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4000元家庭巧规划

时间:2022-08-13 11:19:49

月入4000元家庭巧规划

方先生夫妇生活在武汉,方先生30岁,月收入2500元,方太太26岁,月收入1800元。方先生夫妇刚刚喜得贵子,就已开始考虑如何为孩子做教育储备。夫妻两人现有14万元存款,一直没买房。2007年股市火热时,投资了3万元股票和1万元基金,目前股票总值只剩2万元,基金剩下9000元。夫妻双方都有社保,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

像方先生夫妻这样收入不高的朋友总感觉到无财可理,其实理财与收入多少无关。来看一下这个月收入4000元的家庭如何做好理财规划。

家庭财务诊断

从年龄来看,方先生事业处于上升阶段,经济能力逐渐稳定,风险承受力中等。此阶段投资目的通常是为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做准备。尽管方先生一直没有将买房纳入需求,但仍建议在合适时机考虑买房。先从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保险保障等方面,对方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做出诊断。

收支状况

从月度收支情况来看,家庭总收入为4300元/月。其中,方先生2500元/月,占58.14%;配偶1800元/月,占41.86%。家庭收入构成中,夫妻的收入相差不大,属于“二人携手创明天”的类型。

目前家庭总支出为2400元/月。其中,日常生活支出2400元/月,占100%。无贷款月供及其他支出。但合理负债可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又不至造成过重的负担。

家庭月度节余资金为1900元,年度节余资金228万元,占家庭年总收入的44.19%。这一比率称为储蓄比例,反映了家庭控制开支和增加净资产的能力。对于这些节余资金,方先生可通过合理的投资来实现家庭资产积累。

资产负债状况

目前方先生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如表所示。可知目前家庭总资产为16.9万元,无负债,家庭净资产为16.9万元。

根据资产负债构成来看,家庭总负债为0。无负债不一定对家庭财富增长有帮助,适度负债才是最有效利用财务资源的一种方式。

资产管理情况

家庭的现金、活期储蓄及货币市场基金类资产与月支出的比例是37.50%,高于合理水平。家庭目前的应急基金虽足够充分,但该类资产的流动性强而收益率较低,持有过多将导致整体资产回报率降低。应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减少现金、活期储蓄或货币市场基金所占的比重。投资资产(包括定期存款、债券、基金、股票、房地产投资、黄金及收藏品等)与净资产的比例是46.75%,该比值反映了家庭财富增值的能力,低于50%的合理水平。可通过确定家庭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构建合适的投资组合。

理财成就率即家庭目前的净资产与工作年数和目前年储蓄金额的乘积的比例是92.65%,低于1这一合格水平,显示过去进行家庭财务管理的成绩不算太好。

家庭保障状况

目前,方先生家庭无年保费支出,而占到家庭年总收入5%~15%的保费支出,才能使家庭获得足够的保险保障。

理财目标和实施策略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立理财目标,合理规划并有效实施。

应急准备

为了保障家庭能应付短期风险,需准备一笔应急资金。其金额一般为3~6个月的生活开支。具体来说,方先生的月支出是2400元,所以需准备约7200~14400元的应急准备。

实施策略:方先生的活期存款有9万元,可从中拿出1.5万元(1 4400取整)作为应急准备。另外7.5万元可转为其他用途。方先生的5万元定期存款存一年期收益太低,这部分资金不作为应急准备,如果5年内不用,可考虑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

家庭长期保障

长期风险也要做好准备,可通过保险规划来实现。为防止未来因意外导致家庭收入中断,从而陷入财务困境的情况,可通过购买寿险+重大疾病险+意外险的组合方式来做好保障。做好长期保障,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增强后,才能考虑余的钱拿来投资。

实施策略:保险产品可参照保险理财顾问的建议。要注意的是,保险购买的顺序是先为家庭经济支柱购买,最后为孩子购买。如夫妻经济收入差不多,那么双方都应做好保障。大人的保险保额一般为年收入的5~10倍(即保障5~10年有收入),但对于初次购买保险的人来说,保险费用会高些。初次购买保险一般可将保额设在10万~20万元。按照其经济条件,建议定为10万元即可,所需保费约4000元/年。对于刚出生的孩子的保险,购买少儿医保即可,一年几十元,可到街道办去办理。如果要加保,可考虑意外险,一年350元左右。按照夫妻双方都投保来计算,保险费约8000~9000元/年。

子女教育准备

方先生希望为孩子筹集30万元读大学的费用,可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每月投资625元,按基金的年均收益率8%计算,18年后帐户中将有30万元资金供孩子留学所用。如方先生认为月投资额太高,可考虑只筹集20万元,月投资417元即可。

实施策略:可拿工资卡去银行柜台开设基金帐户,然后在柜台说明需要办理定投,可选择指数基金购买,每月投资417~625元。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比多数基金收益都高,加上手续费也低,长期投资可节约大笔费用。

养老准备

社保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如想使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会太差,就需另外作好养老准备。如方先生希望在55岁退休,退休后能在基本生活开支以外仍有3000元/月的开销,那么按平均寿命85岁计算,在退休后的30年中一共需108万元(3000元×12月×30年,假设退休后通胀与该资金收益率相同)。方先生可从现在开始也采用定投基金的方式,每月投资约1135元,假设年均收益率为8%,则在55岁时,资金将可满足需求。如果觉得月投资1135元太高,可将退休年龄延缓至60岁,则退休后的25年共需90万元,那么方先生只需每月定投603元即可。

实施策略:可按子女教育准备的方式,同样开设一个定投,也可投资指数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每月定投600~1150元(取整)。

其他资金

如方先生的7.5万元活期存款(留出1.5万元准备金后)和5万元定期存款未来3年不用,建议将8万元投资股票基金,收益可用于满足每年的浮动支出,比如旅游。另外4.5万元可投资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收益可用于满足每年的固定支出。

如方先生买了9000元,年(750元/月)的保险,则每月节余1150元(1900元-750元),不足以支付子女教育和养老准备的最大投资支出,但可支付最低定投费用(417元子女教育定投+603元养老定投),也可将所有月节余资金都做定投来增加储备。

根据测算,如方先生做好保障、子女教育、养老准备后,每月的节余就已用光。所以目前方先生能拿来买房的资金约15.4万元(12.5万元存款+2万元股票+9000元基金)。如够支付武汉买房的首付款,建议将买房提上规划。当家庭收入增长到每月在满足上述规划的基础上还有1000元左右的节余时,就可考虑买房。按1000元的节余,如银行利率为6%以下,向银行贷款30年,可贷到17万元,加上约15.4万元可用资金(不考虑资金的成长性),共可动用32万元资金,就可考虑买30万元左右的房子了。

上一篇:办公族防辐射有妙招 下一篇:倒按揭须知的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