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14 06:50:35

综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从环境监测质量重要性出发,主要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减少分析误差、采样、质量控制、人员及措施等方面给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主要因素;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监测数据需求种类的多样性也越来越突出,这就为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和基础手段,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1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样品采集、保存、管理与运输

1.1.1样品采集

采样方面。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例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测定同一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时,采集水样的深度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同一水体同一断面溶解氧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1.1.2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有些样品放置过久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反应,从而影响测定结果。如果不能尽快进行分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水样予以保存,最常见的保存方法是冷藏、冷冻或添加保存剂。

1.1.3样品的管理与运输

样品是从各种水、气环境中取得的实物证据和资料,妥善而严格的管理是获得可靠监测数据的必要手段。

水样采集后,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分装成数份,并分别加入保护剂。对每份样品应附一张完整的水样标签注明采样目的、监测点数目、位置、监测日期、时间及采样人员等。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在可保存的时间内进行分析。

气样采集后,要及时贴好标签,填写好采样记录。如需对采集样品进行分装,分样的容器应和原样品容器材质相同,并填写同样的样品标签,注明“分样”。同时对“空白”和“副样”也要分别注明。

1.2测试环境的影响

样品在测试过程中要求温度、压强湿度、风速等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果测试环境不符合测试要求并不采取任何补偿措施,那么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1监测点位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在采集水样时,如果采样点位布设不够准确,采样现场水体不均匀,则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在采集大气样品时,监测点周围50m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筒,监测点周围建设情况要相对稳定等,否则,都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1.2.2实验室环境质量的影响

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本条件。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在各实验室中是不同的,而且,随时间变化也不相同。根据所在地区、实验室的装修、使用时间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在暴露条件下进行操作时,几乎所有的元素和一些有机物,都将引起纳克级,有时甚至是微克级、毫克级的污染。

1.3测试系统和仪器的影响

在样品分析过程中,测试系统会直接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这主要是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及精确度的影响。有些数据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分析人员充分了解、熟悉仪器的使用,做好调试工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计量认证。

1.4分析方法的影响

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的依据,要尽可能的使用国家、行业的标准方法,当这些标准方法对于在仪器操作使用、样品的制备和处置、监测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说明尚不能准确指导监测工作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来规范监测工作。

1.5人员素质的影响

人员素质方面。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主观地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环保系统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均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人存在理论水平和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任务,从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2相应对策

2.1采样、布点

(1)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点位布设要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应保证采样效率和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的稳定性;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3)对地表水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采样现场水体要均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污染较严重的河流,采样时要去除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4)气体采样要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确定合适的抽气速度及采气量和采样时间;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吸收液、填充剂或各种滤料。

(5)气象参数对采样的影响,大量的扩散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的排放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等影响,可使污染物的浓度相差几倍甚至几百倍,这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等的影响所致。因此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必须同时测定气象参数。

2.2减少分析误差

分析过程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前者贯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后二者,只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工作,是能够避免的。

2.3质量控制

(1)采样所产生的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严重的误差。可在现场采样时加采质量控制样品,即在同一采样点上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用加密方式进行分析,以判断误差的来源。

(2)通过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质量控制图等加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通过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实验室及其监测分析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以确定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

(4)通过对现场―实验室采取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即通过在每一个采样点采集平行双样和空白样来控制采样过程,通过实验室内对空白样和样品的平行分析来控制分析测试过程的误差。用所得结果与允许误差比较后,推断采样和分析过程的误差来源。

2.4强化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趋势综合分析

(1)充分考虑环境质量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及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变化,开展环境质量纵向、横向对比。

(2)在环境质量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城市环境建设环保投资与政策措施等社会、经济、自然状况等因素,对排污总量、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3)当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空气质量日报有明显变化时,应在当日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专项报告。河流和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中,应对质量的明显变化(如水质级别变化、主要污染物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诸多原因中明确导致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客观准确的结论。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环境监测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使环境监测能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0-109.

[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卞有生,张凤延.中国生态工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让细节筑实梦想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