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机“漂白”市场格局嬗变白牌机善钻空子大行其道

时间:2022-08-13 06:05:43

黑手机“漂白”市场格局嬗变白牌机善钻空子大行其道

2008年,除诺基亚外,手机厂商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国内厂商更甚,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为下降。不过,在全球手机制造基地深圳,一些白牌机供货商却成长快速――它们凭借低廉的成本,觅得了市场商机。

端午节期间,深圳华强北一带,人潮涌动。这里分布着十几个手机大卖场,每一家门面都规模宏大,不输百货公司。年轻人在卖场中进进出出,甚是热闹。

据估计,华强北路,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就有30万人次流动,这么多人涌向这里,其目的很简单,大多是看手机和买手机。这些大卖场中,每个都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店面进驻,有的是一些小柜台,柜子里摆满了各式手机或相关零部件。

深圳是我国的手机集散地,每年生产的手机占全球的1/5,也催生了一大批本土手机企业,如中兴、华为、金立、宇龙酷派等大大小小几十家厂商。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这里的黑手机和白牌手机。

去年手机核准制退出后,黑手机在各部委的打击下有所遏制,取而代之的是白牌机的兴起,它们规模更大,创意能力更强,质量也更过硬,而价格却出奇地低。白牌机的异军突起,使得国产手机的市场空间进一步遭到挤压,洋巨头也难避其害。

华强北面面观

4月17日,“2008跨国买家采购洽谈会暨全球手机定制采购峰会”在深圳举行,深圳市科信局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深圳手机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锂电池产量排名全球第二。

目前,深圳手机产量约占全国一半,全球每5部手机就有一部出自深圳,这里聚集了研发、设计、制造等各方面大量人才。有着“中国电子市场晴雨表”之称的华强北,其中大量产品就是手机终端和相关元件、零配件。

走进华强北,你就会发现这里的人群有两大特色,一群是年轻一族,大多数为学生族和打工族,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淘得一部质优价廉的手机。

《IT时代周刊》记者发现一个留着板寸头的小伙子四处打量,于是前去搭讪,向他推荐诺基亚的产品。没想到他竟然抛出了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来这里的人,买诺基亚的都是不正常的!”

小伙子是湖北人,在深圳宝安一家电子厂工作,这次是受老家的亲戚之托,前来挑选几部手机。他的承受范围是1000元左右的终端,要求配置200万像素,支持JAVA功能和GPS导航,能播放MP3、电影,电池能用上10天半月的大屏幕手机。这样的配置,洋品牌至少得2000多元,而且电池达不到那个标准,最多也就用个三五天。即使是正规的国产手机,这种配置也要花2000元左右。绝大多数还不支持JAVA功能。

“不怕质量出问题吗?这里的黑手机和白牌机是不保修的。”对于本刊记者的提问,“板寸头”很不以为然,或认为记者在瞎操心。他掏出一部跟摩托罗拉V8有些相似的手机(白牌机),“我买了大半年了,从未出过问题,我当时仅花了900元,而摩托罗拉V8刚在中国上市时,售价近4000元。我的同事也在用这类手机,很好使。”

除了一般消费者来采购外,另一类就是“背包客”,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身上带着大笔现金,准备物色中意的手机,带回去销售。而这类人中,又以市县级的商人为主,原因是中小城市手机的货源查得不严,可以明目张胆地叫卖。二三级城市的购买力不强,白牌机很受欢迎。

本刊记者就在现场碰到一个来自四川南充的商客,他这次准备一次性采购5000部,上次采购的2000部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成了他店里最畅销的产品。

据了解,最近黑手机、白牌机在大城市也受到青睐,很多地下渠道商在华强北的采购量明显加大。

黑手机变白

而据原信产部经济体制改革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称,去年中国至少有1.5亿部黑手机流向市场。若以1.5亿部算,每年偷逃国家税款近1000亿元。

王秉科认为,核准制退出后,代工成为新的生产模式。新手机企业不断进入,对市场形成了冲击,贴牌或代工的企业,有权利、资格与有牌照的企业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2008年以来,在相关部委联手打击下,黑手机势力开始减弱。而黑手机的变种白牌机却突然兴起。相比黑手机,白牌机更猛,更隐蔽,对市场的冲击也更大,它们当中的一些佼佼者,在质量上已不输正规品牌,甚至敢叫板洋品牌。

