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投资:如何绕开产能过剩这道坎

时间:2022-08-14 09:25:28

4万亿投资:如何绕开产能过剩这道坎

随着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揭晓,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原有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时,政府投资刺激计划是否又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政府把GDP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上,至少从当前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导致产能过剩。但是搞基建,大家仍有顾虑。现在―些县级城市在修飞机场,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规划修地铁,但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这些基建对有的城市来说并非绝对有必要。但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看,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一旦启动,对于当前GDP的增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但长期来看,大家仍会担忧会不会形成产能过剩?假如几年后,当地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提高,飞机场仍能获得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如此看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在长期来看也能发生成熟效应,起到引导未来消费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结果。

但是我们的扩大投资出现了一种多元开发,甚至是四面出击的情况,能不能达到理想结果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一些地方政府拿到了资金,但却没有明确的投资计划。

中国许多行业都是以“大干快干”的姿态来做。产能过剩一定是伴随着产业的粗线条发展,没有一套认真的规划,对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并不明确。只要是认为在短期内有利可图,就蜂拥而上。

我们容易把“国计民生”这个词的意义扩大化。很多时候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会提到这个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曾经一度银行业也被设计为国计民生的行业,所以只能是政府起主导作用。但是具体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到底是民营资本进入哪个行业能给整个国家带来多大的危害,这是需要严格论证的,不应该盲目把外延过于扩大。

从中国来看,在当前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中的确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关注中小企业,但我们现有的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服务中小企业上确实不太灵活,并且也不愿意把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我认为,未来金融市场还应该再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也好,外面的资本也好,包括台湾一些银行,都可以形成进一步的竞争,如此―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就能得到缓解。

从我们当前的宏观经济来看,还存在―个经济结构的问题。从全社会、从商业经济的增长来看无非是供求两个方面。

第一,从供给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或产业,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我认为从技术更新方面人手或许更有价值,提供更多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的产品。

第二,从需求方面来讲,我们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培育市场中的有效需求,使消费者形成有效需求来刺激市场规模。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我们很多的生产能力、供给能力都非常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能过剩。金融危机下外需又出现急剧回落,加上国内较弱的消费能力,产能过剩的风险自然加剧。

短期看,可以依靠固定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我们要形成消费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这是长远选择。但这不是马上就能立竿见影,需要我们培育。包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给消费者提供贷款,包括一些保障性政策,完全可以这样去培育需求。从扩大消费的路径来看,未来农村市场是比较重要的。

上一篇:奔驰:19 inch开始驱动享受 下一篇: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