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娘和欧基芙

时间:2022-08-13 06:08:56

“这块砚台和别的砚台不同,”博物院的导览小姐停下来,让我们看看灯光下那幽玄生辉的石头,“这砚台,制作的人叫顾二娘,女人做砚台,很少见的。”

我们都驻足省视那砚台,经她一说,果真看来有点女味,想起的词“有当时,纤手凝香”,这砚台,也恍惚仍凝聚着三百年前那女子的芬芳手泽。

然而,它简朴清雅而不见繁缛,石材也选得好,沉黑柔腻。论其色,不像矿物,而像最最深情的眉睫的颜色。

我对古玩不内行,以前也没想过“砚台皆系男人手制”的事。听解说小姐之言才猛然惊醒,原来“琢砚”的精工,本是男人专利――一切技艺性的传承本不包括女子,但这顾二娘怎么会有这手手艺的呢?

“她丈夫早死,没孩子,侄子又小,只好她接手来做。”

对,因为接手,所以有了手艺。

顾二娘的侄子后来长大了,技艺已成,便入了宫,奇怪的是顾家有几代琢砚高手,但留名砚史的反而是这位媳妇。大概高手必须入宫,入宫以后,就失去了草莽性格,处处要揣摩王侯的品味,反而绑手绑脚,不及这顾二娘,于悠闲自在中,深得石趣。

令人低回的是“她丈夫死了”那句话,让我猛然想起前些年谢世的美国女画家欧基芙(Georgia O’Keeffe),她早年跟着摄影家丈夫住纽约,后来,丈夫死了,她搬到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古城。面对西南部的漠漠砂碛,她重新定位属于美国本土的风景,一直画到九十九岁才死,生命力真是旺盛惊人。

顾二娘和欧基芙用传统社会眼光去看都是“苦命女子”。但事实却不然,她们的生命遭此一劫反而一空依傍而独立自主起来。

顾二娘是出生于十七世纪末的人,欧基芙则出生于十九世纪末,顾二娘一生雕琢砚台,欧基芙则跑去画荒原上鲜花和枯骨交错的生生死死。她们原来都可能穷愁一世,但她们却都活得光鲜耀目,熠熠逼人。

我再三看橱柜中那精致的砚台,沉实细腻,阅过三百年间的兴亡,而依然安娴贞定,不禁为那一小方的美丽而目驰神授。原来巴掌大的一凹石砚里亦自有它的宇宙大化,风雷沼泽,亦自有其春柳舒碧,蒹葭含霜。啊!这令人思之不尽的顾二娘。

(赵映辉摘自《那夜的烛光》)

上一篇:最蓝的那片海 下一篇:像照料花园一样精心照看数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