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优势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15 04:58:43

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优势与发展对策

摘要 结合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酿酒葡萄产业;优势;现状;对策;辽宁桓仁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12-01

桓仁县具有良好的生产酿酒葡萄所要求的生态优势、地理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以打造世界冰酒之都为目标,全县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销售已具备一定规模,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诚信体系建设,开拓葡萄酒销售市场。现将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的优势、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1 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优势分析

1.1 生态优势

桓仁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属长白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山区,地处东经124°27′~125°40′,北纬40°54′~41°32′。全县境内耕地总面积2.67万hm2,土质肥沃,年平均降水量842 mm;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156.4万m3,水域面积2.65万hm2,大小河流84条。优越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种植。

1.2 地理优势

桓仁县位于世界葡萄酒原料的最佳产区――北纬36°~40°之间,分布着大量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域,具有适合多品种葡萄栽培的生态气候条件:土壤多为砂壤土,含有砾石和矿粒,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热交换快,温差大,有利于浆果的着色和成熟;年活动积温为3 062 ℃,特别是8月葡萄转色期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色素、总发挥酯和干物质充分积累。桓龙湖周边地区,海拔380 m,依山傍水,寒冷但不干燥,拥有与世界冰酒之国加拿大相同的纬度和自然环境,是东方的“安大略”和“黄金冰谷”。

1.3 产业优势

桓仁县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销售已具备一定规模,基本形成了种植、采摘、压榨、酿造、储存、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辽宁张裕冰酒酒庄、五女山米兰酒业、桓仁王城饮品等企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五女山”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4 000 hm2,以“五女山米兰酒业”为代表的葡萄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1万t,销售额1.3亿元,带动农户5 600户,拥有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9个。2006年,“桓仁冰酒”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2010年,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被列入省“一县一业”特色产业计划;2011年被省政府评定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并被列为全省十大省级示范区之一。

1.4 技术优势

2004年,桓仁县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国家级冰葡萄生态种植标准化示范区”;2006年冰葡萄生产技术规程被纳入《国家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桓仁县以国家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为依托单位,成立了桓仁葡萄研究所。现已取得《种苗生产许可证》和《种苗经营许可证》,葡萄种苗研发中心已竣工验收,并建立了13.33 hm2葡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葡萄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点5个、面积0.73 hm2,葡萄改良篱架试验示范园2.67 hm2,从国内外引进的13个葡萄新品种,有9个品种已获得果实。目前,桓仁县已成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点、辽宁省农科院葡萄科技示范基地、辽宁省科技特派团服务中心站,为桓仁县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2]。

2 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以打造世界冰酒之都为目标,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采取“公司(酒庄)+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经营方式,推动产业链纵向拉伸、横向拓展,全力打造世界级水平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全县葡萄产业分布合理、生产初具规模。2013年,原料基地面积发展到4 000 hm2,主要分布于北甸子、二棚甸子、雅河、向阳、沙尖子、五里甸等沿湖沿江地区。葡萄产业拉动农户增收致富,2013年,酿酒葡萄产业拉动农户数量1.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4.3%,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 200元。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北甸子乡于2009年荣获辽宁特产“冰葡萄之乡”称号,2011年又荣获全国“一村(乡)一品”(冰葡萄)示范镇称号。2012年桓仁县冰葡萄产业化基地荣获全省第1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全县与酿酒葡萄产业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6家。合作社联动基地面积达到1 906.67 hm2。葡萄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12月31日,桓仁冰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准产品认证。“五女山”品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桓龙湖”、“五女”、“王城”、“桓林”、“森野”等6个品牌荣获辽宁省著名商标。2013年,葡萄酒相关企业(酒庄)达到84个(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产业集群产值实现102亿元。

3 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葡萄研究所将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下转第314页)

(上接第312页)

技合作,寻求更多、更强的技术依托,完善科研、示范、生产、服务一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瞄准葡萄酒市场发展趋势,引进筛选繁育出无毒、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当地种植的特色品种,为葡萄酒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供种源支撑。对照酿酒原料标准要求,研究出与品种、气候相适应的综合配套集成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技术服务。同时,建议政府在这些方面继续给予更大的财力支持[3-4]。

3.2 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在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和农户为主体、标准化为技术基础、诚实守信为根本”的原则,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运行模式,在葡萄种植操作规程、葡萄收购定价、防止商业欺诈等方面建立诚信的协商议事机制和监督机制,让企业、农户在利益分配上均享有合理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建立稳固的利益联合体,同舟共济,共同关心产业发展大计,共享产业发展成果[5-6]。

3.3 进一步开拓葡萄酒销售市场

经过几年建设,葡萄酒产业初具规模,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对未来充满信心。但目前形成的产能远大于市场销售量,未来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开拓。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引进生产型企业的同时,注重营销型企业招商,引进知名的营销企业,用先进的营销理念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份额,形成以市场拉动企业生产、以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良性循环[7-9]。

4 结语

通过以上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优势分析和发展现状情况,得出结论,桓仁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酿酒葡萄的优势,并且目前产业发展规模和势头良好,为了实现建设世界冰酒之都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政府、企业、农户还需紧密结合,加强三者之间的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开拓葡萄酒销售市场。

5 参考文献

[1] 姚在魁.从桓仁僻壤穷乡到世界黄金冰谷――北甸子乡发展冰葡萄产业的启示[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9):31.

[2] 谭志昌.辽宁桓龙湖山地冰葡萄威代尔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2):36-42.

[3] 刘明春,张峰,蒋菊芳,等.河西走廊沿沙漠地区酿酒葡萄生态气候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1):147-152.

[4] 黄卫东,李景明,王秀芹.冰葡萄酒生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农产品加工,2005(Z2):56-61.

[5] 李建国,马金平,李军.宁夏酿酒葡萄产业现状及区域化布局与发展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9(5):44-45.

[6] 李玉鼎,刘廷俊,赵世华.宁夏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与回顾[J].宁夏农林科技,2006(3):42-45.

[7] 周涛,梁锦绣,尚红莺,等.宁夏酿酒葡萄产业科研进展与对策[J].宁夏科技,2002(6):28-29.

[8] 李朝应.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化步伐 做大做强酿酒葡萄产业[J].四川农业科技,2011(11):56-57.

[9] 张莹,江欣智.桓仁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林副特产,2014(1):95-96.

上一篇:秀山县膏田镇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夏津县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的措施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