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问题探索

时间:2022-08-14 07:50:11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问题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探索意见,以期推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实践。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培训模式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高校后勤员工的培训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1.对培训的认识不足。表现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上进心,知识结构陈旧,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存在不愿意参加培训、不能参加培训和不会培训的问题。

2.培训方法相对落后。对远期的人力资源需求缺乏清晰的脉络认知,因此,培训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普遍力量薄弱,基本上仅由办公室兼管,管理手段简单、陈旧,平时工作注重在员工招聘、日常考勤等事务性操作层面。

3.狭隘的实用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投入。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不将人力当成资本,关干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意识淡薄,人力资本运营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很多高校后勤仅仅把对员工培训和开发看成是一种成本支出,一谈成本控制,往往首先砍掉员工培训和开发费用,只重人才使用,不重视培训提高。

4.针对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考评体系不规范。部分后勤领导鼓励员工提升学历层次,参与培训,但对经过培训、学成后的员工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员工培训前和培训后在待遇、福利、晋级、岗位的调换和选择方面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式探索

1.培训的战略管理。根据后勤的发展和服务学校的要求,建设三支基本队伍,一是技术工人队伍,二是专业技术队伍,三是管理干部队伍。其主要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靠引进,另一种就是靠自己培养。

2.培训的难点和重点。在高校后勤职工中,培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上的复杂性和难易性,表现在职工对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漠视和根深蒂固的抵抗,表现在由于文化基础不高带来培训上的困难等。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思想认识是后勤的长期任务,其复杂性和难易性是高校事业单位传承下来的事业制属性,职工身份的优越性,传统的拨款运行方式和以封闭稳定的校内市场为独享收益性等,导致在思想上没有动力感和紧迫感,思想认识上很难提高,把职工统一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管理模式和输出满意服务的认识高度非常艰难。

3.培训的计划管理。人力培训战略的实施及成功必须有完善的计划来予以保证。后勤人力资源培训一般应在本年度制定下年度的整体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门在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制订下一年度后勤整体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可分为各部门必须参加的专业培训课程以及一些公共培训课程。

4.员工培训的实施管理。好的计划必须要靠好的实施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培训的反馈和及时跟踪,对未按计划实施培训的部门应予以警告,并对其主管在绩效考核时予以扣分等处罚。考核的结果必须与年终分配挂钩,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出席签字,培训后必须进行有效考核,签到单、考核结果等交人力资源部备查。

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培训的层次及要求

1.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这对管理人员素质及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后勤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首先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

(1)提高管理水平是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核心:高校后勤应对担任中层管理人员和后备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重点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注重培训学习和管理实践相结合,使培训更具实效性。

(2)激发创新能力是培训中层管理人员的关键:高校后勤必须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管理人员。择优汰劣,选拔一批有创新意识,热爱管理工作,具有扎实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人参加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意识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是创新行为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索。高校后勤应经常通过项目目标管理实践来锻炼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通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出新的管理目标,使创新意识付诸于行动来提高和发展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增强管理实效。

(3)实行职称挂钩,持证上岗是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推动力:逐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独立职称系列,改变原有并入其他职称系列的做法。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按照学历水平、专业类别、工作年限、岗位级别等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的三个等级并根据三个等级的职责特点,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职条件提出一定要求,区分责任大小、社会责任性强弱、事关公共利益疏密、专业技术才能高低,确定并实行执业准入控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持有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未取得专业证书者不能从事相应工作。

2.对于基层一线员工的培训――加强技能:高校后勤具有服务业的劳动力密集型特点,大量的一线员工每天为广大的师生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一线员工服务技能的水平直接体现后勤整体的服务水平。所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明确“训――用”结合的技能培训目标,人才是后勤服务工作的第一资源,一批具有热练的操作技能,高超服务手艺的员工同管理人员一样是后勤战线的宝贵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很大部分要靠长期的培养,因此高校后勤的技能培训必须紧紧围绕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这个中心目标,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有效使用各个环节,提高员工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和完善培训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技能培训项目的统筹规划管理,建立完善培训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标准应该有科学性、专业性和适应性,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要素和培训质量保证程序,应包括培训方案的前期设计与开发、培训考核和效果评估反馈等各项工作,明确培训各环节应完成的活动和检验方法,具体包括做什么、由谁做、做到什么程度、评价标准是什么。

(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高校后勤技能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与高校后勤改革的未来目标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员工竞聘上岗制度等,使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后勤总体利益紧密配合起来。增强员工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技能靠培训的意识,使技能成为竞争上岗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使收入分配倾向于责任重、风险大、贡献大、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充分体现技能培训――业绩考核――工作岗位――收入待遇一体化机制,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员工岗位动态考核机制。

(4)更新技能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方式:员工的技能培训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的方式是关键。培训内容要围绕高校后勤技术提高、技术改造、设备升级,针对生产运行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技能大赛检验集中学习和阶段培训的效果,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索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整个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鞠传进.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研究员,2009,(6).

[2]章春霞.高校后勤员工培训现状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5).

上一篇:高速纸机传动控制的关键设计分析 下一篇: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