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和广场绿化管理制度

时间:2022-08-14 12:27:49

公园和广场绿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园、绿化广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园、绿化广场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分类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规划区内公园、绿化广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园、绿化广场的管理工作。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协同做好公园、绿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绿化广场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建设。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园,捐资建设公园、绿化广场。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七条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公园、绿化广场建设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园、绿化广场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占用的,应当按

照编制规划的程序批准。经批准占用的,应当先补偿、后占用。

第八条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公园、绿化广场建设规划,公开征求各方意见,编

制公园建设详细规划、绿化广场规划设计方案,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公园、绿化广场的建设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规模恰当、突出特色;

(二)绿化用地比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配套设施完善,管网埋地敷设;

(四)具有生态、景观效应。

第十条新建公园、绿化广场,以及在公园、绿化广场内的建设活动,必须按照公园建设详细规划、绿化广场规

划设计方案实施。

公园内新建的游乐设施,应当进行景观、环境、技术、安全评估,新建缆车、索道以及其他大型游乐设施还应当举行听证。

符合要求的,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评估。

第十一条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公园、绿化广场名录、界

址。

公园、绿化广场的界址,由建设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申请,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划具体

划定。界址划定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或者林权证。

第十二条不得在公园内新设与公园管理无关的单位。

已有的住户和与公园管理无关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公园建设详细规划,逐步迁出。

第十三条规划、国土资源、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公园周围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实施

控制管理;划定的保护范围,应当向社会公布。

建设控制地带内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形式、高度、体量、色彩应当与公园、绿化广场整体景观相协调。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设计论文 下一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