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8-14 06:11:03

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

语文作为初中一门重要基础课,只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发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实践证明,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提高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产生互动,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去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话,当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就想到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论点,但也有些同学并不这么认为,认为中心论点在文章中,因此,为了增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虽然经过探究讨论之后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但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现文章中存在“中心”论题――如何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论题把整篇文章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一个论点,依次是人要坚持学习,不断得充实自己;大胆尝试,勇于挑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想法。仔细分析、感悟就会发现其实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是强调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客观事实,而是指出创造性思维对人的重要性,也就是告诫读者要做一个有想法、敢想敢做、富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力强的人比没有创造力的人更有自信,更留意自身的想法,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成功也往往离他们最近,因此,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自主探究往往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思路更加地清晰,理解更加的透彻。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自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由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样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入手点。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与意识,为他们营造极佳的自学情境,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其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传授知识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激发学生自学意识,增加问题深度,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尤其是形成个性化的问题解决办法才是最终目的。问题教学法认为,只有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在解释《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中的“杂然相许”时,课文注解把“杂然”解释为“纷纷”,“许”解释为“赞同”,整句解释为异口同声地赞成。在新课教学时,我觉得这个注解欠合理,如果解释为“纷纷表示赞同”感觉更好,与文意更相符。因此我们就可创设如下问题情景:“文中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与‘且焉置土石? ’两句的语气一样吗?愚公的妻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异议吗?全家人是不是都赞同愚公的想法?”此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立刻变得积极热烈起来。有的学生认为:两者语气不一样,一个表达的是关切,一个表达的是嘲讽。愚公家人较多,很多人发表意见,愚公的妻子也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与异口同声地赞成是不一样的,经过激烈讨论,学生们最终一致赞同“纷纷地表示赞同”比教材中的注释更合理。经过这样一个讨论过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批判地去接受教材知识,自学意识得到了激发,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

所谓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形成各种能力的一个综合过程。自主探究式学习通常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探究问题来进行。比如在学习《戏曲大舞台》这篇综合实践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根据教学需要建立一个专题网页,安排学生把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上搜集的各种资料上传到该网页上去,然后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展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别介绍什么是戏曲,它们是如何让形成的,我国著名的曲目有哪些等。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衍生出很多分枝问题,在处理这些小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互联网囊括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搜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其次,信息存在多样化特点,需要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和判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提升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把它营造气氛、引导想象、激感的功能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总之,初中语文不但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也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肩负起这一重要职责,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则桥.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应有之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9,(09)

[2] 杨同芝.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3] 陈金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2)

[4] 薛燕.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升华[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 赵国宏.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整合的探究[J].前沿,2007,(05)

上一篇:彰显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下一篇:抠门婆婆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