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问题的茶叶农残问题

时间:2022-08-13 10:05:53

不是问题的茶叶农残问题

茶叶的农残不是问题,喝茶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请广大茶友放心饮用。

今年四月份某环保组织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抽检的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引发社会公众“还能不能喝茶”的又一轮争议,更有甚者认为喝茶等于喝农药。茶叶的农药问题是顾客关心,也是我们茶叶营销人员经常面对、必须解答清楚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比较和分析,我认为:茶叶农残根本就不是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理解:

一、茶叶“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不同的概念,农残只要不超标就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问题,在全球禁用杀虫剂DDT数十年后,2008年美国研究人员仍检测出南极企鹅体内含有这种毒物。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等原因 ,将有毒物质带到南极,储存到冰川中。海鸟专家海迪·盖兹称:目前在企鹅体内检测出的DDT含量,不足以伤害它们。生活在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南极的企鹅尚且如此,茶叶有农药残留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我国是全世界产茶国农残标准较多的国家,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涉及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有15项,我国已制定27项标准,而印度只有5项标准。从世界茶叶产大于销的总体格局看,目前尚属买方市场。欧盟本身不生产茶叶,为了拿“棒子”打人,他们参照世界产茶国标准制定更严格的欧盟标准好比是个“紧箍咒”,成为向产茶国施压的砝码。须特别强调的是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是脂溶性的。现在采用的有机化学检测方法,是为了检测农药残留量。用水浸泡茶叶时,农残浸出量只是有机化学检测量的10%~20%,所以我国现行的检测标准很不科学,我们应该检测茶叶的水浸出物农药含量!另外,我国检测标准太高,束缚自身行业发展的手脚。是时候我们该修改茶叶检测标准啦!

三、茶叶的农药摄入量与蔬菜水果、米面主食对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假设茶叶和蔬菜水果、米面喷洒相同剂量的农药,还假设茶叶和蔬菜水果、米面只喷洒一次的农药(实际上后两者喷洒的次数往往会更多一些);另外,一般的农药残留与喷洒收获间隔期成反比;我们从日平均食用量、摄入方式、喷洒收获间隔期三个方面列表对比(见上表)。

通过上表累计对比值,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喝茶摄入人体的农药大约仅为蔬菜、水果的三千分之一,米面主食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茶叶的农残和蔬菜水果、米面主食对比,可以忽略不计。

四、茶叶本身具有排毒、解毒功效。

传说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为有突出的解毒功效,茶叶被发现利用至今。科学研究表明:喝茶可以增强人体心血管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茶叶中的单宁酸能与金属或碱类物质结合沉淀 ,如误食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或铅、钴、汞(水银)、 砒霜等金属盐类毒物,或半夏、天南星、马钱子、洋地黄、乌龙、奎宁、毒蕈等生物碱类毒物,在未被胃吸收时喝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毒物结合沉淀,让毒物先行排出,推迟毒发时间;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白质,杀死细菌;醉酒时喝茶,茶多酚、咖啡碱可以中和酒精解除毒害;烟民喝茶可依靠茶叶中的咖啡碱的抗制解除烟草尼古丁的毒性。所以,喝茶本身可以解毒。

综上所述,茶叶的农残不是问题,喝茶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请广大茶友放心饮用。关于农残,借此机会我还想谈谈茶企的无奈。据统计2008年全国茶园面积2500万亩,约占世界的50%;茶叶总产量124万吨,约占世界的31%,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茶园管理集约化程度很低, 90%以上茶园分散到一家一户的茶农手里,要让一盘散沙的8000万茶农统一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打药那是天方夜谭的事情。茶企一般收购茶农的鲜叶后加工,或者收购茶农生产的半成品毛茶后精制。茶企的收购人员没有火眼金睛,收购时很难发现茶叶或原料农药是否超标,收购时不可能,也没时间把千家万户的茶叶送到检验单位化验。再说用不用化肥、打几遍药、打什么药,茶农说了算,茶企业做不了主。我认为茶叶农药问题根源在茶农,责任在政府。茶农盲目喷洒农药是农技部门工作不到位,缺少用药宣传指导;另外,很多违禁农药禁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药厂还在生产、市场还在流通,暴露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工作空白。茶企业一般没有自己的茶园基地,或有基地产量都不大,茶企在茶产业链中更多扮演其中流通环节的角色,不是茶叶农药超标的直接责任人。但一旦农残曝光,全是茶企的责任,大家说茶企冤不冤?

上一篇: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下一篇:偏执己见,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