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球外汇市场将如何演义?

时间:2022-08-14 04:29:33

2011全球外汇市场将如何演义?

美元:先涨后跌频繁波动

2010年,美元指数走势可谓一波三折。由于市场对希腊债务问题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使得美元指数在1月至明呈现稳步上扬趋势。进入6月,美联储不断地向市场释放可能要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的信号,美元指数掉头向下。而自11月初至今,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元指数又出现反弹。2011年的美元是真要迎来美好时代,还是势将走弱,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们真的难以捉摸。

由于美元汇率的波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从伯南克的出发点来看,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汇率贬值,从而可以带来较大的出口总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元其实仍然是世界主要货币的指示器,美元一旦因为种种原因下行,其他货币下行的幅度会更大,结果在量化宽松条件下,本应是弱势货币的美元,事实上却―直存在上涨的动力。

量化宽松的规模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影响美元走势的短期因素,市场对量化宽松是否持续或是否会退出的不确定性将主导美元下一波的走势。如果上半年美国经济恢复比较好,下半年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逐步退出,美元指数全年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现在美国经济已有所好转,股市也创出了两年新高,尽管美国失业率高,但美国消费仍有市场,且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恢复较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促进作用。

当然,美元的复苏仍比较缓慢,失业率的恢复始终不尽如人意,且增长率也难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包括:家庭部门和小企业部门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更加紧缩的财政政策状况,疲弱的房地产市场复苏,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监管成本的提高。

如果换个角度看,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程度有一些低估,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可能已经改变,不能以危机前的潜在增率水平来衡量当前的产出缺口。而且美国的就业率也不能用来衡量美国经济的复苏程度,关键要看美国的居民财富与消费能力、企业赢利能力的恢复,未来几年美国的长期失业率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4%-6%的区间,可能长期失业率在6%-8%之间。

欧元:虽有春意冬天仍远

去年平安夜前夕的欧元依旧不平安。先是评级机构穆迪连续下调西班牙和爱尔兰的债务评级以及若干银行的资信导致欧元下跌,接着欧元出现无故暴涨,最后一个周四纽约时段,欧元/美元突然自1.3065附近飙升至1.3140的水平,汇价暴涨80余点,此后的欧元呈继续跌势。从年初的希腊危机到年尾的爱尔兰危机,欧元区四处起火,这个曾经集结了千万人梦想的统一货币正遭遇着自1999年创始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越来越多的人为其作为垒球主要货币之一的可信度和前景担忧。

2010年5月,欧盟诸国正在商量如何拯救欧元区的第一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此时的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多次下调希腊债务评级。最终,欧元区各国决定通过援助的方式解决希腊危机。5月3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希腊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向希腊提供为期三年总额为110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资金。5月9日,欧盟各国财长决定成立一个总金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欧元救助机制。

然而四个多月后,欧元区的第二场危机――爱尔兰债务危机甚嚣尘上。2010年9月底,爱尔兰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2%的消息得到证实,爱尔兰开始步希腊后尘。12月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向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的计划,爱尔兰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除了对希腊和爱尔兰这两个深陷债务危机泥淖的成员国提供紧急的经济援助贷款外,欧盟各国还就建立一个永久性质的金融援助机制展开了讨论。欧盟与IMF曾领头建立起了一个临时的欧洲金融稳定机构,该机构由16个欧盟正式成员国出资7500亿欧元正式成立,目的在于帮助欧盟内部遇到金融危机的国家渡过难关。该临时机构将在2013年中期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退出历史舞台,届时将由一个永久性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所代替。

然而,无论是“欧洲金融稳定机构”还是“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它们能否帮助欧盟战胜危机,全世界将拭目以待。目前欧盟各成员国领导入已经开始意识到各国在欧盟内部需要开展更加紧密的彼此合作以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经济欧盟”,而各国也有必要就此达成一个最大程度上的共识。由于欧元区国家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导致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监管。不过,欧元区一旦统一财政政策,就意味着成员国必须交出部分,因此这一提议遭到了一些欧元区成员国的反对。

欧元危机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欧盟内部缺乏真正的政治一体化。各国间缺乏统一和趋同的政策,而又不愿让渡部分给欧盟委员会实现统一管理,这让欧盟虽然实现了统一货币,但各国依然是一盘散沙。根源的问题不解决,欧元的前途就依然迷茫。

英镑:寒流过境饥寒交迫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镑兑美元已经跌去20%。2010年,英镑总体走势疲软。但在距离2010年的最后一周,市场对来年的英镑行情大为悲观。巴克莱资本近期公布的季度展望报告对英镑相当乐观,鉴于英国已经获得了自己的“房屋订单”,所以本国货币英镑将成为2011年表现最好“最强势”的主要货币。英镑兑美元目前被低估,预计在2011年内可能触及1.8200,因为英国预算赤字正日趋可控。

