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时间:2022-08-14 02:16:19

静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静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管桩 静压施工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扬州翠月嘉南苑二、三期工程位于扬州市广陵产业园内,是广陵产业园农民拆迁安置房。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23栋住宅和两个地库及一个商业G,住宅框架六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乙级。

桩基工程采用江苏省结构构件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苏G03-2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均为PHC-400(90)A-C80,桩顶标高住宅部分为-1.95m,地库为-2.75m,商业G为-5.5m,有效桩长为16m、17m、18m、19m不等,采用静压法施工,设计要求压桩时以压桩力和设计桩长两个指标控制,终止压桩力≥1700KN,桩端进入持力层1000mm。

2监理监控要点

2.1事前控制

2.1.1静压桩施工准备的控制

监理进场后应认真熟悉图纸、研读地质勘探报告,组织建设、勘探、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有关问题。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前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监理应及时将试验记录和试桩检测报告通过建设单位提交给设计单位作为修改设计的依据。

(2)确定试桩数量、位置。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本工程确定二期试桩5根,三期试桩6根,分别做单桩水平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3)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现场的排水是否通畅,施工场地承载力是否满足桩机设备承载力要求。

(4)清理地下空间障碍物,如建筑物老基础、水塘明沟等应清淤回填结束。

(5)应要求施工方设置测量基准线和水准点,基线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

(6)对测量放线、小桩位放线进行验收,编制好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明确桩机行走路线等各项准备工作。

2.1.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管桩进场验收。每批桩进场时均要求供桩单位提供桩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对照供货合同核对生产厂家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桩的规格型号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检查桩出厂日期,桩身砼龄期,判断桩身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会同建设单位、桩基施工单位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本工程由于楼栋多,桩根数多,建设单位担心影响施工进度,故同意采用两个品牌的管桩,但对桩进场时发现

1)有一品牌桩身表面砼有较大面积的蜂窝,且较深,砼密实度得不到保证

2)桩身砼色感不均匀,砼养护不到位

3)桩端头板不平

4)桩端套箍部位砼不密实,导致压桩时桩头爆裂

针对上述问题,监理部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将不合格桩退场(在监理见证下),并要求桩基施工方不得采用这一品牌桩,同时监理部加强了对进场管桩的验收,根据江苏省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对进场桩按总数做自身挠度检验,保证了原材料质量,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施工质量。

(2)检查电焊条、焊丝和其他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1.3、压桩机械检查要点

(1)检查桩机合格证,审查其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检查桩机是否经安监站验收合格,并发放安全使用许可证。

(3)检查桩机配重是否大于最大压桩力的1.2倍,以防配重不足而发生抬架现象,同时还要注意配重不得超过管桩桩身的承载力极限值,以防桩身破坏。

(4)检查压桩机是否安装调试好,压力表等仪器是否在有效校正期内。

2.2事中控制

1、压桩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1)桩长配置。压桩时应合理配置桩长,接桩位置不得在同一标高位置上,本工程桩长最大为19米,故接头仅为一个。同一承台桩接头位置要错开至少一米。

(2)桩位控制。为防止打桩时由于挤土效应造成桩移位,打桩前监理应督促施工方将轴线控制点移出施工区域,并对施工单位设置的建筑物主轴线和小桩位全部进行复核。每根桩压桩前重新复核桩位,防止挤土效应造成桩位偏位,采用ø6钢筋制成与桩截面尺寸相符的园形定位器,保证桩入土时中心点一致。

(3)垂直度控制。为避免出现斜桩,压桩机就位后应利用桩机上的全方向水平仪进行调平,压桩时采用两个方向互成90°角的经纬仪进行控制,其偏差不超过桩长的0.5%,在沉桩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以避免桩身产生较大的弯矩,造成断桩。

(4)接桩控制。超过最长单根桩长时必须接桩,接桩多数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当下节桩压至地面0.8米处,及可以接桩。接桩时上下节桩必须对正,垂直偏差小于等于2mm,上下节桩接头处若不平整,可以采用钢片垫实并焊牢。

(5)标高控制。压桩过程中应安排旁站监理采用水平仪跟踪检查控制桩顶标高,其偏差为5mm.

