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建设奠基“智慧城市”

时间:2022-08-13 10:26:01

光网建设奠基“智慧城市”

带有天翼WIFI标志的公话亭,可以实时查询的城市路况图,提供自主购票和电子导游的多功能信息亭,城市光网的点点滴滴正在不断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以城市光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使上海这座古老又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宽带始于DSL

将时间回溯到13年前的1999年10月,上海电信第一个宽带用户诞生,此时的上海宽带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DSL作为试点仅在极小的范围中应用。对于大多数上海普通家庭来说,计算机、上网冲浪还是有点遥远的事情。然而相对于56K拨号Modem的“龟速”,DSL的出现已可谓历史性的变革。

DSL的中文名是数字用户环路。它在现有的铜质电话线路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及相应调制技术,也就是利用在模拟线路中加入或获取更多的数字数据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得高传输速率。

上海现行的DSL网络最高可以提供上行512k、下行12M的不对称带宽。而成熟的电话布线系统为上海地区DSL网络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通信市场产品的单一,大多数网民的上网应用集中在Web浏览、在线聊天等,DSL网络完全能够满足当时的主流应用,因此聚集了大批的用户,公客超过了数百万。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种新业务尤其是高清互动电视、3D高清电视和多路IPTV的出现,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DSL的局限性开始逐渐显现。此外,基于普通双绞线路的传输使得距离、线径、线路质量、抗噪声能力甚至于潮湿的天气,都成为了制约DSL传输速度的致命伤。

而就在上海推广发展DSL 网络的同时,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掀起了光网建设的高潮。

光网建设大潮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和韩国是宽带普及率最高、网速最快的两个国家,是大面积光网建设的先行者。光网就是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的网络。采用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的宽带接入,其带宽、波长和传输技术种类都没有限制,适于引入各种新业务,是最理想的业务透明网络,是接入网发展的最终方式。

日本FTTH技术经历了从最初的B-PON到E-PON、再到GE-PON的演进,家庭中的光纤覆盖率很高,普通公众家庭的带宽都有100M-200M,最高的甚至可以申请到1G。

韩国是全球网络第二大发达国家,在2007年之前就已经普及了100M光纤到户。2009年,日本推出了i-Japan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以光纤Gb级速率快速而简单的网络接入,建设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超高速宽带基础设施。同时韩国也推出了“Korean Broadband Plan”,KBP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宽带发展上投资约246亿美元,提供速率至少1Gbps的有线宽带接入和10Mbps的无线宽带接入。

201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负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

而在此之前,上海电信已于2009年6月正式启动上海地区“城市光网”行动计划,宣布在两年内要投入60个亿,用于上海“城市光网”建设,目标是到2012年普遍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

智慧城市蓝图

就在城市光网建设蓬勃开展之际,另一个专有名词“智慧城市”亦高调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智慧城市”似乎只是一个在媒体中出现的高频词,然而仔细寻找一下,不难发现智慧城市其实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健是入职刚一年的职场“新鲜人”。每天的工作是为客户公司策划组网方案,每周三还要和在美国总部的同仁进行可视电话会议,繁忙的工作之余,王健的业余爱好就是每晚和魔兽世界工会里的一群伙伴开语音打副本,此时王健的姐姐通常一边和远在国外的男友视频聊天一边逛淘宝在线购物,王健的父母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今天凌晨电视剧的高清IPTV回放。这些场景每天都在成千上网的家庭中上演着,而这些只是智慧城市一些最基础的应用。

所谓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2011年9月,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上海将以企业为主,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同时,工信部也正在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其中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超过10个。

作为本市智慧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信正加紧实施《助力智慧上海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城市光网覆盖用户将达到 750万,平均带宽达到32M,城市WiFi热点超1万个,新建宏基站点600处、室内覆盖站点300处,国内网络出口带宽达到 4T、国际出口带宽达到660G,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广泛应用。

基于此,上海将为所有市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联网医疗机构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差错,减轻患者多余的痛苦和负担。与此同时,困扰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道路拥堵问题、社区服务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光进铜退之路

智慧城市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未来的城市将更加智能,未来的城市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更加聪明。上海将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智慧城市,而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

城市光网对上海“智慧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加速了行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在提升普遍服务能力、宽带带宽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了效率与效能;产生“百亿级”新型信息产业;通过社会信息化手段为居民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方面提供有效手段。

“光进铜退”是中国电信为逐步实现光纤接入(FTTx),用光纤代替铜缆所提出的一项工程。 “光进铜退”的策略就是将FTTx技术同ADSL技术相结合,尽可能缩短ADSL局端设备(DSLAM)同用户家这段铜线的距离,以提供高带宽接入。

光纤到小区采用原有的DSL网络进行线路改造,有利于铜缆资源的利用。而对接入网部分而言,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还是FTTH模式,即光纤到家庭(办公室),它可以为用户提供百M甚至高达千M的带宽。

“光进铜退”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光网资源,另一方面就是尽可能进行老用户到新网络的迁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上海城市光网覆盖用户550万,用户突破164万。在用户迁移方面,上海电信启动了智慧城市宽带再提速计划,包括光网家庭再提速、免费体验大签约、中小企业新回馈三个内容,不难预见,这将再度掀起宽带用户分布的新一轮变革。

智慧城市的生活梦想正在渐渐开启。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方,每变换一种方式都能带来一个新的惊喜。

在不远的未来,远程医疗系统的普及能让医疗专家成为私人健康顾问;出门在外也不用担心,随时能用手机监控家中财产情况;房屋内壁的智能涂料能“调节”最适宜人体的温度,低碳又环保;城市交通将彻底摆脱拥堵,得益于智能公交管控的精确实时计算……这就是智慧城市,一个值得期待的,更适宜居住的,属于人们自己的城市。

上一篇:需求互联网前行的伟大力量 下一篇:发展云计算政府战略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