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语文教师的三大“法宝”

时间:2022-08-14 03:49:45

当好语文教师的三大“法宝”

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该用爱心走进学生,细心观察学生,耐心教育学生。

一、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的法宝

1.爱需要了解,爱需要表达

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等。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基于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的爱,它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理性的爱,是普遍、持久而又高尚的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人间大爱!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

回首我的教学历程,不得不反思,不得不自省,相比之下,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我惭愧之极,我曾经多次严厉地批评学生,摆出过权威“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自以为是的“教育”。为何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学生,更惭愧的是,学生还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再凶一点。”家长对我说:“还是你比校严格,这样对孩子好啊。”我听后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太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

爱心教育,需要了解,需要表达。爱心教育,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需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爱心筑成师生交流的桥梁,让“亲其师,信其道”能真正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始终,这才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爱心通过责任心来表现,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必定勇于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作为教师,无论怎样,都得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现在提倡爱心教育,爱心不是空口号,是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二、细心是教师工作进步的法宝

罗曼罗兰说过:“应当细心的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教师管的事特别多,但却要求细,大至教学工作,小至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教师操心。因此,教师应具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

有位同学对语文科毫无兴趣,语文成绩极差,但他能写出一手好字,其他科目的成绩也很优秀,为此,班主任特别要求我对他进行个别辅导,以提高他的语文成绩。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定为这位同学准备一本笔记本,里面专门记载他的有关情况,比如作业中出错的问题,学习中有进步的点点滴滴,并在文后写上夸赞鼓励的话语,定期给他翻阅。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出题让他练习。这样,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中,这位同学的语文成绩竟为优秀。从这个例子中,我悟出: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趣、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立即给予鼓励表扬;平常多记录,多总结,写教学心得,这样对学生了然于心,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相信我们离高尚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就已经不远了。让我们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做一个细心的好教师,让细心成为教学的助手。

三、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每天都在面对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有没有耐心,或者耐心的程度不够,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自我修养的程度。因此,爱心是一名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师德修养的一方面。

就我担任的语文教学而言,本届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差,为此我压力极大。于是,我不得不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成绩,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我上课毫无耐心,满腹怨言,有时还责骂学生反映迟钝,甚至说一些不中听的话语,如“你们简直是木头,是石头”,“我上课就像对牛弹琴”等等。一个月后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非但没有提高,且我发现与学生间隔阂很深。经过反省之后,我改变教学态度,很耐心去对待每位学生,在课上经常对他们说:“加油!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行的!不要急,慢慢来,你们比以前强多了。”听到我的鼓励,个个学生都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测试中发现,他们的语文成绩飞快进步,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想要看花开的人,必须经过花蕾的孕育、凸现,必须经过含苞待放的等待,转变学生身上的“顽症”,不是几天的事,也需我们耐心等待。俗语说得好“欲速则不达”,没有熟透的果子是青涩的,未经过锻造的心灵是稚嫩的,学生的学习、成长都需要教师耐心等待。

教师职业道德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教师的道德操守、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包括对工作的细心、对学生的爱心、耐心,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初中音乐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初步培养初中数学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