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如何设计

时间:2022-08-14 01:23:46

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如何设计

摘 要 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业必不可少。但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设计学生的作业呢?作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不同差异来设计出生活化作业、层次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开放作业

大家知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作业,然而当大量枯燥的作业成为学生课业负担时,学生就只能消积对待甚至抵触逃避。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下面,根据我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做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让学生作业生活化

数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设计学生作业时,应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在教学完《比的认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形模型,门板、文具盒、玻璃窗,请把你认为看来比较顺眼的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测量出来,再计算出长和宽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定会发现了比较顺眼的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之比为一个定值(黄金比)。

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多选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还能促进知识的生成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来布置作业,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选择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比如我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后设计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来完成:

⑴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4分米,求体积。

⑵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5分米,高4分米,求体积。

⑶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4分米,求体积。

⑷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4分米,求体积。

⑸一个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分米,高4分米,求体积。

分析: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⑴小题是直接运用公式,而后几个题则是底面积公式的变式。从第二天收集的作业为看,优生大都选择了⑷⑸两题,中等生选择了⑵⑶或⑵⑷两题,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选择⑴⑵两题。达到了我设计此题的初衷。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往往具有一定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这类作业时,可因题而异,设计出操作、演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或获得新知,或发现数学的规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小猴到礼品店买了几件礼物到小兔家做客,一共花了18元,你知道它可能买哪几种礼品吗?(礼品店有:笔记本每本3元、彩笔每只2元、漫画书7元、蛋糕每个8元、水果刀6元、CD每张9元、芭比娃娃每个10元、夹子每个4元)

小猴可能买 ,列式是: ;

小猴可能买 ,列式是: ;

小猴可能买 ,列式是: ;

……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计算的枯燥性,鼓励了学生求异思考,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在作业设计中添加趣味元素

作业设计中加入一些新颖趣味的元素可以激起学生的作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如教学求公倍数问题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两个女儿来看娘,三天五天各一趟,今日齐聚娘家里,何日一道再看娘。

这样的设计叙述简洁,融入了情景,学生非常喜欢。可见,将数学作业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儿歌、故事、谜语、绘画等形式呈现,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对数学学科产生浓浓的兴趣。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只有关注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设计出生活化、层次性、开放性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快乐学习,快乐作业。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