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拦山 试驾长安金牛星

时间:2022-08-15 08:01:00

7月底的吐鲁番,还搞不清楚葡萄到底熟了没有,当我对它的感觉还停留在大大羊肉串上的时候,它已经用其让人膜拜的温度给了我一个非常深的印象。

在这个降水量和蒸发量极其不平衡的地方,你会发现自己对液体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如果在下午两点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并不会感觉在出汗,而是感觉身上的体液在被迅速抽干。出的汗还没来得及表现就已经被消失了,热是水平也是讲档次的,比如像炙烤、像蒸笼,而这里的水平是直接蒸发,消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带走一丝云彩,但挥挥衣袖的机会不多。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被告知要去著名的火焰山试驾这款长安新微客,我楞了大概2.5秒钟,反应过来之后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告诉我明天去外太空,我的反应也就如此。我们摄影师脸上的笑容显得异常和谐,看来环塔拉力赛确实能造就人呐,特别是人的心理素质。随后我问了他一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锋哥,这里的人民急救事业发展得怎么样?”

实话实说,之前并没有太多驾驶微客的机会,记忆中的一次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开过舅舅的天津大发,而且此车当时还是一辆出租车。所以我很可能用评价轿车的标准来衡量金牛星,还请大家见谅。

面包不震撼,但牌子很震撼

看到金牛星的第一眼就被震撼了,并不是由于车本身的长相如何,是车前顶着的大Logo实在太引人注目了,相信大家看到也一定会有同感。我并没有问过意大利那家跑车公司他们Logo里的那头牛是什么品种,但我猜想长安这头牛应该是头黄牛,毕竟干活是主要任务。不过Logo里这头牛的造型显然过于激动了,不仅以侧脸示人,牛尾还像个大鞭子似的高高扬起,要跟谁玩儿命一般。看了半天倒是想说一句:“牛后的兄弟们,孟浪了吧?”

金牛星的长相其实挺像我们这代北京孩子小时候吃的义利牌面包的,头部有些微微隆起,似乎是要找一些轿车的感觉。进气格栅很高调,看上去很眼熟,有点儿像某日本品牌的MPV,但中间的Logo立刻让这些许相似烟消云散,此刻我也突然领略到了这个Logo的强大魅力。车外反光镜是双色设计,这让黑色的车门边框看上去更合适宜。侧面的腰线和后门滑轨融为了一体,一来看着很提气,二来又把不可避免的滑轨吸收了,可谓一举两得。

空间如MPV,驾驶感受像轿车

由于车型和高度的特点,金牛星的内部空间非常诱人,第二和第三排头部和腿部空间明显优于一般的MPV,结合时代特点,第二排座椅为单独设计,两个座椅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很人性化。第三排座椅稍显单薄,但不影响乘坐舒适性,不过关键问题是没有头枕,臀部和背部倒是舒服了,这脖子可不干了。转而想这种车的用途并不是单一载客,这样的设计估计是为了方便座椅折叠,为装货打好基础。

前排座椅比较接近轿车水平,支撑效果不错,也很舒服。方向盘的位置不像一般微客那样比较平,像轿车一样以一定的角度面向驾驶者,但位置不能调节。脚下的踏板相对较平,基本上是要向下踩的,不过右手边的换挡杆很有出息,用起来和轿车无异,而且挡位清晰,入挡过程流畅,看来长安在这套机构上是下了一定功夫的。

空调是一定要大力表扬的,我觉得自己没被急救车拉走全倚仗它。在我的印象里,大街上的微客即使天气再热也要车窗全开的,因为开空调还不如开窗户。我担心的就是在火焰山这种地方一路开着窗户所带来的考验我是否能承受得住,而金牛星上的平行流式双蒸发器空调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所谓平行流指的是冷凝器,由扁管和翅片组成,中间有缝隙,是现代汽车上比较流行的冷凝器形式。而双蒸发箱让制冷效率更高,所以车内偌大的空间很快就可以凉快下来。就这样,我们凉爽的环境中看着仿佛要冒火的山,视觉和体感的差距让我心里很受用。

金牛星的发动机排量只有1.3L,但是功率却达到67.5kW,用1挡起步很迅猛,这当然和它1挡的齿比有关系,不过我还是很惊讶,感叹如今的微客已经可以这样了。换到2挡车辆回到了正常状况,转速和速度都上升得比较线性。转向带不来太多路感,也不需要太多路感,高速的情况下需要多少进行方向修正,以保持直线行驶。其实太多路感会很不舒服,也不会有什么人要凭借它的路感去探索极限,不过我应该算另类,我莫名地开上这种车型就很兴奋,而且特别想用它去跑拉力,旁边摄影师鄙夷的目光让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金牛星让我改变了对微客的看法,至少让我知道微客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开着,同时还能多拉上几个人,这还不够吗?

上一篇:免费升舱 第18期 下一篇:进化而不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