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旅游体系构建

时间:2022-08-14 07:55:15

四川省生态旅游体系构建

摘 要:生态旅游是继传统旅游对环境产生破坏后提出的绿色旅游方式,其收入在世界旅游业所占比重逐渐加大。真正做好生态旅游是现在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融入更多的地域特色形成特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以四川省为例,探究了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四川;生态旅游;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09-02

自生态旅游走入中国后,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潮流和方向。四川省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多样的地形地貌,有着山清水秀的景观特点;多民族大省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更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切实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构建生态旅游体系,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旅游一词首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罗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提出。随着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是指去未经破坏的地区旅游,目的在于享受自然,研究那里的动植物及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有的学者强调当地人民应从生态旅游中获益及他们的参与权。就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含义的延伸和推广,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生态旅游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走进中国以来,其理念在迅速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泛化现象,真正做到生态旅游的景区屈指可数。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走上富裕道路。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科技和思想观念的不同步,使得当地旅游景点遭到破坏;另外,还出现伪生态旅游现象,景区管理人员为了追求商业价值,打出生态旅游的旗号,吸引游客参观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旅游的教育和推广形成了负面影响。

依据我国目前旅游景区的实际现状,生态旅游不能单一地规范在未经开发过的地区,更应该是一种开发的理念和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在最大限度保护自然、保护当地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旅游活动,不仅包含自然环境保护方面,也融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文化。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生态旅游成功案例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旅游。四川省内作为部级自然遗产风景区的九寨沟是生态旅游的典范,依据其特有的气候和地貌特点发展接近原生态的旅游形式,得到国内外游客的亲睐。四川省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更应以九寨沟为范例,融入民族地域文化,逐渐发展生态旅游。

(一)省内景区(点)概况

四川省内5A级景区有8个,分别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峨眉山景区、乐山乐山大佛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景区、南充市阆中古城旅游景区。

四川省的4A级景区(点)分别是四姑娘山、刘氏庄园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碧峰峡、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华蓥山旅游区、窦山旅游景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蒙顶山旅游区、兴文石海洞乡旅游区、洛带古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圣花乡、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翠云廊景区、皇泽寺博物馆、凉山州冕宁县灵山旅游景区、九皇山猿王洞景区、西岭雪山、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三苏祠、故里景区、茂县羌县古寨等。

四川省的3A景区(点)有佛宝风景名胜区、中国彩灯博物馆、安岳摩崖石刻、宋瓷博物馆、芙蓉古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

从地理气候来看,四川省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西部则寒冷、冬长,多样的气候类型便于旅游景区(点)的季节分工。从旅游资源来看,四川省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文化遗产,便于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从游客分布的现状来看,成都是游客聚集的中心和重心,其中2012年,成都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2亿人次,同比增长26.59%,其中入境游158.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32%。全省分布中,东部游客密度远远大于西部。

(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景区(点)之间差距大,宣传开发力度不够

九寨沟、都江堰等5A级景区为大家所熟知,旅游客流量相对较大,容易受季节影响,假期期间甚至形成客流高峰,淡旺季客流量差距大,而4A级以下景区相对较为“冷清”,所能够吸纳的省外游客不多,其原因是景区(点)宣传和特色打造力度不够。例如,云南有以“云南印象”为载体的文化宣传,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却鲜有系统的巴蜀文化体系;四川阆中古城是堪比云南丽江的“风水古城”,与其的知名度却相差甚远;西部康定的美丽神秘也并未有被“康定情歌”掀起面纱。

2.生态旅游管理不到位

九寨沟是四川旅游景区首推的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景区开发设施和管理方式较为“绿色”,但是实际上没有控制景区客流量,没有考虑当地自然环境自我调节的限度;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生态旅游理念较为淡薄;没有协调好各种各样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官方景区管理和当地居民相脱离的现象;景区旅游设施不到位,开发管理不科学,使得景区环境有退化趋势,如黄龙景区。

