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语明镜寄祝福

时间:2022-08-14 11:22:31

吉语明镜寄祝福

少年心事当拿云,人过中年百感生。记得三十多年前,秋风习习,我正等待高考录取结果,好友送来一张唐楷《将进酒》书法横幅,李白的黄河之水从字里行间扑面而出,诗歌之壮美,书法之遒劲,深深打动了少年的我。如今双鬓染雪,让人感慨高堂明镜,昨日不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遥想大唐天宝当年(公元752年),年过半百的李白在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与友人岑勋登临嵩山宴饮,放歌山野,“将进酒,乘大白”、“请你为我倾耳听”,诗人心中的唐时明镜是何等浪漫,豪迈中又生发了多少的人世沧桑。

人到中年,又是高考,让我有幸与一面明代吉语铜镜结缘。

三年前女儿高三,我们全家全力以赴助孩子备考。孩子朝五晚九,学习十分紧张,压力也很大。我有望子成龙之念,又想让孩子放松身心,就打算在孩子的房间放一个吉祥物。一天,在收藏网站上我发现了一件心仪的铜镜,镜背“状元及第”四个字一下吸引了我。经反复查看,我认定这东西是地道明代物件。楼主布衣先生是古陶高手藏家,偶尔出手铜器等杂件,信誉很高。虽然我们以前没打过交道,但西北汉子耿直豪爽,布衣先生很快就同意将这面明代吉语铜镜转让给我。更让我大喜过望的是,铜镜寄来后我发现文字凸起,字口比图片上的还好,确为此类镜中的上品,市面鲜见。

这是一面明代吉语铜镜,直径12.5厘米,质地黄铜,外观黄中闪白,锈色黝黑,不见绿斑。镜钮低平,钮面铸刻四字吉祥祝辞:“状元及第”。四字楷书,3厘米见方,上下左右顺序排列,界格分明。这面铜镜笔划有力,字口深峻,手感较重,应为头模镜,无出土锈迹,当为传世之镜。

北山老人施蛰存在《金石丛话》中将铜镜纳入金石小品中,称汉代铜镜。直到清代早期的偏僻地区,铜镜甚至还在使用,故其不为学者所重视。清代中叶后,收藏古镜一时成为文人雅士的文物癖好,其搜罗范围从汉镜延到唐镜,又从唐镜充到宋、元、明镜。

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富收藏,自称“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所藏钟鼎器之富为近代之冠。国家图书馆收陈介祺藏古拓本数量颇丰,有6000纸之多,铜镜就有300余纸,然其藏镜大多为汉晋,其次为唐代,且以博局、草叶纹等为主,明镜数量很少,翻遍《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铜镜卷》一书,找不见明镜的尊容。从著述而言,明代铜镜确非学者收藏家的珍罕之物。而在民间,最受市井百姓追捧的是明代吉语铜镜,而且这种吉语铜镜的制造也沿续到清末民初。

“状元及第”明镜被郑重地摆放到孩子的橱柜上,我们满怀希望孩子学习的紧张情绪能借此得到舒缓,学习成绩进一步上升。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一天,内人叨唠说:“状元及第托架后面的锣钉总松动,明镜一直不稳。快修一下吧。”我二话没说,立即买了新镜架换上。也许是心诚则灵,孩子的学习自此一直很稳定,高考成绩超出预期。我们一家人常笑说,托状元及第明镜的福呢。

布衣先生闻知我女儿高考升入理想大学后,欢喜说:明镜应送给孩子做个纪念。其实,我们早已将这面明镜做为传家宝了,如今“状元及第”就摆放在女儿的闺房中,我们期待女儿在学业上会有更高造诣。记得有一汉代铜镜,铭曰:清素传家,永用宝鉴。此亦为家藏明镜的心声。

其实,收藏吉语铜镜的情结也一直在延续。后来,我还收过一枚直径不过8厘米的小吉语镜,镜面镌刻的“状元及第”楷书颇有特点,镜面上的绿锈渗出岁月沧桑,十分难得。朋友女儿高考金榜题名,我奉上这枚宝爱的吉语镜相贺。再后来,我又收有明清不同年份的“五子登科”、“长命富贵”、“为善最乐”等吉语铜镜,我还发现,周围关注吉祥物收藏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我想,收藏不只是搜求吉祥宝物,还是收获美好心情,更寄托殷殷的祝福。

上一篇:孩子的兴趣为何长不了? 下一篇:从“人间”到仨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