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13 07:20:13

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使用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廊坊市高中生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及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通过访谈法对廊坊市高中生常见损伤进行了解及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位。常见的损伤类型有肌肉损伤和软骨损伤等,不同的的损伤类型对运动员继续训练或比赛所带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的常见损伤现状及致伤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廊坊市高中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运动损伤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 三级跳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本研究通过对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的常见损伤现状及致伤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廊坊市高中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运动损伤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建设性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对廊坊市第八中学中学、廊坊市第二中学等180名高中生以及6名教练员为调查对象,以高中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中文期刊网,查找相关乡镇学校体育的书籍、期刊等。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的基本信息,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分布、原因等与运动损伤相关的因素进行问卷设计,发放《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损伤状况调查问卷》的运动员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达81%。为论文的有效开展提供积极的条件。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的问卷进行核查、分类,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利用软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4)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比较、归纳进行综合分析,对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

在130名调查对象中,发生损伤的次数共计50次。踝关节共受伤17次,占总比率的34%;腰背部共受伤14次,占总比率的28%;膝关节共受伤10次,占总比率的20%;肘关节共受伤5次,占总比率的10%;腕关节共受伤2次,占总比率的4%;足趾关节共受伤1次,占总比率的2%;颈部共受伤1次,占总比率的2%。

调查表明: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踝关节、腰背和膝关节,其次还有肘关节、腕关节等部位。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就成为他们日常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3.2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探讨廊坊市高中生三级跳远在三级跳运动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调查的主要内容为:生理因素、技术因素、训练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调查问卷采用打分的形式,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损伤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程度重要性的排序结果。

调查表明:问卷中按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旧伤病未痊愈、局部负担过重、技术动作不规范、柔韧性不足、身体过度疲劳、运动负荷过大、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场地器材等原因。因此运动员应该和教练多进行沟通,相互了解训练情况,减少他们在训练中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恢复时间及措施安排不合理、技术要领不正确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损伤,来加强训练效果,保证每次训练的质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损伤部位主要分布在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位。常见的损伤类型有肌肉损伤和软骨损伤等,不同的损伤类型对运动员继续训练或比赛所带来的影响不同。

运动损伤部位、损伤类型的特点明显,在训练期的不同训练阶段发生的损伤不同,运动员常见损伤主要发生在技术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三个阶段。

忽视旧伤、伤病没有痊愈的影响,带伤训练;运动负荷过大,造成局部承受的负担过大;体能训练不够全面;技术动作不到位;场地、器材等条件须进一步完善。

4.2建议

加强全面的体能训练,采用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在训练中注意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及心理训练的科学组合,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强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遵循科学的训练时间。在比赛中,注意力一定要集中,避免突况,造成二次损伤。结合三级跳远项目的特点,加强加强受伤后调节性训练,高度重视训练或比赛时的准备活动,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

教练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运动本身的特点,对个性心理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郭永喜.如何预防三级跳远训练中的运动损伤[J].辽宁体育科技,2005(03).

上一篇:试论如何建立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下一篇:人力资源效能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