3.旅游亮点单一,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

景区(点)开发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全面地融入四川当地的特色文化,四川省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川菜独具一格,也有“川酒云烟”之说,更有邓小平、故居,因此,应努力多方位、多角度来开发四川旅游。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花瓣形”旅游路线的基础上,增大知名景区(点)的“渲晕”效应,增长游客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尽量避免“急行军”、“拍照族”的现象,真正让游客在旅游中全身心得到放松,增大对景区(点)的满意度。

(一)设定计算环境生态承载力计量系统,加强客流量的限制

生态承载力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自然环境不至于退化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简单地说,即垃圾承载力。在景区内的一些生活垃圾例如食物残渣,塑料软包装等很在自然状态下难降解,在完善人工处理体制上对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的理念并提供具体的方法如自带沙子吸附油滴和食物碎屑等。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客流量的规定,特别是线路容量的限制,大规模的游客在景区路线内逗留严重影响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同时也影响游客观赏心情,“人挤人”的现象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不能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应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设定硬性指标并对外公布,设立环境监测站,开展水质、大气、噪声等检测并增大环境监测频率,及时了解景区生态健康状况。

(二)改善管理模式,实施设施分区

现有程度的管理状态是粗放经营,短期扩大,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相距甚大,而且不同的旅游景区应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以及改进技术信息的获取途径,加强支持鼓励社区当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方式,使用和保持传统技艺,特别是家传艺术和工艺、农业生产、传统住宅和园艺美化。

在景区分区管理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景区类型和特点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九寨沟、都江堰、湿地、森林公园等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在旅游设施方面应做到生态管理,以九寨沟为例,推广在景区内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做到“景内游,景外住”;例如,阆中古城、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以人文建筑为主的景区应注重食、住、行垃圾的处理,合理布局游客住宿、娱乐和购物中心,适当增加民俗风情相关的节目和活动,营造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

(三)科学规划旅游路线,逐步实现带动发展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四川省旅游呈现“东部热,西部冷”的现状,四川西部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组成,属于高原高山气候,有高寒草原和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和引导地方政府开发当地旅游文化的方式加大西部的旅游强度,打造四川特色的“小”。可综合政府指向结合旅行社根据景区类型和游客类型制定合理旅游线路,例如,川南有乐山、峨眉山、蜀南竹海、玉蟾山、王山等,设定以“中国第一山”为主题,以珠海休闲度假为载体的旅游路线;川西康定、理塘稻城、西昌等有雪山、高原、牧场、草原、藏庙、高山、湖泊等原始景色,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地域文化下修建道路和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四)打造文化的品牌

四川是多民族大省,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55个少数民族。巴蜀文化悠久绵长,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令人至今仍受其惠;独特的巢居、栈道、栈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可以作为旅游盛景的资源基础;另外,巴蜀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巴蜀人杰地灵,孕育了武则天、卓文君、欧阳修、郭沫若、邓小平、、等历史名人。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川剧是我国戏曲瑰宝,其中“变脸”绝活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喷火”、“水袖”等艺术特色。巴蜀民俗文化也具特色,如彝族火把节、康定转山会、黄龙庙会、“蜀都灯会”等都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这些都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娱乐休闲方面,四川麻将、农家乐等是作为工作放松的消遣方式;在风味特产方面,蜀绣、漆器、竹帘画、剪纸、广柑等是四川的代表;在饮食方面,川北凉粉和川菜是四川独有的美食;另外,知名的剑南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形成浓厚的酒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彦群.四川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41-43.

[2]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12(4):508-514.

[3] 裴沛.中国生态旅游泛化现象原因探析[J].北方经贸,2005,(8):86-88.

[4] 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J].旅游学刊,2003,18(2):63-68.

[5] 马朝洪,吴志琼,王蓉.建立四川生态旅游统计体系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4):35-40.

[6] 李庆龙.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3):170-172.

[7] 舒兰,苏智先.四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53-54.

[8] 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2,17(2):68-72.

[9] 李洪波,黄安民.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01,22(2):10-15.

[10] 周向红,王磊.加拿大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启示[J].国外环保,2007,(1):49-51.

上一篇:理解大数据的温度 下一篇:多模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