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08-14 09:56:51

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本文分析了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阐述了勘查实施时的环保措施,旨在科学部署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勘查技术与方法取代传统的地质勘查山地工程,减少山地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质勘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地质勘查工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质勘查因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而饱受争议,因为其主要采用槽探、钻探、坑探等工程对矿(化)体进行揭露控制,从而达到相应的地质目的,虽然在勘查工作结束后对破坏地段进行回填处理,但没有进行恢复治理,容易发生垮塌等现象,扩大破坏范围,造成局部砂土化,从而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伤害。同时,在施工时如没有对开挖出的土(石)方进行合理堆放,不仅会对附近的植被造成压覆,而且易形成流石土及滚石对下游的植被及野生动物造成伤害。(1)槽探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槽探工程是野外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传统手段,是获取直观地质内容的重要途径,探槽施工时不仅开挖草皮、破坏地貌,而且开挖出的土(石)方对附近的草皮有压覆破坏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同时被破坏的地貌影响美观,若在重要公路、铁路可视范围内,则可能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业。若按槽口宽1.1m、挖出的土(石)方压覆宽度约1.5m、流石土造成的压覆平均宽约3m计,则可计算出单位长度槽探对生态的直接破坏面积为1×(1.1+1.5+3)=5.6m2,该数据为保守估算值,若在坡度较大、植被发育较多的地区,破坏面积可能会更大。(2)钻探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钻机因体积庞大、不易拆卸等原因,进场前需要修路,修路不仅开挖地面破坏植被,而且开挖出的土(石)方对周围的植被有压覆破坏的现象,同时开挖地段不易恢复治理,后期可能产生滑塌现象,从而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破坏。另外,传统钻机因为附属设备较多,修筑的平台面积较大。以千米钻机为例,修筑机台面积为8m×10m=80m2、修筑蓄水池面积5m×6m=30m2、开挖泥浆池面积为2m×2m=4m2,单个钻孔破坏面积为114m2。此外,钻机修路破坏面积亦较大,若按路面宽度3m,挖出的土(石)方压覆3m计,修筑单位长度(1m)钻机道路破坏面积为1×(3+3)=6m2,破坏面积极大,以上数值是以千米钻为例对环境的破坏面积进行的估算,若采用小型的百米钻破坏面积可能会略小,但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传统钻机容易造成油料及泥浆外泄,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3)坑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坑探工程相对钻探工程获取的地质内容更加直观全面,设备更容易进场,修路造成的破坏也相对较小,但产生的废渣若不及时运走或合理堆放,则对环境的破坏相当大,尤其在地势较陡、高差较大的地段,倾倒的废渣产生碎石流对植被的压覆和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而且堆放的废渣容易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4)其他地质工作对环境的影响。面积性地质工作及物探测量在野外进行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运输车辆对植被的碾压、物探电极埋设对植被的破坏等,这些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均较小,基本可避免或现场可恢复治理。(5)勘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人类作为勘查主体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植被、排放“三废”、盗猎野生动物、营地选择等。

2地质勘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槽探工程的管理。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采用无需修路的可拆卸便携式浅钻替代地表的槽探工程,以达到了解矿(化)体在地表分布特征及规律的目的,而且还能解决地表覆盖过深,槽探无法达到地质目的问题。对于无法避免必须布设探槽的地段,在探槽施工过程中,首先将草皮铲下置于一处且安排专人看管养护,同时应将腐殖土和残破积碎石分开堆放,挖出的土石下方须垫放彩条布或塑料布,以减少因堆放土石方对草皮的破坏;在勘探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对探槽进行回填,按先填残破积碎石,再填腐殖土,最后将草皮放在填好的腐殖土上,同时安排专人进行一段时间的看管养护。若对局部地区草皮破坏严重,则进行撒播适宜的草种,以达到恢复环境的目的。(2)钻探工程的管理。为了减少传统钻探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可利用较为先进的无需修路的可拆卸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修筑机台时根据钻孔设计位置规划大小适宜的场地,原则上禁止破坏植被。若地形坡度在0~30°,尽量用少量的机台木和木板,地面稍加平整,简单的埋深和钻杆地锚;若地形坡度在30~60°,用吊脚楼式的结构稳定支撑钻机,且要科学规划机台场地,合理布置,妥善摆放生产生活用品,并要求禁止挖掘蓄水池和泥浆池,采用铝制便携式池子储放水和泥浆。对于修筑机台时无法避免开挖的地段,应先将草皮铲下置于固定地点,派专人看管养护,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并将草皮放回原地,同时派专人看管养护。设备安装时在设备底部及有排放废液的部位应铺设防渗布,以减少废液渗入土层中造成污染;施工时选用新型聚合物环保泥浆,该种泥浆中的有机化学材料对环境污染性较小,而且其性能较佳,同时有效控制“三废”排放,禁止泥浆、废液等随意排放和泄露,钻进时减少钻机设备运转、机具清洗及循环泥浆调制过程所产生的废水,做好废水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施工结束后收集生产生活垃圾、废弃物等,送至指定地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3)坑探工程的管理。坑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废渣的倾倒造成植被的压覆和破坏,同时堆放的废渣可能会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坑探工程施工时要及时将废渣运走或者进行合理堆放,避免废石乱堆、乱放,必要时要修建导溜槽,严禁将废渣从地表直接滑溜,同时合理规划工作,严禁乱挖草地,蓄水采用储水罐进行等,工程结束后对开挖地段进行恢复治理。(4)营地的选址及保护措施。营地尽量选择在当地的居住地,一是减少扎营对植被的破坏;二是可以妥善处理和当地人民的关系,同时还可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若区内无牧民居住地时,在保证项目施工顺利、有利于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植被相对容易恢复的地点作为营地,并尽量做到少占草地,对于无法避免占用的草地,须将其草皮铲下后平整铺放于固定地点,且平时浇水对其进行养护;为了防止营区草场的碾压,帐篷内采用木板支撑,对草皮起到保护作用,营地一旦撤离草地即可恢复。另外,在选择营址时,应该尽量选择在与天然水源较近的区域,这样既可以减少塑料水管的使用,同时还可减少运水带来的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结语

保护环境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应首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勘查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当地环保、林业及草原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项目开始前应对全员进行地质勘查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树立先进的勘查、施工、环保理念,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当地环境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细则等对预查工作进行详细规划,针对工作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争取做到绿色勘查。另外,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地质勘查方面的环保法律法规,同时要将绿色勘查延伸到工程勘查及矿产开发等相关领域。

作者:马进海 张洁 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

上一篇:流域通信网络系统建设探讨 下一篇:地下水生态环境功能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