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都是未来

时间:2022-08-14 06:50:20

“世博会是一种展示活动,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在于教育大众。它可以展示人类所掌握的满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未来的前景。”

――《国际展览公约》

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的胜利,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市成为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变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给我国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本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我国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将以此为契机,市政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届时,四海兄弟、五洲朋友和六方宾客云集,共同欢庆全球人民齐聚一堂的盛典!

什么是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Better Life

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副标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主要目标

1 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 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 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 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确立“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后,往后历届世博会均有主题。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人类所关注的重点的变迁,按照“关注生产技术、科学与人类以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思路转变。

地球的瞬间全景――2010EXPO之园区规划图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

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综合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园、区、片、组、团”5个层次的结构布局。国家馆按照该国所在洲的地理位置以“展馆团”为基本单位,划定和布置办展单元,共分三类:第一类为自建馆.第二类为租赁馆,第三类为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馆

区:集中布置中国馆和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馆。

B片区:主题馆、大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以及演艺中心等建筑

C片区:规划布置布置欧洲、美洲,非洲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在入口处布置一处约10公顷的大型公共游乐场。

D片区:拟保留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江南造船厂大量历史建筑群的特色,改造设置为企业馆。在其东侧利用原址内保留的船坞和船台,规划室外公共展示和文化交流场所。

E片区:新建独立企业馆.设立最佳城市实践区。

欢庆不夜城――2010EXPO之重大庆典活动

开幕庆典

作为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庆典活动.开幕庆典指开幕前夜(2010年4月30日)的庆祝活动,开幕庆典将以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全方位地展示上海的发展,中国的风貌和世界的融合。

闭幕庆典

闭幕式是世博会闭幕当日(2010年10月31日)举行的仪式活动,旨在总结,概括本届世博会的成就.通过《上海宣言》.表达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广泛共识.为世博会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中国国家馆日

2010年10月1日作为中国馆庆日.主要集中表达中国国家意志并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活动.旨在与其它国家开展友好交往和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

开园仪式

开幕当日(2010年5月1日)的仪式活动。

开闭园活动

开园活动:与国家馆日、特别日、省区市活动周等结合,以户外综艺为主要形式.为每日的开园提供的节目。

团园活动:在每晚闭园前进行15-30分钟左右的展示,为每日闭园前的高潮演出。

欢庆不夜城――2010EXPO之重大庆典活动

开幕庆典

作为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庆典活动.开幕庆典指开幕前夜(2010年4月30日)的庆祝活动,开幕庆典将以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全方位地展示上海的发展,中国的风貌和世界的融合。

闭幕庆典

闭幕式是世博会闭幕当日(2010年10月31日)举行的仪式活动,旨在总结,概括本届世博会的成就.通过《上海宣言》.表达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广泛共识.为世博会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中国国家馆日

2010年10月1日作为中国馆庆日.主要集中表达中国国家意志并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活动.旨在与其它国家开展友好交往和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

开园仪式

开幕当日(2010年5月1日)的仪式活动。

开闭园活动

开园活动:与国家馆日、特别日、省区市活动周等结合,以户外综艺为主要形式.为每日的开园提供的节目。

团园活动:在每晚闭园前进行15-30分钟左右的展示,为每日闭园前的高潮演出。

世博会为什么引得许多国家竞相申办?

吴 宇 郁震宇

2010年世博会,有多达6个国家申办,201 5年世博会,意大利和土耳其最后“比拼”,最终意大利获胜。世博会为什么引得许多国家竞相申办?

一种普遍的共识是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盛会,对于举办国而言,能明显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

并为举办国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参展世博会不受国家体制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参展方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世博会举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推介自己,广交天下朋友的机会。举办世博会,对于扩大举办国正面形象在国际范围的广泛传播,提升举办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和国际事务的能力,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同时,世博会上各个参展方带来的展示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都是本国最具特色,最新,最先进的成果,举办世博会国家的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博览天下精彩,在短时间内大开眼界,学到许多新理念。新知识。再从其他角度观察,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可对举办国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甚至能带来新的一轮区域经济起飞,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活方式是在世博会上被人们认识并得到普及推广,借世博会可以在国民中广泛普及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和文明素质,由于世博会为全世界瞩目,举办世博会,对外可以充分显示国家形象、促进外交和国际合作交往,对内可以有力地凝聚人心,提升民族精神,不同语言的各国游客体会来自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场内外交流沟通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举办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世界的心灵宣言――2010EXPO之科技・生态时间表

为8个上海世博园覆盖森林

2009年3月13日,首批非电中央空调主机从长沙远大公司运抵上海世博园区。这种非电空调不采用氟利昂或其替代物,运行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破坏臭氧物质,对比电空调半年时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相当于400万棵树半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为8个上海世博园区覆盖了森林。

无需主动供应能量的神奇“被动房”

2009年3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实物建设案例――“汉堡之家”举行奠基仪式。“汉堡之家”是一座能耗极低的“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而通过地热泵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这样的建筑在湿热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尚属首例,每年每平方米消耗50千瓦能量,相当于普通办公楼四分之一的平均能源消耗量。

让阳光洒入地下的“阳光谷”

2009年4月30日,世博轴上首批两个喇叭状的阳光谷正式落成。世博轴作为上海世博会上最大的单体建筑,长约1045米,宽约130米,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由地上两层、地下两层组成,是园区内的地标性建筑之一。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将阳光自然引入地下,把新鲜空气和阳光引八各层空间。此外,阳光谷收集的雨水将储存在地下室底板,经过处理可用于灌溉与清洁。

