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荞西农9976的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4 01:54:04

甜荞西农9976的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西农9976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选茬轮作、配方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西农9976;甜荞;特征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78-01

西农9976是以“榆林红花荞麦”为原始群体,通过多年多次株系集团选育而成的甜荞新品种。华池县于2011年引进试验、示范,2013年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均表现高产优质,现将西农9976的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红花甜荞,幼苗生长旺盛,茎红色,叶色深绿,叶心形;株型紧凑,株高100~120 cm,主茎节数11~13个,主茎分枝数4.1~4.6个;花蕾红色,花瓣粉红色;单株粒重4~5 g,籽粒三棱形,略长,粒灰褐色,千粒重36.0 g左右。

1.2 生育期

中熟品种,生育期80~85 d,适应华池县内正茬荞麦栽培和县内中南部地区复种栽培。

1.3 品种特点

耐旱,耐瘠薄,抗倒伏;田间生长势强,生长整齐,结实集中,抗落粒,适应性广;粒色一致,粒型整齐,易脱壳,出米率高,符合加工和出口标准要求。

1.4 产量表现

在华池县2011年、2012年参加的甜荞品比试验产量表现中均居试验第1位,折合产量分别为1 939.5、1 989.0 kg/hm2,较对照当地红花荞分别增产18.2%、19.1%;在2013年、2014年大田生产中平均产量达到1 833.0、1 776.0 kg/hm2,较当地红花荞分别增产17.1%、16.8%。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整地

前作收获后,应及时深耕灭茬,一般以春、秋深耕为主,要求深耕达到20~25 cm,春、秋深耕时,力争早耕。播前结合施基肥浅耕1次,耕深18~20 cm,浅耕后耙耱平整。复种应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打碎坷垃,清除杂草,使土壤疏松,纳水蓄墒,平整细碎,抢墒播种[1-7]。

2.2 合理选茬轮作

西农9976对茬口要求不严,可生长于任何茬口上,但不宜多年连作[2-4]。轮作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正茬比较好的茬口是马铃薯、豆类;其次是糜谷、玉米、油菜、小麦;复种以小麦、油菜茬较好[2-5,8]。

2.3 配方施肥

荞麦生育期短,生长速度快,需肥集中,根部追肥困难。因此,播前结合浅耕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逾15 t/hm2、尿素90~135 kg/hm2、过磷酸钙300~450 kg/hm2、硫酸钾60~75 kg/hm2或草木灰3~6 t/hm2,或施华池县农技中心研发的荞麦测土配方专用肥450~525 kg/hm2代替其他化肥使用。

2.4 种子处理

2.4.1 晒种。为增强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力,播前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向阳干燥的席上或地上,晒种1~2 d。

2.4.2 选种。采用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粒选的方法,选用大而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剔除草籽、空粒、杂质、破粒[5-6]。要求种子发芽率超过85%,纯度、净度均超过90%。

2.4.3 温汤浸种。用35~40 ℃温水浸10~15 min,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力;用0.05%硫酸镁、0.1%硼砂、3%溴化钾、0.4%高锰酸钾,或用5%~10%草木灰浸出液浸种,可促进荞麦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2.4.4 药剂拌种。在晒种和选种之后,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拌种,将种子拌匀后堆放3~4 h再摊开晾干,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用种子重量0.3%的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立枯病等病害。

2.5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大力推广机械和畜力牵引耧播,淘汰撒播种植。华池县区域正茬播种在6月下旬为宜,复种在小麦、冬油菜收割后抢墒早播,力争在7月10日前播种结束;正茬播种量45~60 kg/hm2,保苗90万~105万株/hm2;复种播种量105 kg/hm2,保苗105万~120万株/hm2。播深3~4 cm。在砂质土和干旱区,宜稍微深播,但播深不宜在6 cm以上。

2.6 田间管理

2.6.1 苗期管理。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播后遇雨易板结,影响出苗,地面板结可用钉耙轻轻耙地,破除板结,疏松地表,以利出苗。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

2.6.2 叶面追肥。荞麦始花期至盛花期,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如见黄斑出现于叶片尖端时,将尿素7.5 kg/hm2与磷酸二氢钾溶液1.5 t/hm2混合均匀进行喷雾,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可防止生育后期脱肥,防早衰,保丰收[1-8]。

2.6.3 花期管理。荞麦开花前2~3 d,荞麦田安放蜜蜂3~5箱/hm2[1-5]。如果是在没有放蜂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选在盛花期晴天9:00―10:00进行,避免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时进行。辅助授粉要避免损坏花器。人工辅助授粉以牵绳赶花或长棒赶花为好,具体方法[1-6]:用一块长3~4 m、宽30~35 cm的布条,上端穿上麻绳或竹竿,2人各执麻绳或竹竿一端,一手将布片的下角向上拉,使布片卷成袋状,2人在荞麦田间同时向一个方向走,将布条沿荞麦顶端轻轻拂过,使花粉受到震动而散落,促进异花授粉,一般进行2~3次,每次间隔为1~2 d。

2.7 病虫害防治

上一篇:北票市杨树林分病虫害发生情况与树木枯死现象... 下一篇:临沂市都市农林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