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悠婉转的越剧

时间:2022-08-13 08:57:20

越剧也叫“绍兴戏”,因为它发源于嵊县,临近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绍兴,所以叫“绍兴戏”。越剧有大约一百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的第二大剧种。它是上海市以及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的重要剧种。虽然越剧在中国的一些主要城市以及北方的一些省份都有演出,但它的影响主要是在南方。上世纪60年代初越剧鼎盛时期,除了、广东、广西等少数省和自治区以外,几乎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有专业越剧团活动。

1906年春节期间,浙江嵊县农村的六名业余说唱艺人首次登台演出,其说唱艺术主要是依据当地的“落地唱书调”。艺人们和着笃鼓、檀板击节发出的有节奏的“的笃”“的笃”之声而唱,因此最初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1917年春“小歌班”首次来上海演出。因为它善于学习其他剧种如京剧、绍剧等的长处,所以它在唱腔与表演艺术上作了一系列重要的改进和创新,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它的声誉。“小歌班”这时开始改用“绍兴文戏”这一名称在上海的一些茶园里表演。

最早的“绍兴文戏”的演员都是男艺人。1923年,在嵊县招收并培训了第一批女艺人。女班艺人掌握了“绍兴文戏”的精髓,她们的演出把唱腔中的温婉柔美推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相比之下,那些男班艺人,因为后继乏人,便逐渐为女班所替代。从那时起,“绍兴文戏”(日后于1938年改为“越剧”)就一直为女班艺人的天下。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一些越剧团才开始招收男演员并试验进行男女演员同台演出。不过直到现在,在越剧里还是女演员比男演员多得多。

跟京剧一样,越剧的唱腔也属于所谓的“板腔体”。不过,越剧的唱腔非常清悠婉转,而且优美动听,所以特别适宜于抒情;至于它的表演,经过几代艺术大师的锤炼,也很真切细致,非常适合于抒感。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根据同名越剧的音乐创作的,这绝不是偶然。

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越剧也有众多的艺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是以其创立者的姓氏命名的,她一般在唱腔上有卓著的表现。各个越剧流派通过其在旋律、节奏以及板眼上的变化与强调不同从而在舞台上展示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越剧中的一些主要流派包括演员袁雪芬(1922―2011)所创立的袁派艺术,她专工青衣;演员尹桂芳(1919―2000)创立的尹派艺术,她的专长是小生;演员范瑞娟(1924― )创立的范派艺术,她也以小生为专长;以及演员傅全香(1923― )所创立的傅派艺术,她则以善演花旦而著称。

(以上两篇选编自《中国戏曲》,傅鸿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百戏之祖” 下一篇:长亭送客,折柳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