(6)抱压力控制。压桩时应严格控制好桩身允许抱压力,以便控制达到设计压桩力时首先不发生桩身破坏。

(7)终压控制条件。本工程设计要求以压桩值和设计桩长为终压控制条件。由于持力层有起伏,终压控制条件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压桩值和桩长均达到设计要求,终止压桩。

2)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应继续压桩直至桩端进入持力层1000mm,应注意控制最大压桩力不得超过桩的允许压力值。

3)桩长达到设计要求,但压力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应继续压桩,做好超深记录。

(8)复压。压桩时要注意复压,在压力值维持在终压力值的情况下复压2-3次。

2.3基坑开挖质量控制要点

(1)桩基完成以后应在嵌固期后才能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嵌固期一般为7-15天。

(2)土方开挖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且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1米,开挖的土方不得堆放在基坑周边,应及时外运,以减少桩侧土的侧向位移,防止桩位移或断桩。

(3)土方开挖应注意开挖机械及汽车不得碰及桩身,挖至离桩顶标高30cm以上时应采用人工挖除桩顶余土,防止桩受外力造成破坏。

(4)管桩截桩时应采用专用截桩工具,不得采用人工大锤硬砸,防止桩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

2.4桩基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1)审查桩基检测单位资质、人员资格,检测仪器计量检定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审查桩基检测方案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扬州市规定,桩基检测方案必须经质监站审定并备案。

(3)终止加荷时的荷载值、沉降值应有第二检测人的核对签字,监理应随时检查整个桩基检测过程。

(4)单桩承载力检测

1)静载检测桩的选取:每个单位工程按总数的1%选取,并不得少于3根对于总数少于50根的,不得少于2根。对于三桩以下承台,小应变数量每个承台必须选取一根。

2)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每根桩均合格。

3)采用多循环加载法进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4)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除商业G,其他楼栋桩均合格。对商业G桩身完整性被判定为三类桩,后经甲方、监理、桩基施工方及扬州市质监站确认,将商业G部分桩,全数做小应变检测,找出最不利小应变波形图的三根桩做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试验合格,该部分桩被判定为合格桩。

2.5桩基验收要点

(1)基坑开挖垫层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轴线放线,组织桩基施工单位验收桩位,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桩顶标高检测,桩顶标高应符合±50mm。

(3)桩基检测报告必须合格。

3、几种质量问题的出理

(1)桩顶标高超出设计标高,土方开挖后,应及时复测桩顶标高,对超出部分及时采用专用机械截桩。

(2)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应按图集进行处理。

(3)桩偏位。土方开挖垫层浇筑以后,及时复测桩位,对一般偏差可以采取加大截面法处理,对于偏差较大的,必须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处理。

(4)断桩。土方开挖后若发现为断桩,则必须由设计单位出方案处理。

4、体会

(1)对原材料的控制至关重要,只有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工程施工质量才有保证。

(2)工程本身已通过试桩和静载检测确定桩的承载力,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必须根据试桩检测结果确定桩基控制参数,配桩要考虑地质情况和设计情况。

(3)在检测单位做小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当确定为三类桩时,应根据最不利波形图来确定最不利桩,扩大检测采用竖向静载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静载合格,仍可判定为合格桩。

(4)根据最不利波形图,发现商业G的管桩在焊缝处出现微小质量缺陷,可以判断是焊缝质量问题,故在以后类似的监理工作中对焊缝质量的检查至关重要,特别对焊接工人的操作水平尤其重要。监理单位一定要对焊缝施工做旁站监督,以保证工程质量。

5、结束语

本工程在监理单位的严格把控下,施工单位精心施工下,最终全数桩合格,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获得了建设单位的肯定。

参考文献:

江苏省结构构件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苏G03-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上一篇:深基坑工程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下一篇:以建筑为出发点谈城市设计的地域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