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拉与中国乒协的“拉锯战”

时间:2022-08-14 10:04:36

沙拉拉与中国乒协的“拉锯战”

或许可以说,国际乒联沙拉拉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最“恨”的人,上台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乒乓球实力的削弱。

去年12月,在国际乒联执委会上,以14票对1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一项议案,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单项赛,每个国家将只剩下两个参赛名额。这将对中国队的冲金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沙拉拉一直坚称“并无意刁难中国队,只是想使比赛更加透明,这样才显得更加公平,使比赛的回合增多,观赏性增强”,但毫无疑问,国际乒联每一次对乒乓球运动规则的修改,都有“受益者”和“受害者”,而“受害者”又往往是最著名的球手。国际乒联推行的“无遮挡发球”和“小球变大球”的两项改革,“逼”得刘国梁和孔令辉两位大满贯名将挂拍退役;这次奥运会名额减少的议案一旦通过,不知道又会殃及哪员大将。

这么多年来,国际乒联以及沙拉拉对乒乓球运动实施了九个“毒招”,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

毒招一:大球制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期间通过了关于将直径从38毫米改为40毫米大球的决议了。这一提案虽然是中国乒协前主席徐寅生提出的,但沙拉拉积极倡导和推行,在悉尼奥运会以后便匆匆推出,当时普遍认为这一项决议不利于以速度见长的中国队。

效果:2000年10月,在扬州举行的第21届男子乒乓球世界杯上,马琳3∶0击败金泽洙,勇夺改大球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王励勤夺得第三名)。在2001年4月的大阪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了全部7项冠军,另获5银4铜,实现了采用大球后的“大满贯”,大球时代并未削弱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优势。然而欧洲乒坛却遭到不幸,像瓦尔德内尔、普里莫拉茨等老将由于对大球的适应还欠火候,逐渐淡出,即便参加了比赛,也难以取得过去辉煌的成就。

点评:这是中国看到自己乒乓球优势太强了,主动提出的改革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基本是属于自伤,但是这种伤太轻微了,几乎连血都没有出,中国乒乓球队并未出现外界所希望看到的滑坡甚至没落,而是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巩固了固若金汤的阵营。更神奇的是,这一招让一些外国的选手却重伤不治,这一招,实在强。

毒招二:限制世乒赛参赛人数

鉴于中国队在1999年第45届单项世乒赛上囊括混合双打前八名,国际乒联决定从第46届世乒赛在每个单项上最多只能派出七人(对)选手参加比赛。

效果: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中国乒乓球队的战绩也并未下滑,第49届和50届出现了包揽所有金牌的情况,而人数上的限制,则导致了中国乒乓球人才的全面化和技术的革新速度,王皓的直拍横打则是这个技术集中化的代表。

点评:在器材上动手脚,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次国际乒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在器材上动手脚,就限制中国的参赛人数。结果导致了中国乒球技术成果的集中化,造就了王皓、马琳和张怡宁这样的无敌战士。也许沙拉拉没有听过中国另外一句俗话,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毒招三:11分制

2001年4月大阪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沙拉拉主持通过了由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提出的“每局从原21分改为11分,发球从原5个一轮改为2个一轮”的提案。并以107比7的绝对多数票得到通过,正式实行日是2001年9月1日。这明显缩小了强弱选手之间的差距,增大了二流选手战胜一流高手的偶然性,从而更多地被大多数运动员所接受,

效果:这次变革对中国来说,确实有些麻烦,带来了直接的后果是:在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果然丢掉了男子单打冠军。

点评: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失败的倒霉蛋,这样增加比赛的偶然性是正常的,这个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只要你的实力在,输球总是偶然的,赢球总是必然的。

毒招四:无遮挡发球

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球无遮挡”新规则又引发了乒坛的议论纷纷。通过这一新规则时,主持大会的沙拉拉只让一名新加坡代表发表了不同意见,并一反过去点票统计后再公布投票结果的惯例,以他“目测”的结果,口头宣布这项最具争议性、必须得到3/4代表支持的提案“得到通过”。但在执行过程中,裁判很难把握好“遮”与“不遮”或“半遮”的尺度。

效果:这项技术上的改革,对于中国选手来说,有难度,但是难度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选手来说都一样,发球没有遮挡,对手接发球就舒服了很多。但是有个案,堪称发球大师的刘国梁在实施新规则前退役了。

点评:一项技术难度降低了的技巧性运动,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在世界范围内,这个措施是带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归根结底,再降低难度,也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也就是需要实力。不客气地说,应该在如何提高其他国家队员的水平上下功夫,而不是把中国视为压制别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冰山。

