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湖光山色》

时间:2022-08-14 01:34:02

我的故乡古属楚国,那儿的土层里不断有楚墓和楚时的青铜器物被发掘出来。按部分考古学家的意见,楚国最早的都城丹阳,就在今天的南阳西部淅川县境,它离我出生的村子只有咫尺之遥。先人们当年的生活,有不少如今已变成传说,星散在故乡的村落、山坡、湖畔和田垄里。在我懂事之后,这些传说开始断续零碎地进入我的耳朵,像鄢陵之战,丹淅大战,像楚秦联姻,像怀王赴赵,它们部分地满足了我了解历史的兴趣,在不觉间给了我精神上的滋养。五六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回到故乡探亲,文友们建议我去看一段楚国的长城,我当时很是吃惊:楚时还修了长城?我带着疑问坐车向山区驰去,遗憾的是那天飘着小雨且有大雾,没能上山看成。真正目睹它那雄姿依旧的身影是在几年之后了,当我站在它的身旁时,它那绵延许多山头的巨大身躯令我震惊不已,尽管我知道对它是不是楚长城学界还有争论,可一股要写点什么的冲动已在心中涌起,跟着便有一团东西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今天回想起来,当时脑子里一闪而过的那团东西,就是《湖光山色》最早的雏形。

书中的丹湖,脱胎于故乡的一座巨大水库,但它和水库已是两个存在了,水库今天仍安卧在南阳盆地里,可丹湖只存在于我的心里,它是我虚构出来以供我的人物活动的地方。丹湖里的水尽管和那座水库里的水没有两样,可它的波浪并不随自然界的风而起,它只随我的心境、心绪、心情变化而起。丹湖烟波浩淼,丹湖里鹰飞鱼跃,丹湖中有神奇烟雾飘绕,丹湖里的一切美妙都只供你在字里行间去感受,而不供你到伏牛山里去寻找。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不事声张地进行,大批城市的肚子像孕妇一样在快速隆起膨大,乡村因而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这种变化的结局会是什么?是大片农田荒芜和许多村庄的消失吗?真要是那样,是福还是祸?农民的日子过得艰难,人们渴望离开乡村,世世代代的生存之地变成了极想抛弃之处,其外部和内部的缘由究竟有哪些?和农民涌进城市这股潮流并起的另外两个现象,是大批城市人在节假日里向一些乡村和小镇涌去,是一些城市资本开始向乡村流去,这反向流动的两股人流和反常的资本流动,在告诉我们什么?会带来啥样的结果?这一个个问号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在我这个眼下住在城市里的农民儿子的脑袋里翻腾,它们促使我去思考,《湖光山色》便是这种思考的一个小小的果实。

人生的全部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寻找幸福。表现这种寻找过程是作家们的义务。我于是把笔对准了一个名叫暖暖的女性。暖暖这个人物是由两位姑娘的形象重叠而成。一位,生活在故乡,我和她相识于一个落雨的上午。那天上午我到故乡的一个小镇上采风,在镇文化站做事的她奉命来当向导,她的漂亮和气质令我眼睛一亮,容貌、体形都无可挑剔,加上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标准的普通话,令我惊奇这个小镇还有这种美女。我问她可是本地出生,她点头。交谈之后才知道她大学毕业后,先在武汉找到了一份工作,后因为种种骚扰和挫折,一气之下返了乡。我问她将来作何打算,她笑笑:就在镇上了,我跑来跑去,觉得还是生活在这儿最舒心,我已准备结婚了……另一位,是在京打工的山西姑娘。她初中毕业后来京在一家保洁公司里做工,平日受公司指派到一栋机关大楼里打扫卫生,双休日再到附近的居民家里做钟点工,一小时挣六到八块钱。她到我家只做了两天的活,可她的勤快和能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要擦一件东西就一定要把它擦得铮明瓦亮,洗一件东西就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在和她断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想挣一笔钱供弟弟读书,同时为自己准备一份嫁妆。她说到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时,那副陶醉的样子令我感动。这两个姑娘的形象渐渐在我脑子里重合为一,最后变成了《湖光山色》中的主人公。

(本文有删节)

资料链接

周大新,南阳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多以养育自己的那方水土――豫西南南阳盆地为背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短篇小说《汉家女》等。2008年,其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茅盾文学奖”。

《湖光山色》,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个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

上一篇:题记,也是一柄双刃剑 下一篇:君子之道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