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进山与非正常进山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15 08:17:01

正常进山与非正常进山对比分析

【摘要】对比、分析正常层序类型和非正常层序类型的进山不同特征,为古潜山的卡取提供一定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古潜山 层序类型 对比分析

古潜山是指某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的山,由于地壳运动下沉,逐渐为比它新的后期沉积物质所覆盖的山脉叫做古潜山。在济阳坳陷内下古生界潜山上覆地层类型按钻井进入的特点可分为正常沉积层序类型、非正常沉积层序类型。有石炭―二叠系地层平行不整合覆盖在风化壳上为正常沉积层序类型(以ZG18-3井、ZG40-X1井为例)。无石炭二叠系地层沉积,即中生界或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地层覆盖在风化壳上为非正常沉积层序类型(以草古127井、草古128井为例)。

一、地层

根据地质录井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ZG18-3、ZG40-X1井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平原组:棕黄色粘土及松散砂层。

明化镇组:上部浅灰色、灰黄色砂岩夹棕黄色泥岩;下部紫红色泥岩夹浅灰色粉砂岩。

馆陶组:上部为紫红色、灰绿色、浅灰色泥岩夹砂岩;下部为厚层状灰白色砂岩夹灰绿色、浅灰色泥岩;底部为厚层状底砾岩。

东营组:灰色、深灰色泥岩、油泥岩夹砂岩。

沙河街组:灰色、浅灰色灰岩、灰质油泥岩间互层、白云质,底部灰褐色油页岩及生物灰岩。

中生界:蒙阴组为灰色、灰绿色泥岩与杂色含砾砂岩互层;三台组为灰色、紫红色泥岩与灰色砂岩、含砾砂岩互层;坊子组为灰色泥岩与灰色细砂岩、岩屑砂岩互层,夹紫红色泥岩和黑色煤层。

下石盒子组:灰色、灰绿色泥岩和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砂岩互层,向下颜色变深,夹黑灰色碳质泥岩、薄煤层及铝土矿。

山西组:上部以灰色砂岩和灰质砂岩为主,中部黑灰色碳质泥岩和2~3层煤层夹云煌岩,下部灰色泥岩与碳质页岩互层。

太原组:深灰、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与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夹3~4层煤层。

本溪组:上中部深灰色泥岩、灰岩夹煤线;下部紫红色、黄褐色、灰色铁铝质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底部为灰色、灰白色铝土矿。

奥陶系八陡组:上部为深灰色、褐灰色砂屑灰岩、隐晶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下部为浅灰色、灰黄色中厚层隐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奥陶系马家沟组:深灰、褐灰色厚层灰岩和豹皮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含燧石条带(结核)灰岩,局部有角砾状泥灰岩和云煌岩。

二、钻前分析

ZG18-3、ZG40-X1井具有以下进山特征:(1)风化壳顶部有典型的风化残余矿物,如铝土质泥岩、铝土岩等;(2)其上覆本溪组发育三组海相生物灰岩,其中徐家庄灰岩厚度3~6米,富含生物化石,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3)潜山上部地层压实较好,地层坚硬,可钻性差,钻时较大,进山后钻时加快;(4)风化壳孔隙缝洞发育,钻井中易于发生蹩跳钻、放空、井漏等工程异常现象;(5)加强与邻井对比,见灰岩停钻循环,送样鉴定层位;⑥由于界面孔洞发育,往往都能见到油气显示。

草古127、草古128井具有以下进山特征:(1)潜山上部地层压实差,地层较软,可钻性好,钻时较小,灰岩地层坚硬,可钻性差,进山后钻时变大;(2)风化壳孔隙缝洞发育,钻井中易于发生蹩跳钻、放空、井漏等工程异常现象;(3)由于界面孔洞发育,也能见到油气显示。

三、实钻情况

(一)钻时

ZG18-3井钻时112.9K28.0min/m变化明显;桩古40-X1井钻时27.0K24.2min/m变化不大;草古127井钻时3.4J6.3min/m变化较明显;草古128井钻时3.1J30.2min/m变化很明显。

(二)岩性变化

ZG18-3井于井深4250.50m见深灰色灰岩,为本溪组灰岩,于井深4262.00m见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于井深4282.00m见灰色荧光泥质白云岩为奥陶系。ZG40-X1井于井深5059.00m见灰色泥灰岩为本溪组灰岩,于井深4090.00m见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于井深4124.00m见灰色泥质灰岩为奥陶系。

草古127井于井深516.00m见棕黄色含砾泥岩,于井深522.00m见灰黄色油斑灰质白云岩为奥陶系。草古128井于井深536.00m见棕黄色含砾泥岩,于井深574.20m见灰色油斑灰岩为奥陶系。

(三)油气显示

ZG18-3井井段4282.00~4289.00m,钻时47.58.1min/m,DC指数1.411.21,气测全烃0.05%2.21%,甲烷0.04%1.50%,乙烷0.020%0.290%,丙烷0.008%0.191%,异丁烷0.000%0.024%,正丁烷0.006%0.068%,戊烷0.0000.016%,总池体积89.0m,温度70℃,电导率20ms/cm,钻井液性能:相对密度1.05,粘度40s,槽面无显示,岩性:灰色荧光灰岩、灰色荧光白云岩。层位:八陡组。ZG40-X1井钻开潜山时未见显示。

草古127井井段522.00~523.50m,气测全烃0.02%0.22%,甲烷0.029%0.158%,总池体积45.06m,温度45.06℃,电导率35.17ms/cm,钻井液性能:相对密度1.08,粘度37s,槽面无显示,岩性:灰色油斑灰质白云岩。层位:奥陶系。

草古128井井段574.20~575.50m,钻时3.130.2min/m,DC指数1.121.34,气测全烃0.018%0.05%,甲烷0.01%0.03%,,总池体积36.7m,温度51.8℃,电导率35.65ms/cm,钻井液性能:相对密度1.05,粘度45s,槽面无显示,岩性:灰色油斑灰岩。层位:奥陶系。

四、结论

钻时明显变化,上第三系覆盖的潜山钻时一般变慢,下第三系及以下地层覆盖的潜山钻时一般变快,钻速应结合使用的钻头类型及其它有关参数综合考虑;常有钻具放空、泥浆漏失,蹩钻、跳钻等现象;若见到典型的风化残余矿物,则预示着风化壳即将钻达,由于界面孔洞发育,往往都能见到油气显示;下古生界潜山岩性为碳酸盐地层,成分单一,颜色单调,形状多为片状、个体小、棱角明显、断口新鲜,常见风化特征;注意与本溪组灰岩相混淆,及时送样鉴定。

上一篇: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与组织气氛关系... 下一篇:必胜客新员工培训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