通人的人生追求与感悟,让新闻成为人们体验社会体味人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升华的载体与媒介,这样的新闻,必然会得到受众的欢迎和认可。

(作者单位:南通电视台)

上一篇:公益行动 第6期 下一篇:在“慈善之光――中华慈善总会暨团体会员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