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培育:独立学院学校文化构建

时间:2022-08-13 12:44:09

主动培育:独立学院学校文化构建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作为兼具公办高校品牌资源优势和民办高校机制灵活优势的独立学院迅速崛起。不管我们是否对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办学质量以及办学前景甚至不同办学主体的办学动机还存有什么样的疑惑,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得不承认,即我国到2004年已有的249所独立学院承担了全国30%的高等教育中本科的任务。独立学院能在短短几年内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一方面和我国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持续旺盛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我国政府在教育部8号文件中对独立学院“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的大政方针政策有关。这两方面的原因表明试办独立学院并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或一时的教育行为,而是符合国情的。然而,与这种快速发展势头不相协调的是独立学院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现象。无论是独立学院自身在宣传、建设过程中还是人们对独立学院的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独立学院的“硬件”,如“建筑新颖、高楼林立、学科齐全、学生数量多、学校面积大”等表面建设,而常常忽视甚至不屑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评价。事实上,一方面,“青年学子上大学除了学知识、求文凭,更大程度上是向往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自在的多维空间以及独特的精神世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独立学院责无旁贷承担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任务;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的独立学院而言,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战略思想和管理策略,它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在学校建设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解

对于学校文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Halpin和Croft(1962)从组织层面认为每个学校被人知觉到的不同风格就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气氛,也就是这个学校的文化氛围;Waller(1967)从学校文化层面研究了学校的经营、管理与发展问题,认为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hz(1973)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学校文化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传递着学校历史发展模式;而Paul E.Heckman(1993)认为学校文化是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价值核心,这种价值核心不仅只为了创造一个高效的学习氛围,同时更多地是为了形成教育和影响青年一展的核心价值体系。而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二者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氛围。从其核心内容上看,包括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群体精神意识。其中,办学理念反映的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例如独立学院的指导思想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教育部8号文件,从小的方面看就是举办者的办学战略思维、眼光和境界;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依据办学指导思想而指定出来的长、中、短期规划;而群体精神意识则代表了全体教师员工的意愿、价值观,渗透在学校发展目标、学校领导作风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中。从文化建设主体上看,包括管理者文化、教职工文化和学生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即有一个体现学校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迪斯尼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迈克・伊斯纳曾经说:保持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我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由此可见,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显然学校文化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从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选择的角度看,学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独立学院首先是一所大学,大学应该就有自己的精神领地和文化特色。独立学院只有适时提炼和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不愧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和大众化必然选择。学生们来独立学院求学,除了想学知识求大学文凭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求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在的精神追求。积极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独立学院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不能成为一块“文化沙漠”。

2.对独立学院内部管理而言,学校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凝聚作用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教职工培植、抛弃或反对什么样的精神、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都受到学校文化的浸染、约束,它是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能引导学校教职工将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为教职工指明奋斗方向。同时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氛围能不知不觉地让教职工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归属感,使学校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全体师生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向着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用,尤其需要这样一个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从独立学院长远发展角度看,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是独立学院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独立学院不同于许多公办高校具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完全同于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完全市场化的民办高校,而是集公办高校资源优势和市场灵活机制于一体的新机制办学模式。在很多方面独立学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起步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独立性。尽管在教育部8号文件中明确规定,独立学院要具备“四个独立”,但并没包括思想、文化的独立,而实际上,这种精神实质也并非能够通过硬性规定就能真正独立的。因此,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往往因袭所依附母体高校。这里不是要去批判或否定所依附母体高校的思想或文化,仅认为独立学院应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因为只有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自己独特的一代又一代的学校人,从而呈现出各个学校及各学校人独特魅力和品质,否则难以突显自己的个性和特殊性,进而缺乏在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所应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1.筹划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寻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文化一致性

根据投资渠道与合作方式的不同,现有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采取“公办高校+民营企业”的办学模式,采取投资主体与教学管理主体的分离,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院长执行董事会决议并对董事会负责。一般情况,院长由母体公办高校任命。这种模式有其必然的优势,即可以充分利用公办高校的教学、管理资源等,但也存在潜在的劣势,即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资本的趋利性与教育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这使合作双方在实际问题尤其是重大问题面前易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分歧,不利于学校发展。为此,在追求学校的合理投资回报率与体现教育公益性矛盾之间,合作双方

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方向等涉及学校前途和命运的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个基本共识,这样才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院长同董事会其他成员间必须保持密切、加强交流和沟通,达成一致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远景规划,并以文字的方式固定下来,切实提高团队整体管理能力;其次,院长作为对独立学院发展建设具体设计者,是独立学院的核心和引路人,应具有独到的教育思想,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历史、现状,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独特的治校方针和方法,形成一致的领导层文化。

2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独立学院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与学校领导的理想、信念以及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学校中的每位教职工(尤其是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独立学院教职工的特点表现在:(1)兼职教师多。(2)自有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年轻化。面对这样一支教师队伍,首先,要引导教师尤其是自有的青年教师对独立学院性质和独立学院前景的认识,把个人发展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可以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其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加强对外联系,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再次,建立畅通无阻上下级信息传递平台和多元文化交流机会,鼓励建言献策,改变传统封闭狭隘的文化意识,使独立学院教职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群体的文化氛围和集体文化意识;最后,展开各种有利于加强教职工之间交流、沟通的文体活动。

营造多维、自在的学生文化氛围

独立学院学校文化建设少不了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可以说学校的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学生既是学校文化的享有者,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创造者和建设者。首先要从发挥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文体方面的才能)人手,大力开展各种能展示自我的活动包括组建各种社团、组织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等,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次,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定期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即既要请各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来学校讲学,又要将学生带出去学习、参观,把理论和实践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校企联合办学等。

总之,独立学院的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独立学院主动培育和建构,需要全体学校人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举办独立学院的合作各方共同努力。

上一篇: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理论探析 下一篇:试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