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论文

时间:2022-08-14 06:37:31

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论文

一、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根源性

1.立以生活根基,上农尚伦价值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其生成与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尚农”就成为必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必须依靠家庭、家族集体完成,“一家几代人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了保证家族关系和谐和传承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就产生了。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是众多的家庭,它们之间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而在同质性很强的传统社会,最能接受和便于操作的就是将家庭伦理关系推演出去,形成社会伦理关系。同时,按照家庭伦理关系方式演绎出来的国家伦理关系,也必然是国家统治与治理最为经济的方式。基于农耕文明比照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中国传统伦理文明。这样,“作为历史事实,伦理文明所有的社会价值、所有的社会精神元素、所有的社会制度系统都是在村庄血缘关系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人的形态是以耕作形态为基础的,而耕作状态下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是我们所有道德和价值的根源”。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体系核心价值观的“三纲五常”正是对传统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概括与反映(至于科学与否则是另一问题),形成了“农耕经济、依土为本,宗法血亲、生息之根,家国同构、差序有等,道生自然、德生人伦”的伦理文明。这就是说,传统核心价值观是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还基于现实引领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传承中感受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2.遵以认知心理,入世觉事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本身蕴含着浓郁的道德关切和人伦特色,具有利用家庭亲情、地域乡情、人际友情等浸润教化的天然优势。也正因为这些特质,传统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在方式上重视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把知、情、意统一起来,重视人的感性经验、生活体验,讲究入世觉事明理。一是对价值理念的阐释遵以认知心理。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上显示出鲜明的人性心理根源。例如“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性善”、“人无有不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这样的阐述很能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将“仁”这种人的道德行为追溯到还原为人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现象,强调了“仁”的自然本能性质。这种理解,在方法上从道德周延性上就把所有的人包含了进来,把所要推崇的价值追求前置性输入人的心理深处。这等于一讲“仁”的价值理念的时候就把它预设进人的大脑之中,就给人贴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标签。这在内容上契合了人精神归宿需要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也从心理上契合了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在价值上满足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更为深刻的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的价值,标志着‘人’的德性本质的发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合一的精神”。二是对价值理念的倡导贯以生活体验。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它必然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社会民众普遍地将它融入内心并作为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同时,中国人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感性、重体验、重实际,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不可能依靠系统理性的理论灌输,因而始终贯以生活体验方式让人们去感受、感悟。如孔子讲“仁”,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大道理,他从亲情当中理解“仁”,由爱亲推及爱众。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中血缘关系上的爱父母兄弟天然情感,推及到爱天下所有人,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大爱、博爱。正是由这种“爱亲”到“爱众”的人性情感逻辑,才到后来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后来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坚持这一逻辑:首先就让所要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理想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性的自然性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把“亲亲”的血缘伦理推向社会生活中去践履,完成一种“尊尊、长长”和“杀身成仁”的社会政治伦理。这种基于生活逻辑中的可体验性,是符合古代农业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的认知心理的。禅宗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体验中说道理,还表现为尊重和遵从了人的认知经验常识。如人为什么要遵以“礼、义”?荀子讲“天地有,然后有万物;万物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荀子作出这样的理解,切合了人们的经验常识,因而也就受到广泛认可,当然就成为社会共识了。由此,尊拜“天地君亲师”成为每一个人一生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也就表明背后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可以体验的社会生活了。

二、导以回报机理

德者有得价值观本身包含着功利原则判断与选择。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所以,人们选择和坚守某一种价值观,其背后必然有着功利意义的考量。儒家思想追求积极“入世”,作为儒家思想集中反映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自然是源于世俗社会需要包含着功利取向的,践行核心价值观当然是有回报的。儒家道德修炼途径方法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包含着个人修炼道德的价值功用。这种回报在实现形态上有物质的,如金钱财富、田泽山林;也有人的发展机会,如享受特殊待遇、官爵地位;也有精神的,如荣誉名号、碑牌堂馆。在效用惠及的范围和远近上,有的惠及自身、恩荫家人,有的光耀族众、泽被后世及至延及桑梓。大凡贤德之人、积善之家都被社会普遍敬重,甚至得到皇帝的恩典。如北宋真宗皇帝写的《劝学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劝人勤苦读书,修炼儒家核心价值观,通过科举取得功名,便把这种功用制度性的回报揭示得淋漓尽致。儒家讲求经世致用,强调善行在人世间的回报,也是通过人的力量来实现的。孔孟儒学在伦理道德上主张的是人性相同、人格平等个体,在人的自然生命、道德精神和社会角色成长变换的由始到终、由低到高过程中,亦可为大人,亦可为圣人,终可为长者,因而所有的道德修炼皆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都可立德、立言、立行而不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让个人得到回报,对国家王朝也是大有功用的。历代王朝都倡导以仁政治国,强调民胞物与,把皇帝拟为“仁”的化身,推崇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行仁政的回报就是人心归附、天下咸服。所以,《左传》讲“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礼记》讲“德者,得也”,《中庸》讲“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实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通过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发育、传播、生成发育根源性分析可以知道,任何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空条件,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人们价值追求的主观选择的结果,而要让这种主观选择最终稳固下来,它就要能回到世俗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功用回报得以验证。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要立足和尊重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根据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认知心理规律的研究,提炼出共识性强、简洁通俗的核心价值观概念,坚持国家的主导性,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激发社会的主动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国家-公民-社会”之间同频共振.

作者:王正文袁慧敏单位:中共黄冈市委党校

上一篇: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工作通知 下一篇:教育局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