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拉丁健美操的教学注意事项

时间:2022-08-13 03:59:45

浅述拉丁健美操的教学注意事项

摘 要:拉丁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将传统拉丁舞(桑巴、伦巴、恰恰、斗牛、牛仔)的基本动作与健美操动作巧妙结合,配以热情奔放、动感十足的拉丁音乐,使学生在健身减脂的同时,充分展现自身的性感和魅力。拉丁健美操动作优美,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关键词:教学;拉丁舞;美操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67-01

一、拉丁健美操的特点

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激情、浪漫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的艺术表现形式。拉丁健美操则是拉丁舞与健美操结合的产物。既具有拉丁舞热情、奔放的特点,又有健美操健身、自由、随意的特点。

(一)锻炼效果明显

在一套拉丁健美操中,往往贯穿着恰恰、伦巴、桑巴、斗牛、牛仔舞的元素,并结合现代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使其动作花哨、时尚。拉丁健美操,它是一种操化的舞蹈。拉丁健美操在激情、奔放的音乐伴奏下,与健美操基本步伐、路线移动、方向变化相结合进行练习,增进练习者兴趣,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

通过各种摆动、扭转等动作灵活关节,提高协调性,提高全身肌肉能力从而减少肌肉中的脂肪含量,达到改善形体的目的;并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提高肌肉有氧代谢能力,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而且在调节情绪、刺激脑神经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经常训练,可使练习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

(二)时尚富有激情

拉丁健身操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健身功效,其音乐激情四射,动作风格奔放、热情,能改善一般健身操躯干部位的运动不足。注重对髋、胸腰、肩部关节的活动,动作自由随意。节奏明快,在动作细节上不像专业的拉丁舞那样要求准确到位,独具魅力,使练习者充满健康和美丽,带给人们永远的青春、欢乐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音乐感强

拉丁健美操以热情奔放的拉丁音乐为主,节奏欢快,但一定要适中,使身体能够完成最大限度的舞动,并且,要根据动作的不同,搭配不同类型的拉丁音乐。相对传统的健身操音乐来说,音乐和节奏更活泼,学生给喜欢

二、拉丁健美操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体会音乐,注意律动和呼吸的结合

在拉丁健美操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音乐要有一定的了解,应把培养学生音乐感作为一个教学中心,让学生多听音乐,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拉丁舞的动律与呼吸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拉丁舞健美操的基本技巧。在做拉丁健美操时,教师需要更多的指导学生们关注自身激情的释放和随心所欲的个性表现,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动作准确,但需要百分之百的情绪投入。

(二)教学中注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学习

其次,讲解时的语言力求简练、生动、易懂,并正确使用拉丁健美操的术语,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动作形象和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右面”动作的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拉丁健美操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选好组长,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既要纠正技术动作的错误,还要评价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根据授课班级的人数将学生分成4组或6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平均配对学生。每组设有小组长(领会快、跳的好的同学为小组长),每节课上教师都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由小组长或由成员轮流带领本组学生集中学习或辅导。

在练习中,几组学生面对面进行练习,可以互相观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互相点评、交换意见,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组、集体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动作质量的有效方法,表演练习中,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表演,各组之间互不示弱,力求把动作做得更加出色,这样不仅培养了同组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更带动了全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在教学中还要求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动作和借助音像资料,自编一组拉丁健美操,在课堂上演示,从演示的效果来看,每组学生都能用心来编排动作,积极思考,在队形变化上是复杂多变,使本组的表演更加精彩。

三、结语

为加深对拉丁健美操多角度的认识,在开展拉丁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完美地示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提高她们对拉丁健美操的第一感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其内在的价值。时常鼓励学生重在参与、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并在校方的支持下每学期挑选出几个不错的学生参加学校的晚会,让学生自己编排、组织以培养她们创新的精神、自我表现的能力,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魏纯镭等.时尚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都红梅.拉丁舞融入健美操教学的优势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6 (04).

上一篇:浅析中学数学“情境—问题”课堂教学 下一篇:巧用作业评语促进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