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的分析及改革

时间:2022-08-13 03:19:39

户籍制度的分析及改革

【摘要】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并一直维系至今。近些年来,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总的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通过对户籍制度变迁的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的特殊功能,以及户籍制度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

【关键词】户籍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63-01

一、户籍制度建立、发展的历程

(一)户籍制度的形成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首先在城市管理中得以酝酿,然后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普遍制度。1950年8月,公安部制定了《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1951年公安部颁布并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1955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总体来说这段时间的户籍制度比较简单,主要发挥着证明公民身份、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职能,对于巩固新生政权起到了非常积极地作用。

(二)户籍制度的强化阶段(1958-1980年)

这一时期户籍管理的特点是:一方面,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另一方面,压缩城市职工,包括精简职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大量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等。户籍适度主要发挥了控制人口迁移,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迁移的特殊功能。以户口性质对国民实行分类管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附加了以此为依据分配生活资料的功能;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加大了人们在实际社会地位、权利享受与实现方面的差距。

(三)户籍制度的改革阶段(1980-)

1984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允许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这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的政策规定,它的历史功绩在于打开了几十年来二元户籍制度的缺口,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在集镇开始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逐步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的户籍逐步放开。199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出台。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中小城市的户籍也开始放开。

二、户籍制度的社会影响

户籍制度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首先乡-城户口的二元划分确立了我国社会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分基本的结构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城乡分治和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的策略使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失去了很多机遇,使城市和乡村在利益格局上形成巨大的反差。城市化的滞后以及农村的落后又造成了我国的整体消费能力不足,进而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户口与不同的权利和利益分配相结合,使得户口符号赋有不同的价值含量,因此,持有不同户口符号的人,他们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不平等的。这样,对户口界定实际上在社会关系中,构建了一种类似于“世袭地位”的等级制。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等级制和等级意识,不论对于处于劣势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人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的发展。

在社会观念方面,户口、籍地、身份和权益以及地位相结合的社会分层体制,强化了人们的地缘意识,在人们的社会认同中增添了户籍边界。结构性分割或隔离降低了社会的整合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受户口类型和籍贯等身份因素的干扰和阻碍。这样的制度背景导致了社会关系趋于单元化、内卷化和差别化,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成本增加,社会整合与团结的动力相应减弱。

三、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促进户籍管理的法治化

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尽快出台新的《户籍法》。新的《户籍法》需要充分体现和遵循宪法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原则和精神,要以保护公民的迁徙、居住和平等的权利以及规定规定公民履行的义务、规范管理行为、保证公民身份平等为目标。

(二)加强和完善户口登记制度,淡化甚至取消城乡户口的划分

要打破原有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登记办法,建立起以居住地为标准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以户籍所在地为主的登记。

(三)消除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是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我国户籍的城市倾向使一方面城市具有很好的福利,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获得的社会福利或社会服务较少,人们出于比较利益才大规模的从农村流入城市,如果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么户籍的壁垒就会不复存在,人口也就自然而然的实现了合理流动。因此要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宋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J].中州学刊,2010(5).

[2]李禄俊.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探析[J].求实,2010(2).

[3]王美艳,蔡.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

[4]庞丽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J].人口与发展,2009(6).

[5]彭希哲,赵德余,郭秀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陆益龙.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J].学海,2011(6).

[7]张雷.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8]陆益龙.户籍制度改革―控制与社会差别[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9]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黄仁宗.城镇化抑或迁徙自由―反思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J].求实,2002(5).

上一篇:论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下一篇:图书馆的作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