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

时间:2022-08-15 03:45:23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从抹灰工程质量的一般规定谈起,探讨了室内外墙面和顶棚的一般抹灰以及装饰抹灰工程的施工与验收时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抹灰工程;质量控制;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装饰按其使用性质和建筑物耐久性确定其建筑装饰等级和标准。建筑物等级越高,装饰标准也越高。抹灰工程是保护建筑物、装饰建筑物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建筑物遭受周围环境中有害介质的侵蚀,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美化建筑物,改善周围环境,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舒适、美观的需要,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1.一般规定

(1)经过淋制熟化成膏状的石灰膏,一般熟化时间应不少于15天;用于罩面时,应不少于30天。不得含有未熟化颗粒,已硬化或冻结的石灰膏不得使用。抹灰用砂,宜用中砂或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使用前需过筛。装饰抹灰用的石粒,应洁净,不含风化的石粒及其他有害物质,使用前应冲洗过筛。干粘石用的石粒应干燥。掺入装饰砂浆的颜料,应用耐碱、耐光的颜料。

(2)抹灰工程应分层操作,即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

(3)抹灰前应对结构工程以及其他配合工种的工作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要求,无遗漏现象。抹灰基层表面的浮灰、有害杂质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润湿。光滑的混凝土基层面应凿毛处理,或刷界面剂,或用甩浆法处理,以增加其粘结力,防止空鼓。

(4)木结构与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等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 mm,并绷紧钉牢。

(5)墙面底层、中层抹灰前,应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设置平整标志或标筋。顶棚抹灰前,应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线,并以此为依据,先抹顶棚四周,后找平。

(6)抹灰工程采用的砂浆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经试验确定。做涂料墙面的抹灰砂浆中不得掺入含氯盐的外加剂。

(7)抹灰的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先室外后室内”、“先上面后下面”的原则进行。对于预制混凝土楼板层,必须先做地面,后做楼板下面平顶抹灰,以免做地面时影响下层平顶抹灰。同一层室内应先做平顶、墙面,后做地面。如需先做地面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在做平顶、墙面抹灰时影响地面。

(8)在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宜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线,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 mm。

(9)在外墙窗台、窗嵋、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处,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 mm,并整齐一致。

2.一般抹灰施工的质量控制

2.1质量要求

抹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和基体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现象。

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并不少于10 mm,表面光滑无砂眼,不得错缝,不得缺棱掉角。抹灰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洁净,接槎平整。阴阳角垂直方正,立面垂直。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分为普通、中级和高级三级。中级抹灰,灰线清晰顺直;高级抹灰,色泽均匀,无抹纹,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2.2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抹灰层厚度不宜太厚,特别是顶棚部位,抹灰层太厚,如基层粘结不牢,易脱落伤人,因此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在顶棚部位:板条、空心砖、现浇混凝土不得大于15 mm;预制混凝土板不得大于18 mm;金属网不得大于20 mm。在内墙部位:普遍抹灰不得大于18 mm,中级抹灰不得大于20 mm,高级抹灰不得大于25 mm。在外墙部位:墙面不得大于20 mm,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不得大于25 mm;对于石墙不得大于35 mm。若基层不平、抹灰层厚度超过以上规定时,应加设钢筋(丝)网,以增加粘结强度,防止抹灰层脱落伤人。

(2)为了保证每层抹灰的粘结和不产生裂缝,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为5~7 mm;对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 mm。对于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对于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层。

(3)面层抹灰经过赶平压实后的厚度:麻刀石灰不得大于3mm;纸筋石灰、石灰膏不得大于2 mm。

(4)对于混凝土大板和大模板的内墙面和楼板底面,宜用腻子分遍刮平,每遍应粘结牢固,总厚度为2~3mm。如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喷毛打底,纸筋石灰罩面,或用膨胀珍珠岩水泥砂浆抹面时,总厚度为3~5 mm。

(5)为防止加气混凝土基层上的抹灰层空鼓开裂,在抹灰前应将加气混凝土表面清扫干净,并做基层表面处理后,才可分层抹灰。

(6)对于板条、金属网基层的抹灰,其底层砂浆应压入板条缝或网眼内,形成转脚,以使其结合牢固。底层和中层的抹灰材料宜用麻刀石灰砂浆或纸筋石灰砂浆等有纤维的砂浆,每遍厚度为3~6 mm。

(7)由于107胶耐日照的性能较差,因此在室外用聚合物砂浆中,不宜掺入107胶。

(8)当抹灰线时,应在墙面、柱面找平后确定灰线位置,一般应在中层抹灰完成后进行,以保证灰线平直,厚度、宽度均匀一致。

(9)当面层采用石膏灰时,掺入缓凝剂的量应经过试验,以控制在15~20 min内凝结为宜。石膏灰面层应分两遍连续进行,第一遍应抹在干燥的中层上,但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3.工程验收

一般抹灰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设计资料;

(2)材料出厂质量证书;

(3)施工质量自检记录。

一般抹灰工程验收时,应查阅质量保证资料,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

一般在验收时,应检查所用材料的品种、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层、面层、灰线和分格缝等质量和允许偏差应控制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之内,并按质量标准评定其质量等级。

检查数量:在室外,以4m左右高为一检查层,每20 m长抽查一处,每处查3延长米,不少于3处;室内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大间以两轴线为一间,过道按每10延长米为一间,不少于3间。

4.结语

抹灰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要求我们认真、仔细,检验人员一定要不急不躁,细心观察,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抹灰影响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庆荣.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现代装饰(理论).2012(05)

[2] 王宪华. 建筑抹灰工程缺陷防治探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 王忠兵; 王宏. 浅析抹灰工程施工及质量的控制.科技风.2012(08)

上一篇:浅析如何控制土建工程造价 下一篇:充填开采技术在“三下”煤层开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