毒招五:

同协会的奥运会两对双打选手必须抽在同一半区

进入2003年,国际乒联又出台了一项新规则,“同协会的奥运会两对双打选手必须抽在同一个半区”,也就是说,中国队欲包揽奥运会双打项目的冠亚军已无可能。

效果:此项规则一推出,很明显,还是针对中国包揽的现象,而这项政策也立刻收到了效果,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得到了两枚双打金牌和一枚铜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获得了夺得奖牌的机会,此项改革收到了效果。

点评:国际乒联真可谓机关算尽,前面的措施看来收不到效果,于是再一次推出狠辣的招数,将双打这项赛事的中国选手,通过规则来让他们自相残杀,虽然别的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无法击败他们夺得冠军,但是也给各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个获得奖牌的机会,这样每年的奥运会对于其他选手来说,也有点盼头。

毒招六:

团体取代双打进入奥运会

2005年国际乒联作出决议,奥运会男女双打比赛被男子和女子团体比赛取代,而奥运会团体人数只能报三人,这使得有众多好手可以选择的中国队排阵优势消失殆尽。

效果:这项规则出台后,对中国队来说,作用还是不大,在随后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仅有的男单女单以及男团和女团四枚金牌,中国全部获得,并未出现国际乒联想象中的变化。

点评:估计世界上所有的单项联合会里,没有一个像国际乒联这样朝令夕改和法苛令繁。只可惜,国际乒联的措施和计谋都失败了,相信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但是考虑回来,中国乒乓球队如果消失,那么估计世界乒乓球这个项目也就要随之消失了。

毒招七: “海外兵团”限令

2008年2月底,国际乒联董事会会议上,限制“海外兵团”的提案以46票赞成、2票反对而获得通过。提案规定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世界大赛;15―18岁需在新协会注册满3年,18―21周岁需注册满5年,方可获得参加世界杯、世锦赛的资格。这显然是针对日益壮大的中国“海外兵团”现象而作出的决定。

效果:在目前的国际乒乓球运动员中,有很多以前是中国队的退役队员或者移民出去的队员,加入了所在国的乒乓球队,而被称为海外兵团,这种现象近几年开始大量出现,为此国际乒联推出了此项决议,在以后的比赛中,中国人代表世界各国打比赛的场景将基本不会出现。

点评:相信国际乒联这个决议是出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极其脆弱的乒乓球热情进行保护,以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失去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爱好,也避免现在有人才过剩现象的中国乒球人才挤压和挤占国外选手就业机会。但是沙拉拉可能不了解中国乒球选手的成熟年龄是多大,十岁左右就到国外注册,然后回国训练,到时候还是一群更为厉害的海外兵团,只恐国际乒联的红灯无效。

毒招八:“无机胶水”

国际乒联于2008年奥运会后开始实施禁止对身体有害的有机胶水、采用无毒无害的无机胶水。这也使得乒乓球比赛的旋转减弱、速度减慢、回合增多。

效果:从比赛看,中国选手并没有受到影响,在2009年横滨世乒赛上,中国队依旧包揽了五项冠军。

点评:尽管从表面上看,只是使胶水从“有机”变成了“无机”,但它却带动了乒乓球胶水、底板、胶皮、海绵的一系列变革。从竞技的角度分析,也许马琳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从“更快、更高、更强”这个角度而言,这项改革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乒联的目的估计是要把乒乓球弄回石器时代才善罢甘休。

毒招九:限制奥运参赛名额

2009年12月哥伦比亚举行的国际乒联执委会上,以14票对1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一项决议,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单项赛,每个国家将只有两个参赛名额。这显然是针对去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了男女单打两个项目的金银铜牌而做出的决议。对于中国队伦敦奥运会男女单打金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效果:这项决议的主要内容是:将各协会参加奥运会乒乓球单打比赛的席位由原来的3人减至2人。在以后的世界乒乓球单项锦标赛中,每个协会理论上限报:男单2名、女单2名、男双1对、女双1对、混双2对。这样一来,中国队的人才优势将进一步缩减,优势地位的不确定性将大幅增加。

点评:奥运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所有运动员通过最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国际乒联这样人为地限制参赛席位,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国队的利益,对于日、韩、德国等乒乓球强国也是一个重创。如果这次新政第九次得到实施,那么世界范围的乒乓球运动员都会感到沮丧。

上一篇:冠军也好,明星也罢,都得过日子 下一篇:亚冠联赛,中超球队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