所谓白牌机,就是进行了品牌化、规模化升级的黑手机。业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白牌手机指的就是除水货机、仿冒机、拼装机以外,非正规渠道生产的手机,主要包括杂牌机、贴牌机和套牌机。白牌机由于逃避了各种税收,又无需广告宣传,将制造成本降到了最低,它们迅速占领了灰色市场和低层次市场。

一位白牌机老板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兴致高涨,他随手掏出一个记者从未见过的牌子,“你认为白牌机质量就差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目前中国约有500家白牌机厂家,它们的质量远远超过普通的国产手机。因为质量是白牌机的生命,消费者都知道,白牌机坏了就没有维修。所以,我们必须打消消费者的顾虑,要使我们生产的手机不出问题,或尽量少出问题。”见记者有些怀疑,他把自己的手机在地板上狠狠地摔了三下,机身散了架,但拼起来就可以打电话,而且外壳毫发无损。

记者走访一些白牌机工厂和作坊,对此深有感悟――由于不负责维修,白牌机在配件选择时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这一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说白牌机质量超过国产手机,应当不过分。有些仿造洋品牌手机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记者走进一家手机商场,立刻有人上来拉客,问要不要买手机。记者问他有没有诺基亚的智能手机,他掏出了一款今年很流行的高端手机,在正规渠道售价接近300元,而这款白牌机的报价仅为850元。记者试了试,觉得很好使,外观、功能都一样,而且烤漆也非常逼真,只是这个“假李逵”是“NOKYA”,把“T”换成了“Y”。

白牌机已经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在时尚因素方面,连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和洋品牌也自叹弗如,它们甚至成了一些新功能的试验地,流行一段时间后,国产手机厂商也会模仿白牌机,加以改良和应用。

现在,很多白牌机老板的眼光越来越高,它们已经不满足国内市场。一位姓肖的白牌机老板谈及自己的事业时,眉飞色舞,“我们今年前3个月共售出18万部手机,每月销量都在5万部以上,其中3月份达到7万部,这里面2/3左右销往非洲及亚洲国家。印度、越南、老挝是主要出口对象国。”

在问及利润时,这位老板也毫不避讳:国内市场每部白牌手机的利润大概是20元,若销往海外市场,利润更高,纯利在30元左右。粗略估算一下,这家出口商今年前3个月的利润接近500万元。

跟正规品牌比创意

“千万不能小瞧白牌机,它们有些的确有些来头。”深圳一家手机厂商的总经理告诉本刊记者,“有些白牌机甚至给洋品牌代过工,它们对手机市场的需求了解得非常透彻。消费者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它们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有上百家白牌机厂商和作坊,它们能生存下去,就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市场法则――让利润下到最底层的销售点,不能让中、上层的渠道商拿走太多利润,否则产品就卖不出去。它们知道,终端销售商最关心的还是利润,品牌则在其次。它们不花钱在产品营销及广告上,把省下来的利润回馈给销售商,并提升手机的“性价比”。

例如,一部800元的手机,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完全是入门机那种,除了接打电话、发送短信,几乎没有令人记住的功能。但白牌机不同,可以做到200万像素,支持流媒体播放,而且是超大屏幕超强待机。

相比其他手机,白牌机更追求时尚,有的白牌手机旁加装LED灯,用户可以写上类似“我爱你”的字样,用力摇晃手机,还会变成心形的图像。

这些玩意看似不难,也不是什么核心技术,但创意新,十分投合年轻人的好奇心理。这些创意,有些是它们自己开发的,有些是从台湾一些厂商手中买来的。一家生产白牌机的老板直言不讳,中国的年轻人喜欢屏幕大、声音响的产品,尤其要常常变点好玩的应用。有白牌机安装了8个喇叭,摄像头像高档相机一样,可伸可缩。

白牌机的兴起,与联发科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出有很大关系,有了联发科的手机芯片及软件,白牌机生产商所需要的就仅仅是模具设计以及生产,这就加快了出货速度。联发科除了把基频与射频芯片做成一整套模块以外,连软件接口都已设计好,省掉了许多开发的时间。

至于手机板及上面其它的零组件,它们利用台湾印刷电路板、中小尺寸面板等厂商的能量。最终端的组装部分,则委托代工厂生产。而一些正规厂商的手机,上市前仅审批就得花掉100万元费用和2个月时间。这让白牌机在时间和成本的竞争中占据了极有利的位置。

有关人士分析,在一段时期内,国内的白牌机市场还会呈爆炸式增长。

上一篇:百度进军即时通讯领域有3难 下一篇:神码转型IT服务未见起色 频繁建立合资企业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