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责任感教育,实现育人为本

时间:2022-08-14 02:24:58

重视责任感教育,实现育人为本

摘 要: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打折给国家、民族、大众造成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学校育人的使命。作者认为把责任感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内容,把富有责任感的代表人物当做学习榜样,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材体系,强化家长、学校在责任感教育中的功能,搞好行为训练,建立一支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形成强化责任感的教育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责任感教育 评价体系 育人为本

一、国民素质的缺失

飞速发展的经济、高速联通的信息把人们带进了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在普天下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勇于圆梦的跋涉中,身为其中一员的我,面对繁冗纷杂的社会现实,与越来越高的教育期望相比,总感觉国民素质的某方面缺了什么。

1.家庭责任感的缺失。仅以家庭离婚率为例,当前夫妻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具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这样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往往成为学校的问题生,乃至“德困生”、“学困生”,影响国民素质。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何谈会有社会责任感?

2.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扭曲。现实社会中,合伙经商的人往往缺少合作意识,形成诸多不和谐人际关系。有媒体报道,被救的人面对因救自己牺牲的英雄,连声道谢都没有,还谈什么责任?一个不为他人着想,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怎会有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为集体着想的责任感淡漠。仅以学校教师队伍“三不”现状为例:毕业工作后不学习,课堂教学不民主,同事之间不合作,这么做无非是从自己名利出发,怕同科教师成绩超过自己、名利强于自己,而不考虑教研组集体、学校集体育人的效益。一个不为集体负责的人,当然不会承担起为国家育才的重任,也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

4.为国家、为民族着想的责任感被口号遮掩。名人、明星做广告,但虚假广告一个接一个被披露、曝光。此时,善良的人们不再相信广告,也不再相信这些什么名人、明星,也就不再相信这些媒体机构有什么社会责任感。

总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打折给国家、民族、大众造成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要让全社会人们具有责任感还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如《纲要》所说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贯彻《纲要》精神,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一代公民?这就需要建立起责任感教育和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结合二十多年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

1.把责任感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品德课教学、学科课渗透、班队会活动、旗下讲话、晨夕会点评等诸多形式贯穿教育的时时、事事、处处。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使之扎根心田。把责任感教育植根于庞大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把富有责任感的代表人物当做学习榜样。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铁肩负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等名人名言都是活生生的榜样、教材,教育学生人的一生只有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立德、立功、立言,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3.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材体系。在加强品德课教学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应将教材建设纳入其中。教材应自成系列,形成国家、地方、校本三级体系。教材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作用,借助音频、视频资源为学生喜闻乐见。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本地域、本校资源,尤其是古今名人事例入教材、入课堂、入脑、入心。

4.强化家长、学校在责任感教育中的功能。现在从上到下,由各级关工委牵头成立的挂靠在学校的家长学校早已建立,应发挥其作用,可以纳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总学时。融入责任感教育内容,从而保证家长与孩子所受教育内容相同,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

5.搞好行为训练。“知行”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尊崇,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要搞好实实在在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训练内容可以是校园内教育教学活生生的内容,例如,班干部竞选、一团纸团的捡起、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也可以虚拟内容,模拟社会仿真训练。通过一言一行,逐步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

6.建立一支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以爱育爱,以责任感育责任感。要把为国家育才作为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让每一位教师师德中都具有责任感成分,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渗透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7.学校形成强化责任感教育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制定教师、学生、员工、家长责任感教育培训、教学规划、计划、具体实施措施,注重过程,关注细节,检查、评比、总结、表彰等形成制度,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8.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由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并形成个人电子评价档案,体现人的发展性。评价标准、要求和办法要具有可操作性与连贯性,能够衡量学生的责任感程度,促进学生责任感养成。通过学生责任感发展评价足见家长、教师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历程,从而对他们做出科学的、全面的评价。这样,两纵一横的H型评价体系把多个领域统筹起来,交错沟通、协调制约、和谐发展,更促进责任感多元培树。

确实,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实施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任,承担着育人为本的重任,承担着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教育重任。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好纲要精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务本求新,积极探索,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圆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2]姚冰.教育家论教书育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4.

[3]张保林,主编.最好的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7.

[4]郭景扬.中小学素质教育论.学林出版社,1998,12(第1版).

上一篇:学习经典诵读,绽放文明之花 下一篇:沙子让绘画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