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 第21期

时间:2022-08-14 06:09:48

暂住证为生命定价?

如果说我们生而具有的农民、新市民或城市居民的身份烙印,是基于命运的安排,那么在人身损害赔偿上,法律理应超越命运,还原人之为人的本质。

31岁的外地来京务工男子陶某遇车祸死亡后,其家属要求肇事者按北京市城镇居民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因陶某为农业户口,此请求没有得到一审法院支持。但就在前日,市二中院在查明陶某的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在北京后,终审改判他与城镇居民“同命同价”。

2003年12月,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这一司法解释被认为是司法实践中“同命不同价”现象的根源之一。

然而,最高法院随后在一份冠以“民一庭”名义的《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中,特别强调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

在这一背景之下,发生在北京的陶某案,在上诉人提供了陶的《暂住证》等足以认定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在北京的证据之后,适用城镇居民标准计划赔偿金额,就是二审法官在裁判中理应依据的规则。

也许对于陶某案而言,二审判决是相对公平的。但此案以及“同命同价”这条人身损害赔偿规则被法院越来越多地适用,并不表示“同命不同价”的问题已消失。事实上,实现“同命同价”的进步还仅仅停留在对那些所谓“新市民”的认同上,这是需要反思的。

杭州:重罚能否罚出“最清洁城市”?

今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用5年时间,打造全市群众和国内外公认的“国内最清洁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杭州市政府日前通告,决定从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从严从重处罚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其中规定,单位乱扔垃圾最高可罚款10万元,个人随地吐痰、乱扔口香糖等,一律处以50元罚款。

对于这一举措,杭州市城管部门和多数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在表示理解的同时心存疑问:重罚能打造出“国内最清洁城市”吗?

对此,杭州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狠刹一下不文明行为之风。大多数杭州市民对此也表示积极支持。但在网落上,一些网友认为,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抬高惩罚力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对这项行动能否最终见效持保留态度。杨建华说:“虽说用从严从重的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强迫人们遵守,但最终的效果还很难说。”杨建华认为,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应该是依法治市,现在相关管理制度已经很多,关键在于落实。他建议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社区居民把文明的素养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上一篇:质量诚信服务 金星奉献爱心 下一篇:部委快讯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