牛奶盒变身时尚座椅

2009年6月5日,“绿色世博 椅我为荣”启动仪式开幕,牛奶饮料纸包装社区回收大行动在上海市500多个居民小区内展开。到2010年,由回收的牛奶饮料纸包装,通过再生利用技术,将变身为1000多张时尚座椅,放置到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内。饮用后的牛奶饮料纸包装其实是百分之百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常见的无菌纸包装回收后经过特别的再生技术,可加工成经久耐用,防水防潮的板材。

中国最大的LED幕墙

2009年7月3日,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300天到来之际,国内最大的户外灯光幕墙――上海花旗集团大厦LED超大彩显幕墙启动开屏,为上海世博会增添公益宣传平台。花旗LED幕墙位于浦东陆家嘴,紧邻黄浦江,与外滩、城隍庙、延安路高架隔江相望。幕墙高139.6米,宽43.2米,总面积达到603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显示面积最大的楼宇LED彩显幕墙,最远可视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幕墙实现了超大显示屏与建筑物的一体化,其系统可与网络连接,实时显示各种信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宣传功能。

“镇园之宝”每棵身价10万

2009年9月3日消息 由荷兰Nits公司和上海园林设计院联台设计的世博公园已经基本建成。世博公园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扇和上海滩,大型乔木充当了扇骨。公园总共有50多个品种、3700多棵乔木,其中胸径达50厘米的银杏有11棵,被誉为树中“狮虎兽”的东方杉有6棵,胸径都达到45厘米左右,20棵从日本引进的青枫则堪称“镇园之宝”,每一棵的身价达到10万元左右。

废弃餐具变身能量源

2009年9月9日,伦敦零碳馆的建筑结构已完成75%,即日起,伦敦零碳馆将向中国企业和个人征集零碳馆展示方案,并在中国招募20名热心于宣传节能减排理念的“零碳大使”。值得一提的是,零碳馆所需的电力和热能,是由餐厅里剩下的剩饭。剩菜和废弃餐具转换而成的。此外零碳馆还通过屋顶收集雨水,用来冲洗马桶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

将阳光化为绿色能量

2009年9月14日,中国馆和主题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发电工程已基本完成主设备安装。所谓“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电板与建筑材料合为一体,让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成为无污染的“发电机”。从这种途径获得的清洁电能不仅可供建筑本身使用,更可以输入城市电网。让“绿电”进入千家万户。太阳能光伏应用代表了一种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我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在太阳能光伏应用方面尚似蹒跚起步的儿童。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采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将创下历届世博会之最,也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

再生塑料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每年产生的废旧光盘在3000万张以上,却只有25%得到了回收与再利用。如果将这些光盘回收清洗,可以再造出新的塑料(聚碳酸酯)颗粒。上海企业联合馆的立面材料采用聚碳酸酯透明塑料管,将各种技术设备管线容纳其中,共同构成建筑虚幻隐约的 外立面。当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塑料管也很容易进入到再生循环体系之中,节省社会整体能耗。

未来设想――2010EXPO之后续利用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偌大的园区场地将作何用?在2009年7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闻会上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中,公布了世博会主办方对世博会场地、展馆、设施及建材的后续利用设想。注册报告认为,世博会闭幕后,规划区后续将打造成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世博园区地处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连线的中点,环抱黄浦江,东北毗邻陆家嘴金融中心,结合洋山深水港及外高桥组成的物流中心。在交通、金融、物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保证了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以“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的区位可能性和操作可行性。根据这一定位与规划,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个全新的贸易中心区将转型诞生。会后的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上海作为全球化城市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更体现独特的上海城市的文化特征与精神。

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的关键是要对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会展前后的安排。根据上海城市布局调整总体考虑和黄浦江两岸开发规划,经过筹办期间的建设和会后的再次开发,世博会场址将成为21世纪初上海城市又一具有标志性的中心区域,并具有现代化国际性文化交流和商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将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发和再造的典范。世博会后续利用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场馆的后续利用:二是土地的再次开发,三是新增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继续发挥后续效用。

规划结构

世博园区土地的再次开发需要根据这一地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未来发展加以综合考虑。对外文化交流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也是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但目前上海的文化活动设施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相比,仍有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缺乏大型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而随着外国驻上海领事机构和商务代表机构逐年增加,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和国内外各类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这种矛盾将越加显现。考虑到上海中心城区将实行“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方针对上海甲级写字楼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博园区将依托“世博效应”,结合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商务服务设施的需要,通过土地再次开发,真正把世博园区发展为上海未来的国际文化、外事、商务和旅游休闲的综合功能区域同时配套建设部分住宅。

规划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立意出发,构建一个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区,并同现有的城市肌理充分融合,与周边的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世博会区域后续利用的城市空间结构格局,通过一条城市功能轴,沿南路向北,通达上海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人民广场,通过南路和轨道交通8号线的交通轴,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保证该区域与城市中心的紧密联系。

保留世博园区内的世博广场与世博轴,会后成为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与户外的集会与表演娱乐中心。有选择地保留广场群与景观步行通廊,适当改造缩小用地规模,保留广场中的餐饮娱乐设施,会后成为地区公共活动空间系统。演艺中心和文化广场将成为该区域城市活动的绚丽舞台,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功能布局

1)世博会地区将建设以国际贸易为主导城市功能,辅以会议展览,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商务贸易等功能。

2)围栏区内保留的永久性设施相对集中,位于卢浦大桥与世博轴之间。保留区浦东作为未来博览会展中心,浦西作为文化交流中心。

3)会后再开发用地集中于三大片

一片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以西,作为城市发展储备用地:一片位于白莲泾与世博轴之间,作为城市的商务综合开发区,一片位于浦西世博轴线东侧,作为城市居住综合开发区。

上一篇:心灵共鸣 豁然自愈 下一篇:文明时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