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13 07:29:20

在新形势下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维持工程质量有助于国家安定。从这个角度考虑,工程质量监督是重大的工程,文章主要是分析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各类产品生产活动的场所。建设工程质量问题,轻者造成返工和经济浪费,影响建设工程产品的正常使用功能;重者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是,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减少或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一直是建筑业以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由于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变动周期短,变动范围大,缺乏连续性。首先,监督管理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缺乏适度可行的处罚依据。其次,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相应的新规范和新标准还未出台,使得质量监督标准没有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最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和施工企业变动性和流动性增强,缺乏有效措施,质量责任难以追究。

2、质监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大多数质监机构直接招聘应届大学生充实队伍,表面上人员的学历层次上了好几个台阶,但因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3、监督管理机构自我定位不明确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说到底是一个行政部门,它的职责在于对建设工程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予以杜绝,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而很多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工作时经常性地与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的质量责任相混淆。对于很多监督管理工作,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自己履行,也可以委托合格的工程监督站进行执行。而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很多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无法很好地定位自己究竟是政府雇员还是技术执行人员,监督站究竟是执法单位还是一个专业的技术部门,而由于自身的行政职能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对于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只能是责令其进行整改却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这种不明确的定位也造成了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的无法统一,从而使监管的效率严重低下。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位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2、增强质量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整自身定位,转变监督模式

目前部分地区工程质量监督还沿袭着以前的做法,实行以工程为终端的点对点的监督模式,这样的监督方法容易导致监督工作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不利于发现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采取小组监督模式,并结合不定期的巡查督察模式,这个监管方法和工作思路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号令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既保证了执法的规范性,又能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最重要的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工程管理和工程现场所存在或潜在的问题。通过不定期的巡查督察又能够及时地发现监督小组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做到及时指出及时改正。

4、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5、加快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实施信息化管理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是今后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质量监管领域全面引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工程质量监管的全过程实现有效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使工程监督检查工作处于可控可有效监管的状态,实现监管工作的透明化及监督信息的动态、准确、实时采集,并在各相关部门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并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建筑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效率。

6、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制度

传统的三到位(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验收监督)质量监督模式,不仅与监督检查随机性、动态性的根本要求相矛盾,而且容易造成因停工待检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彻底加以改进。建立规范高效的工程质量巡查、抽查制度,把施工前预控、施工中检查与竣工验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随机抽查,事先不定点、不定期、不定检查内容、不提前告知,可以避免受检单位做表面文章,监督人员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通过对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控制,有效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强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和威慑力。同时,可以更加灵活、合理地配置监督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监督工作量不断增大与监督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

结束语

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在不断的完善,随着不断的推行相关的制度,依据先进的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水平,进行长效管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订,提升工程质量的意识,强化管理的力度,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立等.关于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2]周斌.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08).

[3]胡元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分析及管理模式探讨[J].广东科技,2010.

[4]陈旭平.浅谈新形势下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4).

上一篇: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 下一篇:供用电安全性能关键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