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8-13 03:05:59

周口市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 近年来,周口市秋冬季节频繁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周口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总结了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危害,并提出农业生产上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

关键词 雾霾天气;成因;影响;应对措施;河南周口

中图分类号 X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12-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特别是2016年秋冬季节以来,周口市大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雾霾日数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多,其波及范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使得雾霾天气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而且还对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周口市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出了增光保温、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等应对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雾霾的定义及区别

因为雾和霾都会降低能见度,同时又经常同时发生相互转化,所以人们通常将雾和霾合而论之,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从气象学定义来讲,雾和霾是2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指在相当高的空气湿度下,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的水汽凝结现象,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霾是由于细小颗粒漂浮在大气中导致能见度下降,发生霾时,能见度一般会低于10 km。霾的发生,通常是由大气污染所致。雾和霾常相伴出现,并可相互转化,因而近期我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作为一种灾害天气,通常在该类天气进行预警时,称之为“雾霾天气”。

2 雾霾天气的成因

根据2016年天气资料统计,周口市2016年平均霾日数为85.9 d,比常年偏多67.2 d,比2015年偏多28.9 d,雾霾天数较常年相比总体呈增加趋势。

2.1 自然环境的原因

2016年入冬以来,影响周口市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相比偏弱,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在冷空气活动较弱和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大的大气环流形势下,污染物不易于垂直向上扩散,使污染物大多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进而导致雾霾天气频发。

2.2 环境污染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工厂生产排放的废气等导致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3 雾霾对农作物的影响

3.1 雾霾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充足的光照环境是作物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中污染物大量增加,降低了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进而导致植物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呼吸,导致植物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效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作物产量[1-2]。

3.2 雾霾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随着大气污染现象的加剧和空气中浮尘等微小颗粒物的含量不断增加,雾霾出现时导致作物光合作用降低,同时温差减小也不利于作物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累积,将大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光照强度降低和光照时间缩短,温室蔬菜生育期普遍延迟;同时由于湿度的增加,有利于病害发生,导致灰霉病、晚疫病等低温高湿病害加重。此外,雾霾天气下棚内温度过低,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温室大棚内升温慢,蔬菜等作物受到低温和光照不足的双重影响,诱发叶色变浅、植株茎变细、叶茎嫩、生长缓慢等现象,严重时甚至植株生长停滞,造成大面积减产或不产。而北方冬季主要食用的蔬菜品种――白菜,由于是露天栽培,生长季节的中后期多处于雾霾频发的时段,对其产量形成和质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其经济效益降低[3-4]。

4 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

4.1 保温增温,提高温室温度

由于雾霾天气发生时,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气温下降,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5]。因此,在雾霾天气发生时,要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由于气温下降而对棚室内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在温室外铺盖草苫等措施提高温室的温度,同时在温室内部铺地膜以提温降湿。另外,在棚内温度

4.2 适时补光,增加光照

光照是冬季蔬菜生长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光照,最大限度地保证棚内蔬菜的光照需求量。通过铺设地面反光膜、墙面反光膜,把内墙和立柱表面涂成白色,有条件的地方利用人工补光,可在棚内悬挂白炽灯,使农作物有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在天气晴朗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照,保持棚膜清洁,适时去除棚膜水滴,使

棚膜保持良好的透光性。若连续雾霾天突然变晴后,应在中午光照过强时采用“隔一盖一”的方式覆盖草苫,下午再揭开,以防止光照过强导致叶片萎蔫以及泡泡病的发生。

4.3 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

雾霾天气期间,由于连续低温使作物的根系生长很弱,温室内要严格水肥管理,尽量减少施肥和灌溉的频率。如需浇水施肥,应选择晴天通过膜下滴灌或喷灌的方式控制地表温度及湿度。在施肥过程中,可适量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的用量,使农作物的抗寒性得到提升,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水肥一体化。在对农作物灌溉时,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时期进行灌溉,尤其在生长初期,为了确保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应按时、按量进行浇灌。加强田间精细管理,及时清除老叶、病果,减轻植株的营养负担。并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通风去除湿气,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参考文献

[1] 何学林,周伟. 雾霾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17(2):311.

[2] 周洁.浅析北京市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5(7):62.

[3] 毛艺林.雾霾环境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河南农业科学,2014(7):76-79.

[4] 陈磊.雾霾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灾害研究,2015(10):50-53.

[5] 王向华.雾霾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J].农技服务,2015(6):228.

上一篇:SPE/QuEChERS 种前处理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 下一篇:西安市长安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