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8-13 11:51:00

探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造价即是一个水利项目的建造所需要的全部花费,也就是从工程项目建设意向到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过程所支付的费用。科学管理水利工程造价意味着要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现代的商业理念即是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的产出,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建设成本)总是要求越低越好。

1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即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开始,到工程造价预控、经济性论证、承发包价格的确定以及建设期间的资金运用管理、工程造价的实际确定及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过程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水利工程项目造价做出合理的确定与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设计概算的基础。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准确的设计概算可有效地控制建设投资规模,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高限额,也是限额设计时控制造价的主要依据。项目实施阶段合理编制投标控制价是选择最优承包商的重要依据。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的技术经济报告,是考核投资效果的依据。因此,做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既能为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及确保项目竣工后良性循环提供重要保证,也可以为国家制定投资决算和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还能够保证投资方和承包方的合法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完善和水利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造价社会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大势所趋。但是现阶段水利工程造价社会咨询服务业远远滞后,不少地方还未起步。造价管理模式仍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政府行为太多;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主体不明确,主体职责不清;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程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

2.2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少

现有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岗位不确定,职责不明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施工工艺的改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概预算编制方法及定额的更新等等,决定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知识也要不断更新,业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但目前缺少这种更新的机制和渠道,普遍存在造价专业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2.3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需完善

处于网络时代的今天,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目前有些地方已运用计算机开展造价管理工作,但也还有一部分地区至今还没有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造价管理系统软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导致造价管理机构在收集、整理、各类工程价格信息方面,严重滞后,不能真正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造价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的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造价管理方面的信息,也就不能准确地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3.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拟建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节约投资,设计环节起决定性的作用。业主希望得到建筑产品全过程服务,所以受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应参与从投资可行性研究至竣工决算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连续的全过程管理中,又分不同阶段和层次,造价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把重点放在技术设计阶段,应协同业主运用价值功能等有效手段选择最优设计方案,用价值水利工程原理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和成本认真分析,提高产品价值,挖掘节约投资的潜力,降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造价人员应在早期就参与设计阶段的决策工作,实现工程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让设计和施工两过程尽可能相互沟通和搭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3.2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竟争行为,形成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能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生产力资源优化配置。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同时在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方面推行招投标制,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律结构体系,改进招投标工作,强化监督与服务。

3.3施工阶段工程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1)分割水利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水利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为控制分包成本。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2)建立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严格管理施工队成本。施工队成本是指由自有施工队(由企业员工组成)所完成的施工项目的成本。对于当前大型施工企业来说,自有施工队伍使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从而造成施工队成本居高不下,很难控制的局面。对此,应采用的有效办法是责任成本核算。所谓责任成本核算是指将项目成本细化至每道工序,为完成工序所需的工料机费用组成责任单价,用该单价衡量施工队的成本控制情况并兑现施工队员工收入。其主旨精神是将工序工料机械成本捆绑在一起,促使材料及机械费用的节约,如超支则由工费中补偿,员工收入则减少节余则增加工费收入,员工收入则相应提高,以此来提高员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

(3)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二是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全部成本,如分包成本、责任成本、现场经费等。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水利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水利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

3.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中各有关因素的归集整理工作,就为顺利进行竣工结算准备了条件。施工期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属于过程控制的范围,期间各环节控制点的水利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的核定在竣工结算时需重新归集汇总。除此之外,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内容在水利工程竣工后均会以货币形式体现。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各类费用的归集和整理,将对水利工程竣工结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水利工程竣工结算是水利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价款的结算审核。水利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编制水利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水利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对水利工程结算进行审查。首先要审核竣工结算是否符合施工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规范定额和水利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进行编制,其次要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做到不偏不倚,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水利工程造价。实践证明,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水利工程结算较编制的水利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甚至3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国家各部门,以及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强化对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要实行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工程情况,要紧密围绕水利工程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这一核心,使工程造价管理有效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中,制定合理可行的投资决策,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提高项目预算的严谨性,采用合理的水利工程造价方法,实施信息化造价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杜绝浪费,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林光辉.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现状研究[J].吉林水利.2009( 11) .

[2]郭宗群,王美霞.浅谈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9( 2) .

[3]刘正道.浅谈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

上一篇:浅谈钢管支撑系统在盖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坝测压管水位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