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5 05:19:06

桑枝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桑枝蘑菇的栽培成功,解决了桑秆作为废弃物焚烧,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难题,同时为拓展食用菌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资源,保护了“木腐菌”生产所消耗的生态植被。用夏伐、冬伐的桑秆粉栽培蘑菇,每亩桑秆的种菌收入可达2 000元以上。现将桑秆蘑菇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桑秆加工。选择洁净无泥、无霉变、无污染的新鲜桑秆。鲜秆比干秆易切碎,工效高,1台1.5千瓦的节碎机每小时可加工桑秆800~900千克。把刀口调到适当位置,使加工出来的桑秆粉长度为4~5毫米。

2、原料配制。主料(桑秆粉)料水比1∶1.5、辅料(米糠、石灰粉)料水比1∶0.6分开拌匀,主料与辅料比为1∶0.05,拌匀备用。主料在配料前一天用3%石灰水预湿、建堆和覆盖;辅料与配料现配现用,并加入0.8%~1%的过磷酸钙肥和添加剂,用3%石灰水调润。为使培养料pH值保持在6.5~7.5,桑秆干粉应加2%的石灰粉拌匀。在主料与辅料混匀后,用清水调湿,用手抓料以指缝无水珠而掌心有水印为宜。待水分和pH值调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装袋。

3、装袋灭菌。原料装袋时,在菌袋的一端1.5厘米处用塑料绳打一个活结绑紧,每袋装料2.5千克,松紧要适度。装料后压挤出菌筒里的大部分空气,在近口端再打一个活结绑紧,装袋后的菌筒当天装入消毒池灭菌。池的四周用薄膜封好,池顶加盖保温棉被和帆布等。然后调节好蒸气入池量,使池顶封口帆布保持拱起,保持该状态14~15小时消毒灭菌即可停炉。然后隔20~24小时趁热把菌筒搬入接种房,排放冷却降温以备接种。

4、出炉接种。把已灭菌消毒的菌筒搬入接种房成行排放,每行叠高5~6层,冷却至室温备用。准备好接种工具,用75%酒精消毒手指、手掌和手臂,接种时先把菌种袋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秒钟,取出轻轻甩干,用已消毒的解剖刀割开菌种袋底即可接种。若中途休息,应打开接种房内紫外灯30分钟消毒空气及表面,关闭紫外灯后重新接种。已接种的菌筒不可在接种房内长时间(超过4小时)、多层(超过4层)叠放。已接种的菌筒当天搬到培养架,分2层堆放培养菌丝,不可在接种房堆放过夜。播种结束后,要彻底清扫菇房地面和走道,并泼浇新石灰水消毒,以抑制杂菌和虫害发生,提高空气湿度,促进菌丝早生快发。接种后20天即可长出菌丝,至26~28天即可淋水出菇。接种后每天要观察、记录,如发现个别菌筒被污染,应及时隔离排放。

5、菇房建造。按长13米、宽5米、高3米建棚(蚕区冬季可就地利用蚕房栽培),每棚搭起菌架两栋,每栋宽1.5米、长12米。搭床隔3层,每层高差65厘米,底层离地面20厘米。中间和两边留走道,中间走道宽70厘米,两边走道宽65厘米。棚顶拱形,用塑料薄膜加草帘或茅草覆盖。建棚时先搭好床架,再搭棚顶和棚面。棚架每平方米应能承受100千克重量。菇房菌架搭好后,培养料搬进房前,用杀虫、杀螨及杀菌农药混合剂全方位喷杀1次或熏蒸消毒1次,两天后再用3%漂白粉加5%生石灰混合液喷洒1遍,做到彻底消毒。

6、出菇管理。蘑菇是中低温型的腐生真菌,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2~18℃,整个生长期适宜在阴凉、清洁、空气清新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夏天菇房应遮阳降温,冬季要盖膜覆草保温,保持空气流通。菌筒菌丝长满后,即可叠成3~4层的排菌墙,轻雾喷湿两端封口纸,但不能用水管直喷,以免伤及菇蕾引起污染。随着菇蕾长大,喷雾量适当加大,最好能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为90%。待蘑菇长至7~8成大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及时除去残留菇脚,为下阶段出菇作准备。

7、加工包装。把已除杂、切柄(柄长留1厘米)、清洁的新鲜蘑菇送入干燥房,分层排放在竹筛或不锈钢网上,在低温(40~45℃)下干燥至手感脆酥,一撮即碎即达到干燥要求。烘干后,立即用塑料袋密封,以防吸湿变软,并放入半成品仓库,进行定量分装、包装和上市销售。

上一篇:猪苓历史行情 下一篇:夏季蔬菜规避高温热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