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寻“猫”

时间:2022-08-14 08:28:06

猫,大家都很熟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人们最喜欢的宠物之一。然而温驯可爱的家猫只是猫科动物大家族中的一个小兄弟,全世界共有36种猫科动物,从最大的老虎到最小的黑足猫,野生猫科动物的足迹遍布地球上除南极洲、大洋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在中国,有11种野生猫科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豹、云豹、雪豹、猞猁、金猫、丛林猫、野猫、豹猫、兔狲和云猫。这些“野猫”的数量如今都已经非常稀少,它们隐藏在人迹罕至之处。但如今,野生动物研究专家们已经开始利用先进的手段,在野外追寻这些神秘羞涩的猫科动物,并把它们隐秘的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

要保护珍稀的野生猫科动物,首先要了解它们在野外的生活状态:它们的数量有多少?它们的食物是什么?它们喜欢在什么环境活动?它们的生活受到哪些威胁?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够提出有效的保护方案。而要收集这些资料,就必须进入猫科动物们的领地。其实寻找“野猫”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如果是研究虎豹等“大猫”,通常研究人员必须走进深山老林,每天都要行走超过10千米的山路。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积雪、蚊虫、荆棘、高山等各种危险因素都可能威胁着猫科动物专家们进行野外考察工作。所以,他们必须练就三项必备素质。

猫科动物专家必备素质1:过硬的野外生存技能

一名合格的猫科动物专家就要像特种兵一样学会在山林里生活,不但要身体素质好,能爬山过河,还要善于应付野外的各种问题,在关键时刻能想办法确保自己不饿肚子,受伤后能进行包扎和治疗。

寻“猫”秘籍

在野外研究猫科动物有两个难题:一是它们的数量太少,猫科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级,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数量不会很多,而不断被破坏的环境又使得猫科动物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二是它们活动过于隐蔽,再加上它们极其谨慎、多疑的习性,使得专家们的野外寻“猫”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在野外寻找它们呢?看看专家们的寻“猫”秘籍吧:

在野外追踪动物就和警察破案一样,要寻找各种线索,然后顺藤摸瓜。猫科动物在活动中会留下很多蛛丝马迹,科学家们最常利用的线索主要有足迹、粪便、领地标记、食物等。以金钱豹为例,这种凶猛的大猫通常喜欢在山谷、山梁上一些相对平缓的山路上行走和觅食。而每一只豹子都有自己相对比较明确的领地范围,它们会在自己的领地里活动,并在领地边缘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方(例如路口、大树上)用粪便、尿液和爪印来标示自己的领地,比如在地面上刨几下,在树上抓出一些痕迹等。

有经验的专家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有目的地在山林里寻找金钱豹。他们会像侦察兵一样先摸清山林里的情况,什么地方有树林,什么地方有河流,什么地方是悬崖,什么地方是草地;然后在金钱豹喜欢活动的地域推测出它们可能会走的路线,一一探寻所有豹子留下的线索——足迹、粪便、食物残渣以及其他各种痕迹。

一旦发现线索,专家们就需要把这些痕迹都记录下来,包括拍照、测量尺寸、记录位置坐标等。一段时间后,专家们就会搜集到很多相关的线索信息,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专家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一带有没有豹子,如果有,数量是多少等。

猫科动物专家必备素质2:火眼金睛

一名优秀的猫科动物专家不但要像猎人一样善于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粪便痕迹,还要能辨别各种植物、土壤、菌类……所以你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在野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只有线索对严谨的专家们来讲是不够的,未能直接观测和亲身接触到猫科动物,仅靠这些线索来推测,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线索跟踪的基础上找到“野猫”,而现在最常用的武器就是——相机陷阱。

相机怎么做陷阱呢?其实这是专家们根据猎人设陷阱打猎的原理,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来对动物进行观测的一种手段。

红外触发相机是一种自动相机,它利用红外线,对经过相机前的动物进行热感应来触发拍照。科学家们把红外触发相机固定在树上或者岩石上,一旦有恒温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都高于环境温度)从相机前经过,就会触发相机并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动物的影像就被记录下来。这种只记录动物的踪迹而不是捕猎动物的观测方式被研究专家们称为“相机陷阱”。

好了,研究金钱豹的专家们现在就可以把相机陷阱布设在根据线索跟踪确定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多半是豹子经常会经过的地点,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通常一只金钱豹会在30~1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活动,而科学家们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安置相机陷阱。几个月后,专家们会返回相机陷阱设置地点,将相机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回收,这下豹子们长什么样子就一目了然啦!

影像数据非常珍贵和重要,它们可以帮助专家们完成工作,比如个体识别。用足迹、粪便等痕迹来识别每一只豹子是很困难的,但当相机把它们都拍下来以后,根据豹子们身上的花纹来识别不同的个体就轻而易举了:因为每一只豹子的花纹都不一样。只有认识了每一只豹子,才能知道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少只金钱豹,它们的分布密度如何,它们的性

别比例是怎样的,这些都对如何保护它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且,相机陷阱并不只记录豹子,经过相机前的其他动物也会被记录下来。这样一来,也就可以直观了解金钱豹的捕猎情况。这对于专家们了解金钱豹的食物构成、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影像数据就可以产生越来越高的科学价值。这些数据不但能够有效监测金钱豹的生存状态,也能直观体现出猎物种群的变化趋势。比如某一年专家们发现出现在相机面前的野猪数量少了很多,那么就要赶紧展开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野猪的数量减少?是盗猎、传染病,还是由于人类破坏森林导致的?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森林里的动物。

猫科动物专家必备素质3:善于使用现代化“兵器”

这里说的兵器可不是指冲锋枪,而是野考队员们最常使用的一些兵器:户外装备、GPS、照相机、测量工具、红外触发相机等。只有善于使用这些武器,才能确保野外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科学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你想去野外寻找“野猫”吗?

说了这么多,似乎研究猫科动物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其实当你身处野外就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漫步其间,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保护好眼前的这一切。当你跟随着雪地上的一串串“野猫”脚印前行,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一只金钱豹从山坡上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你,然后威严地大吼一声的时候,那种刺激、喜悦的心情就别提了!

想要成为一名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很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准备,首先走出家门,去公园、植物园看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观察野外的鸟类、昆虫、小鱼、青蛙开始,让兴趣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逐渐培养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多积累动植物知识,动物园、动物博物馆都有很多猫科动物以及其他动物的介绍。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和《中国兽类野外手册》。带上这两本书和爸爸妈妈出发吧,去野外走走看看,留心观察过去你很少注意的小河沟、落叶堆、荒草地,相信你会很快成为一名小小“动物专家”!

上一篇:除夕欢乐精灵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