然而,英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并没有对英镑走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0年12月24日,英国第三季度GDP终值意外下行为按季成长0.7‰按年成长2.7%,而之前的数据分别为0.8%和2.8%。同时,第三季度经常账赤字放大为95.68亿英镑。在欧债阴影下的英镑,2011年能否走出疲软态势成为强势货币,还有待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近期公布的英国央行会议记录显示,在去年12月的政策会议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政策调控上仍分裂成三方意见,但是对通胀风险的担忧有所上升,通胀风险升高可能令央行承受压力收紧货币政策,这将支撑英镑走强。12月2j日,英国央行一位理事表示支持央行升息,促使市场对英国央行升息预期升温。当天,纽约交易时段,英镑兑美元小幅收高,汇价自三个月低点反弹,站上1.5400关口上方。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MPC费舍尔表示,利率是非常活跃的政策工具,希望人们认识到英国利率将上调,并重回约5%附近正常水平的必要性。

尽管英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但种种迹象表明,公共部门的预算削减或许不会像起初预料的那样痛苦,而且私营部门的恢复力或许能确保失业人数不至于高得令人感到害怕。而英国是否会大规模地削减公共部门赤字,投资者也对此―直持谨慎态度。英国财政部称仍有望在未来四年内消除预算赤字。但是数据显示,健康、国防和欧盟EU

等方面的支出及近一年中收入增长呈现最弱水平均将推升借贷。近日,受假日因素影响,市场交投气氛较为谨慎,市场仍受到欧洲债务危机拖累。近期数据显示英国公共开支大幅上升,令市场更担忧高额的财政赤字,或陷入欧洲债务危机漩涡。英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建筑业、金融服务业及制造业的缓慢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就在两天前,英国工业联盟也下调了对英国明年第一季经济增长的预估,称失业率不断升高、增值税税率上调等因素将阻碍脆弱的经济复苏。

国际外汇评论指出,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相继下调匈牙利债信评级和葡萄牙评级的消息,进一步打压了市场风险情绪,英镑兑美元继续承压。由于英国银行在爱尔兰债务中的风险敞口依然较大,而且英国政府财政紧缩措施对英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令市场较为担忧,后市英镑走势并不乐观。

日元:升值走势干预可期

2010年,日元是在急剧升值中度过的,这使得依赖出口的日本当局深感不安与苦恼,为此日本央行采取了强势干预的措施。受此影响,日元虽显安稳,但是升值趋势依然未改。随着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的强硬态度,2011年的日元走势或许仍可期待。

从2010年一开始,由于美元呈现疲软态势,日元对美元就逐渐步入了升值通道。进入5月份,日元急剧升值,大幅度升值的态势―直持续到11月份。截至11月底,日元对美元与欧元汇率今年以来分别累计涨幅约12.5%和22.7%。日元的大幅升值削弱了该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滑,强势日元还使得日本国内长期通货紧缩预期加深,抑制了企业和居民投资与消费倾向,从而导致实体经济陷入持续低迷。数据显示,日本10月份出口年率增幅已连续8个月下滑,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10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降0,6%,为连续第20个月下降。同时,10月日本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8.7‰低于市场预估的11.2‰日本10月贸易顺差为8219亿日元(约合98.4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高出2.7%,但低于8700亿日元的市场预估。此外,日本央行11月25日公布,该国10月企业服务价格指数(CSPI)同比下降1.2%,环比下滑0.1%。

9月14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创15年来新高。15日,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宣布,政府当天通过抛售日元实施了6年半以来首次干预日元的操作。财务省发表的第三季度干预外汇报告显示,日本政府在9月15日出手干预,方式是买入美元,卖出日元。根据日本财务省11月8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9月15日为干预日元升值,向外汇市场抛售了2.1249万亿日元,创单日抛售日元总额的最高纪录。

然而,日本当局对汇市的干预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日本央行人市干预日元汇率的行为甚至引起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成为全球汇率战争的导火素。10月中旬,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80比1关口,逼近1995年4月19日创下的79.75比1这一历史纪录。目前,日元汇率已处于199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政府干预、公共债务规模增大、长期的零利率货币政策都使得日元未来的下行压力加大。如果日元继续保持升势,日本央行很可能采取新一轮的干预措施。而为刺激经济,日本将继续保持财政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方面将加大日本政府公共赤字规模;另一方面将强化日元的融资货币属性。

