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欠发达地区实施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时间:2022-08-14 09:56:34

论欠发达地区实施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摘要】本文以新疆为例,阐明尽管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符合新疆实际和发展方向,但在实践中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相称。因此,作为有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要实施好资源开发,关键是做好优势资源“转换”工作。

【关键词】优势资源 战略 转换

我国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明智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总揽全局,找准着力点,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新疆是资源富集地区,又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比较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了新疆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明确了重点和突破口。从现实情况看,与内地发达地区比,新疆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高;科技发展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这就制约了新疆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新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另辟蹊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新疆资源优势突出,后发优势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勘探开发的步伐在加快。但从总体看,新疆各能源的现有产量与储存量还很不相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而2006年新疆原油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40%,而2006年新疆煤炭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而2006年新疆天然气产量也只是占全国产量的28%。因此,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对其他矿产资源,新疆也具有分布广、矿种齐全、配套性高,部分矿种储量大、质量好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同样重要的是,新疆农业开发的潜力也很大。2006年末国家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战略储备区,优先谋划新疆的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这也充分说明新疆粮食生产的发展潜力和在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 经济发展实现了近30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50.933.2变为2006年的11.848.739.5。产业升级必将打破原有结构平衡和供求关系,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压力。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至少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

突出的能源优势决定了新疆有建成我国最大能源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都不可类比的。另一方面,新疆周边的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使新疆可能成为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战略通道,在未来国家能源安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同样,棉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棉花产量及品质较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为我国棉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在总量、单产、商品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方面保持全国第一。除此外,新疆的煤电、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转换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都是我国经济长期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而持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新疆的优势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1、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的增长速度达到10.1%,可谓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比,新疆的经济发展还比较慢。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新疆除了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和西部处于中游水平,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排名处于第28、29位,即倒数第2位、第3位;在西部的排位都处于第10位,即倒数第2位或第3位。因此,新疆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西部都比较落后。

2、优势资源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称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态等各方面。据有关研究报告,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区域发展总成本指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区域科技能力指数、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区域管理能力指数、区域生态水平指数等指标,除了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和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第11位以外,其他各项指标排名都在第21位到第29位之间,位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后列。因此,新疆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国尚处于落后状态。

3、优势资源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称

“十五”期间,新疆加快了资源的开采开发的步伐,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人均达到13108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13943元的94%。但与此同时,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据《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十五”期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45元扩大到2005年的2503元,扩大了近3倍;同期,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56元扩大到2005年的773元,扩大了近20%。2005年,新疆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七。

三、应着力做好优势资源的转换

1、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使其贯穿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把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把过去的“资源――产业――市场”的思维模式反转过来,走一条坚持市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加加大产品科技含量的优势资源转换道路。通过追求市场占有最大化,实现资源开发和生产规模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向货币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资源优势转换为知识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小,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少,而知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多。如果欠发达地区过分强调本地的资源优势,把资源的采掘当作发展特色产业的“灵丹妙药”,沉迷于资源经济,而不是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增加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可以预言,资源产业发展将走进“死胡同”,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也将继续拉大。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资源采掘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知识含量高的新型资源开发利用之路。

3、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处于全国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投入多、消耗大,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低,这是这些地区不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作为全国产业发展的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出地的定位,大力发展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生产市场需要的终端产品;创立市场品牌,通过实施集群战略和发展工业园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4、资源优势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靠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欠发达地区在实施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和积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营造一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使各类劳动力能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人才在市场经济中谋生和创业发展的能力。

5、资源优势转换为体制机制优势

长期以来,一些资源优势地区建立了以资源采掘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计划和行政的色彩比较浓厚。为了增强经济的活力和发挥资源的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确立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优势;要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即对矿产资源生产活动的管理要逐步放开,减少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手段;增大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商品化。

6、资源优势转换为可持续发展优势

在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往往过度依赖于对资源的采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破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集中资金搞好河川流域的综合治理、退耕还草还林、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

7、资源优势转换为生活水平优势

资源开发要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标,改变以往单纯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传统思路,把资源开发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妥善结合起来,促进各地区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要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寓富于民,加速千万个市场主体的形成,促进民营、私营、个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2] 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 [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关于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新疆人口红利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