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时间:2022-08-13 10:54:13

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比较普通X线和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接收的52例气道异物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X线检查52例,之后行CT检查47例。结果 X线检查52例,检出率78.8%(41/52),未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凭间接征象判断异物的存在。CT检查47例,检出率95.7%(45/47),明显比X线检查敏感。结论 X线检查经济简便,对不透光异物可以直接显示,CT定位准确对透光异物检查效果明显,但存在费用高,辐射大,时间长的缺点,二者可以在确诊气道异物方面互为补充。

【关键词】 X线计算机;螺旋CT;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道异物是常见的急诊,多发于学龄前儿童。诊断不及时常给患儿造成严重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该病诊断除要根据临床病史外,还要X线检查,虽然对不透明异物可作出明确诊断可是对非金属异物,透明异物只能根据间接征象推测诊断,缺乏可靠的诊断方法,因此确诊率低,易误诊或漏诊。随着多层螺旋CT软件及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日益提高,多层螺旋CT和X线在诊断患儿气道异物方面各有利弊。本研究是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我院接收治疗的52例气道异物患者,就二者之间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期找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气道异物患者的最佳诊断方案组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5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3岁,有明确异物吸入史47例,无明确病史5例,病程为5 h~3 d,全部病例均在3天内完成了X线和螺旋CT检查。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临床肺部听诊多有哮鸣音,阵发性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当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症状时,可伴有发热,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11例伴发热,1例伴声音嘶哑。从异物吸入或症状发作到X线诊断的时间是5 h~6 d。67.3%(35/52)患儿曾在外院就诊,多数按气管炎、肺炎、喉炎等治疗无效转诊我院,追问有异物吸入史90.4%(47/52)。

1.3 检查方法

1.3.1 普通X线检查 采用透视机(Tu- 41,日本日立公司)和摄片机(InitiaI optimus Rad,德国飞利浦公司)胸透或拍摄胸片。摄片条件:电压42 kV、电流100 mA,时间0.2S。

1.3.2 螺旋CT检查 采用扫描机(Lightspeed Qx/I,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参数为120kV,30 mA,螺距0.75,重建层厚1 mm,重建间隔0.5 mm。轴位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分别行MPR、MinIP、VR及CTVE重建成像。

2 结果

X线检查52例,检出率78.8%(41/52),未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凭间接征象判断异物的存在(表1)。CT检查47例,检出率95.7%(45/47),明显比X线检查敏感(χ2检验P

表1 52例气道异物的间接X线征象表现(例)

作者单位:473132 河南省南阳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3 讨论

首先,普通X线检查简便又经济,对不透光异物特别是金属异物能直接显示并确诊。对透光的异物虽然不能直接显示,但凭间接征象可判定异物的存在[1],本组检出率达78.8%(41/52)。胸片显示肺气肿、肺不张、肺炎等征象较清晰;胸透最大优点是动态观察纵隔摆动,纵隔摆动是X线诊断一侧支气管异物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证据(本组32/52例),它能反映病理生理改变即呼气活瓣性阻塞导致肺气肿及纵隔移位与摆动征象。肺不张与异物形状大小关系密切,与异物存留时间役有正比关系,圆形大异物或小异物膨胀后可完全阻塞气道导致肺不张,异物存留时间越长,发生肺炎、肺不张几率就会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普通X线检查不能直接显示异物的存在及部位,只能依据胸部问接征象来判断,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快速容积扫描所获取的图像信息量大,分辨率高,无层面遗漏,并能以更小的间隔进行回顾性重建,显著提高了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对金属异物及非金属异物均能做出明确的诊断,使多层螺旋CT成为目前小儿胸部病变或气道异物首选的检查方法[2]。

那么,为了不至于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合理的运用两种诊断方法,本文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患几检查不配合或异物较小时,对轻度肺气肿,纵隔摆动常常难以发现;(2)喉、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显然与一侧支气管异物不同;(3)常常仅表现心影吸气性增大而少有其他征象.在异物吸人史不明确情况下,单凭X线诊断较难;(4)常规胸片习惯只摄深吸气相,不容易显示呼气活瓣性阻塞导致的肺气肿而漏诊,当胸片发现双侧膈肌不对称、一侧肺透亮度稍增高、纵隔稍偏移时应结合胸透或摄取呼气相片观察是否有纵隔摆动。以上情况可结合CT检查。螺旋CT分辨率高,再通过MPR技术可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三维立体影像,不仅能显示支气管腔内的狭窄,变形及其并发的肺气肿、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能直接显示异物大小形态及其位置。MPR可灵活调节图像层面的深度与角度,精确显示声门下气管到深部气管,对异物进行准确定位。所以对临床医生来说,螺旋CT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是,螺旋CT检查费用高、辐射损害较大、患儿有时需用镇静剂、多平面重建费时间等不足之处,所以CT不能列为常规检查。当遇到可疑气道异物时,应首选普通X线检查,当X线不能确诊或者出现本文提到的以上几种病情时,可选用螺旋CT作为补充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京恩,陈方,周珉,等.普通X线在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5:165-167.

[2] 李绍东,李江山,程广军,等.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1:1233-1235.

上一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与处理对策 下一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