此外,日本经济曾长一直乏力,其基本面并不支持强势日元,这也增大了日元未来下行压力。2010年11月25日亚洲交易时段,日元对美元汇率在出口数据公布后并未出现大幅震荡,基本持平与数据公布前的83.55日元,从今年的走势来看,尽管日本当局使出各种招数似乎暂时稳住了日元走强态势但是不能排除在未来美元走弱强烈预期下,日元汇率仍有再次调整的可能,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汇率仍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卢布:有望成为汇市新宠

2010年的11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迎来了一个新币种――俄罗斯卢布,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第七个外币。当天,人民币对卢布汇率中间价报人民币1元兑4.6711卢布。由于赶在2010年的年尾,卢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并没有打开一个好的局面。截至12月24日,卢布中间价报人民币1元兑4.5983卢布,下跌1.5%。随着中俄两国贸易、投资往来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合作密切,中俄双边本币跨境结算合作基础不断加强。目前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区域已没有限制,人民币和卢布均具备了跨境清算条件,人民币对卢布直接交易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然,与国际主要货币相比,新兴市场货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因此人民币对卢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与人民币对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相同,均为5%。那么,卢布是否能够成为2011年汇市的新宠儿?

摩根士丹利12月14日表示,预计俄罗斯央行将收紧货币政策,另外俄罗斯资本外流减少,并且该国即将发行欧洲债券,加上其经常账户盈余不断扩大,卢布币值将在2011年实现稳定增长。高度确信卢布将在2011年有良好表现。该行表示:“卢布当前表现不如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这就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中期交易入场点。”俄罗斯央行行长近日也表示,加元资产在俄罗斯国际储备中所占比重可能不会超过2%。俄罗斯国际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三。那些押注俄罗斯卢布贬值的人士将大失所望。

卢布秋季贬值,其主要原因在于,2010年前11个月290亿美元净资本流出俄罗斯,11月份单月流出量就达到90亿美元。俄央行并未计划采取措施限制资本流出。为应对资本外流导致的卢布贬值,在截至11月份的三个月里,俄罗斯央行累计抛售了约为119.9亿美元的外汇。俄罗斯央行有着丰富的外汇储备,其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和日本,位列全球第三。与现在相比,卢布两年后可能会接近自由浮动,届时央行会在一个浮动走廊里管理卢布兑美元和欧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

此外,俄罗斯央行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也开始升温。炎热天气和严重干旱推动食品价格上涨,俄罗斯2010年物价涨幅恐超预期。因此,俄罗斯央行可能会在2011年一季度加息。预计,在2009年萎缩7.9%之后,俄罗斯经济正在复苏,预计2011年增幅将达到5%。

人民币:势将再攀新高度

由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在中国―篮子货币中的权重问题,整体上人民币在上半年的升值依然清晰可见。2020年12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6.6371元,较前一交易日升95个基点,创近一个月新高。至此,人民币中间价在6.6239与6.68间已经徘徊近两个月时间。

人民币在新的一年里究竟是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还是会以何种速度升值,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升值的大趋势却没有人怀疑。如果以央行定下的货币政策基调来判断,无疑是以稳健为主。但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也是中国“十二五”期间的重大问题之一,更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人民币升值之路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中国下半年启动了新一轮人民币升值的脚步,打破了原先人民币中间价在6.8附近的平衡,开始继续加速升值。而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由于通胀及流动性泛滥因素,加上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影响,人民币在短暂快速升值到6.6239的历史新高后,开始在一个小区间范围内震荡徘徊。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在其间虽有贬值,整体来看,人民币对上述三者货币汇率回到了人民币二次汇改前的水平,短期内有打破平衡进一步升值的可能。

由于中国一篮子货币的机制设置,使得人民币整体是否升值取决于对各种篮子货币的升贬综合情况。当前来看,2011年,由于美国在上半年仍实施着量化宽松政策,因此,对美元的升值在上半年将继续保持,并很可能创出新高,进入下一轮升值的周期。由于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区以及英国经济的复苏程度仍难以预料。因此,人民币对欧元、英镑在震荡中也会继续升值,在2011年创出新高极有可能。日本方面,由于2010年饱受日元升值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依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持日元的相对稳定或贬值。近期的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来看,人民币对日元的升值趋势也较为稳定,已经缓慢升值近两个月了。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金砖四国”的货币而言,由于其他几国的经济增长较快,本国货币同样面临升值的趋势,因此,对人民币而言,或许涨跌互现。由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在中国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问题,整体上人民币在2011年上半年的升值依然清晰可见。但对于中国而言,在当前处于通胀及流动性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人民币若短期持续升值,必然会带来更多境外资金的涌入,这对国内宏观调控及物价水平将形成更大冲击,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又不能允许和承受这样的金面升值压力。因此,除了稳定通胀、抑制过多流动性之外,2011年中国还将面临人民币升值奔“6”的压力。

上一篇:“新拆迁条例”进与退 下一篇:孟山都:美国转基因隐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