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为何被抛弃?

时间:2022-08-13 03:42:26

直至今日,部分唱片公司仍然觉得它必须侦测消费者使用著作权的行为,不管这个管控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部分消费者放弃正版唱片,开始使用盗版音乐,无视唱片界的合法权益,甚至沉浸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中,没有罪恶感。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DRM技术复杂而先进,它可以控制使用者对软件、音乐、影片、书籍、和照片等任何形式的数字内容的使用。通过DRM,可以限制消费者复制数字内容,也可以禁止消费者将数字内容放到不同的使用工具(手机或PDA)或平台(电视或计算机)上使用。通过网络,DRM还可以追踪音乐被播放的次数甚至在哪些地方被播放。

自从有了DRM,消费者购买音乐和播放音乐的习惯从此也被改变。以前,买来音乐之后,消费者想要在哪儿播放就可以在哪里播放。但采用DRM技术之后,如果换了音乐播放器或更换计算机,或许音乐就被锁住了。在不同的网络音乐商店(iTunes、Napster、RealNetwork、MSN、Yahoo)买来的歌曲,DRM都不兼容,因此也不能一起播放。如果消费者想把自己购买的音乐送给家人或朋友聆听,更是难上加难。

近来,DRM技术也开始侵入传统的CD。2006年年底,一个美国的消费者在无意中发现,把一张Sony BMG的CD放入计算机聆听时,竟然会顺便安装版权保护程序,而这版权保护程序正好替黑客大开方便之门,让黑客轻易上身。美国消费者与Sony BMG经过诉讼之后,在今年的1月6日以和解收场。Sony BMG免费替消费者更换完全无版权保护的CD,更为此事件成立网站,详列有哪些CD灌有此程序、如何移除这些有瑕疵的版权程序。

有人甚至把DRM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上升到社会和伦理道德层面,把DRM称作是一种新的数字霸权。他们认为,DRM的本质就是要剥夺人类在数字时代的自由。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大公司将DRM强加给公众。

诚然,唱片公司应该获得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应有的金钱回馈以进行更多创作,但是消费者的权利同样不容牺牲。当数字音乐走入寻常百姓家之后,一个通用的、人性化的数字版权保护策略将会是消费者最深切期待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一季度财报创以来新高 企业级市场拉动微软收入... 下一篇:为2008呐喊 体验三星笔记本的“梦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