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的“造星梦工厂”

时间:2022-08-14 10:27:07

国防生的“造星梦工厂”

这个“徐洪刚”不简单

在国防生中,要说谁的名气最大,毕业于烟台大学的徐洪刚毋庸置疑。“哎哟,徐洪刚,见义勇为的英雄啊!名字这么响亮,素质怎么样啊?”对于别人的诧异,徐洪刚早已司空见惯。但此时面对队长怀疑的眼神,他却鬼使神差地回了一句:“等着瞧,三个月后见分晓。”

徐洪刚口中的“三个月”指的是强化训练,对此他充满信心,尤其是五公里武装越野。早在烟台大学时,徐洪刚就是全校有名的“飞毛腿”,每次召开运动会,他都能轻松进入前三名。没想到的是,第一次五公里越野,这个头顶“优秀国防生”和“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双重花环的国防生就遭遇了滑铁卢。由于起跑速度过快,体力分配失当,跑至一半时体力就透支了,从开始的“三步一呼”到后来的“一步一呼”,徐洪刚逐渐被拖垮了,最终的成绩自然垫底。那一刻,徐洪刚第一次感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站起来。”徐洪刚抛掉了过去的光环,决定按部就班从头开始。先练徒手,然后背着沙袋跑,最后全装越野,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终于找到了感觉。去年11月,他代表国防生参加学院运动会五公里越野比赛。尽管那天徐洪刚有些发烧,但他一直紧咬着前一名的脚步不放,最终第6个到达了终点线,却不曾想身体已严重虚脱的他一头栽倒在了地上。醒来时,队长含着泪说:“徐洪刚,好样的,你做到了。”那天正好是徐洪刚来院第91天。

2012副对联的“真情告白”

“同学们,欢迎来到满都拉书法作品展……”2012年10月30日,对于国防生满都拉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的作品展终于要揭开“厚重”的面纱了。说厚重,那是有原因的:一是展览作品乃清一色对联,并且都是满都拉原创;二是展览数量共2012副,与十召开之年完全一致;三是所展作品耗时近一年的时间完成。

2012副对联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满都拉是蒙古族人,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小时候因贫困曾经辍学,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又重新回到了校园。”自此,满都拉在心里记下了这笔恩情,决定用青春回报党恩。2008年,满都拉考入了内蒙古大学,成为了一名国防生。“民心红日近,国运紫辰高。”离开了大草原,心却从未离开家乡。每年假期,回到家乡的满都拉都不忘去老乡家中“串串门”,不过他不是去做客,而是带着“任务”:调查研究家乡建设的新变化,向乡亲们解读热点政策。通过几年的深入了解,2012年初,满都拉萌生了书写对联的想法,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党的十的召开。

去年末,一场关于评选“最美国防生”的消息在校园网上不胫而走。经过两周的收集,“十大最美国防生”新鲜出炉,其中“2012副对联喜迎十”的满都拉成为最大热点,名列榜首。其中颁奖词这样写道:“墨言志,笔传情,草原吹来感恩的风。2012副对联写下的是脚步的铿锵,昭示的是内心的忠诚。”

三个月的“三级跳”

从“班长”到“排长”,再到“连长”,来自安徽大学的余英汉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职务“三级跳”。许多人不禁要问,凭什么?

“我叫余英汉,来自‘十大将军县’之一安徽金寨。”刚来院报到时,掷地有声的自我介绍一下子就抓住了队长的眼睛,他的班长之路由此开始。可班长也不是好当的,怎么才能不负“兵头将尾”的美名呢?余英汉可没少琢磨。一次在图书阅览室,他读到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我要的准绳吗?”余英汉萌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了座右铭的领航,余英汉有了底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要求别人之前,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标准还要高。”余英汉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班规”:除休息时间不得坐床躺床,熄灯后每人做一组俯卧撑和一组仰卧起坐……

当了一个月班长,余英汉所在班被学员队评为了“模范班”, 他也被任命为排长。走马上任第一天,余英汉决定搞一次作风整顿,有些“刺头兵”不乐意了。余英汉直接扔下一句话:“你牛气,我欢迎,但要牛在训练场上,是真是假,咱比比看。”几番比拼下来,“刺头兵”自愧不如,老实了。把原本一个自由散漫的排带成一个标杆排,余英汉很快脱颖而出成了连长。一个排容易管理,但一个连怎么管理,余英汉有些不知所措了。此时,他又想到了那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豁然之间,余英汉又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上一篇:小天体撞击的灾难后果 下一篇:英雄书法家徐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