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13 05:24:06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些学生对于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并不加以思考。笔者结合日常教学案例《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提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开展数学实验,开展数学的发现探索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太抽象,信息技术无法表现出来,而生活中也找不到原型,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课时的限制、考试的压力等等,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基本以数学家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所以不愿学、也不愿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要合理地开展数学实验,开展数学的发现探索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数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经常会有操作活动,那数学操作活动就是数学实验吗?笔者认为:不是。数学操作活动是学生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它是数学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数学实验教学是学生为了获得一种数学理论,或者检验一个数学思想,或者解决一类数学问题,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他们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笔者就创设了体积相近的一块橡皮和一个火柴盒比大小的故事。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橡皮和火柴盒为了比大小,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吗,到底谁大谁小?这时,笔者提问:要帮它们比什么呀?你们有什么办法比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这一情境运用文字和动画的组合,方便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笔者又适时提问,成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实验活动,动手操作 实验活动是数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部分和核心环节,它在情境创设的问题中展开。学生根据老师的实验要求,动手操作,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能清楚地描述出实验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笔者安排了以下的实验活动:第一,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然后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并编号。第二,观察物体,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出示表格,并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②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了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个数)

依次出示后半部分表格:

③先在小组内互相说说,然后将这些数据依次记录在表格中。④填完表格,出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 。”第三,观察数据,沟通联系。①选一组到实物投影上交流,学生介绍表格里的数据。②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小结: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个数就是长方体长所含厘米数,排数就是宽所含厘米数,层数就是高所含的厘米数。③再问:你们又是怎样数出每个长方体里包含的正方体的个数的?小结:先数一排有几个,再数一共有几排;算出一层有几个,再数一共有几层;最后算出一共有几个正方体。④三问:小正方体的个数可以怎样求?小结:正方体的个数可以这样求: 长×宽×高=正方体的个数

在这个环节中,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填写表格,观察数据,逐步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小正方体个数的关系,为进一步猜想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出猜想,讨论交流 提出猜想是数学实验教学的高潮阶段,是数学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中寻求规律,通过合情推理、直觉猜想,从而得到初步的结论。提出猜想是数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是实验能否成功的标志。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当学生明确长×宽×高=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关系式时,笔者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让他们大胆猜想公式。在引导时,提出问题: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等学生们思考后,接着追问:“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么求?我们来做个大胆的猜想!”因为这一步非常的难,所以让学生讨论交流。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推理的能力;另外,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猜想进一步修改补充,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表达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猜想提出以后,数学实验并没有结束,还需要进行验证。验证猜想是数学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关键步骤,它鉴定了数学实验的成功与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学生提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个猜想以后,笔者问: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多媒体出示例10三个长方体,提问:老师也摆了三个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你知道我分别用了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吗?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这个问题吗?先想一想,你怎样摆?

再说一说:沿着长每排摆几个?沿着宽每层摆几排?这样一层就用了几个正方体?沿着高摆几层?再摆一摆:你能摆一摆,验证一下刚才的想法吗?明确: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这个结果与你刚才的猜想是否一致?

第二,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加深理解。提问: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

引导: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这样一层就有几个了?摆几层?一共要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w?演示验证:学生边说,屏幕边演示。

第三,引导概括,得出公式。提问:在刚才的操作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擦去刚才猜想时公式后面的问号。

教师问:这个公式对所有的长方体都适用吗?自己再搭一个长方体验证。学生操作。教师出示长方体立体图,提问:想一想,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交流后得出:V=abh

在这个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举例来证明猜想,学生将从实验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它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使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具体的实验活动得到“升华”。

数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数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为学生精心创设了火柴盒和绿豆糕比大小的数学情境,架起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被引发出来,每个人都处于亢奋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时探索新知也是水到渠成的。

数学实验有利于学生从“听数学”变成“做数学”,转变他们学习数学的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而这节《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让他们有了“做数学”的机会,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不是笔者给予的,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与被动的告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

数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通过摆长方体,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和同桌交流讨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次摆长方体验证公式。在整节课中,笔者有效组织学生实验,每个学生围绕实验要求,动手、动脑、动口,在操作中、在交流中自主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的产生发展过程。

数学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尝试探究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结束语

数学实验教学不仅关心学生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生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它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矫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上一篇:职业教育是培育“中国工匠”的摇篮 下一篇:学习策略、自我意识与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