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要松 心要恭

时间:2022-08-13 06:26:42

先师徐堇侯先生是一位地道的旧式文人。他出生于乡绅之家,家底殷实。他父亲富有爱国热情,很重视教育,兴办新学,曾出资一万两白银捐建1908年孙诒让创办的温州师范学堂,轰动一时,传为佳话。先师幼承庭训,聪慧好学,兴趣广泛,被邻里称为“神童”。稍长跟陈黻宸、刘绍宽、朱鹏等大家习文史、诗词,从蔡履平学弹三弦,从刘之屏、池仲霖、杨伯畴学习中医,从汪如渊学画。先生博学多才,有“东瓯才子”之誉,结交皆一时俊彦,如夏承焘、梅冷生、吴鹭山、苏渊雷等。

先师的一生基本上是在动荡中度过的,吃了很多的苦。1928年,他出任温州永乐汽轮公司经理,同时行医。抗战期间,永乐汽船被日寇炸沉,他辞去经理职务。1946年,受聘温州普安施医施药局任常驻医师。1951年,应上海大中国图书局之邀转赴上海,任绘画编辑。1955年回到温州,聘入第一医院(今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任中医师,直至退休。他医术精湛,是温州十大名中医之一,有“徐一帖”之誉。1979年2月20日,先师病逝于温州,享年84岁。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先师的毕生功德在于悬壶济世,造福苍生。对于文艺家而言,他是近现代温州文人画的代表人物,永嘉画派的传承者和开来者,对温州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作出很大的贡献。

先师钻研书画艺术是行医、诗文之余事。虽为余事,却终身相随笔墨,未曾一日废弃。他的山水画从“四王”入手,后追元明,法度谨严,气息纯正,可惜所作很少,后人没法得窥他的规矩变化之术。他的绘画成就主要在写意花鸟画上。虽然早年也曾攻工笔花卉,1952年后,因右手痉挛,就不再画工细作品了,这是很遗憾的事!他的花鸟画早年从乡贤汪如渊学习,后攻恽南田,于写生用功特勤。他经常去花圃或者田间看花,自己也喜欢养花。吴鹭山先生《停云录》云:“堇侯居吕氏于园,有亭榭花竹之胜。雅爱种兰,所莳素心十数盆,皆为海内名品。”晚年他非常推崇陈白阳、徐青藤,汲取二家之精髓,一改小写意的手法,用笔纷披老辣,豪迈粗犷,达到了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

先生是一位诗人,性格外柔内刚,富有感情,而且能够把这种情感流露到画里边,正所谓“画如其人”也。他经常和我们讲,他的画是会动的。先生的画确实非常生动,勾花点叶,一气呵成,勾得很活,点的潇洒,非一般人能办到。在我看来,先生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虚灵为上,如清风之出岫,空若无物,而自有气韵流动。先生的画高雅洒脱,不粘不滞,既空且灵,空灵相得,有清旷淡远的高致境界。

先师为人一直低调,淡泊名利。对人热情好客,十分豪爽。尤其行医后,乐善好施,功德无量。即使在艰困的日子,他也都坚持习字赋诗。温州的雅士都喜欢跑到他的于园里,吟诗酬答,泼墨作画,是当时温州艺坛胜景,刘景晨、王梅庵、吴天五、梅冷生、苏渊雷等先生是座上常客。先生常说:“要画好画,先做好人,学做人比学绘画技巧更重要。”文人画正是由于有无数像他这样的气质,才能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老一代艺术家一贯遵守的宗旨,做人的品位决定艺术境界的高下。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文人的风骨得以传承的。在民族灾难到来,外敌入侵的时候,书生们用手中的笔来捍卫民族的命脉,才将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先生的绘画还得益于书法的功夫。先生的书法用笔得米芾之精髓,八面出锋,以侧锋取妍丽,正锋取厚重。所以,他的画很丰富,很充盈。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画画用笔很丑,其实,不是丑,而是灵动。他画画时,手指、手腕都在动,笔随心手而动,达到无间状态。他挂在嘴上的一句口诀是“笔要松,心要恭”,笔松才能师心自用,心恭才能笔正,明察秋毫,心笔合一。他对用锋很讲究,尖锋落笔,一下笔马上衄挫,使之调整为中锋,而且在行笔的过程中他不是刻意保持中锋,而是随意让笔锋行走,但又时时掌控着笔锋。所以,他笔下的线条既灵动又沉着,意气豪迈,含意深远。时下一些画家一味追求痛快以为豪迈沉着,实际上是一种误读。

牡丹是先生绘画最拿手的题材。牡丹天生一种富贵气,不表现这种富贵气就不像牡丹,表现过头了又容易流于媚俗,很难画。画牡丹的人虽然很多,画得好的人少之又少。先生画的牡丹雍容华贵,清丽淡雅,于白阳、南田诸家之外别出新意,很有高度。

先生作画轻松灵动,不拘一法。旁人以为他潇洒奔放,其实,他很看重功夫与厚重感的。他对绘画对象的形体很有研究,尤其对花卉的结构,一遍一遍地分析、勾摹,直至无碍于胸为止。先生曾对我说:“你要花功夫去勾摹,一定要熟练,然后到生。为什么要生呢?熟就会巧,巧就会太轻了,你必须要走到拙的方面去,追求厚重。由熟到生,看似拙的,越看越有趣味,一味求巧求熟会伤雅,则古厚之气不存也。”我们向他学画时,他就要我们认真临摹陈白阳、恽南田的画。为了让我们看清用笔次序,他往往先临一次示范,并且详细说明要领,这让我终身受益!他对陈、恽二家的花卉有独特的理解,对用笔的提按徐疾、用墨的枯湿浓淡、结体的聚散疏密,体悟很深。看他作画,一下笔仿佛见古人,厚积薄发之故也。

先生绘画不仅用色讲究,还很大胆。一般的人都只是画绿牡丹或者是淡墨勾线,上点石绿的,他敢于直接用石绿画牡丹,很精彩。这次还展出一件横卷石绿兰花,绿的兰花配上一个墨色石头,墨的厚重和兰花清雅,相得益彰,画得很美,这也是他很特殊的地方。

先生虽有名士派头,以隐居自适,但不弃世不厌世,冷静看待社会,为人温婉儒雅,热忱帮助他人,这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

书画,小技也。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加以渊博深厚的学养、高蹈不羁的人格、严谨高妙的技法才能创造出气质高雅、让人景仰的艺术。徐堇侯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上一篇:应用点对点控制技术,实现中控的远程、快捷的控... 下一篇: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