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刚:守护苗族文化之根

时间:2022-08-13 02:48:59

王凤刚:守护苗族文化之根

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世代流传着一种被苗家人称为“贾”的口传经典。2008年,自古以来靠苗族贾师师徒口口相传的“贾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1月,首部对“贾”系统搜集整理译注、煌煌80余万字的《苗族贾理》出版。很难想象,这部苗族文化专著的作者,竟是一名患上不治之症、瘫痪卧床近30年的老人。老人名叫王凤刚。

特殊年代与“贾”结缘

1945年,王凤刚出生在离丹寨县城不远的高排村的一个水族家庭。由于自小生活在苗族山乡,常常听到苗族老人们唱着的古歌和歌里讲述的远古神话故事,耳濡目染,王凤刚虽为水家之子,却对苗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1963年,18岁的王凤刚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苗族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一所小学当老师,1971年被调到丹寨县革委政治部宣传组(宣传部)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王凤刚要常常下乡巡回。这期间,王凤刚经常接触到苗家人。他知道在一些苗家人的口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歌和故事。每次下乡,王凤刚都打听当地居民的族别、来源、习俗等,留意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歌谣。他常常是一边听,一边用音标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王凤刚认定这些民歌和故事是十分珍贵的民间文化。当时他有个愿望,就是要在工作之余,多了解、搜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瑰宝”。

当时正值“”,唱“老歌”一度成了搞迷信活动,会唱“老歌”的贾师也常常被当作“牛鬼蛇神”进行管制,还时不时地被揪出来“批斗”。王凤刚偷偷找当地的贾师交谈,贾师们诚惶诚恐,根本不敢把那些“老歌”唱给他听。

有一年,王凤刚利用到扬武乡五一村公干的机会,找到堂外祖父吴玉金。吴玉金是当地有名的大贾师、大巫师,当时是被管制的对象。老人偷偷地与他摆谈。也是这一次,王凤刚从他口中第一次知道苗家人有“贾”。老人告诉他,“贾”是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许多巫事和巫词与“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贾”口传了从开天辟地到迁徙、历史、习俗、婚姻、祭祀等大事;懂“贾”的才能当理老、当寨老、当巫师。

“老人比我更清楚‘贾’对苗家人意谓着什么。”王凤刚说,“‘贾’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事件,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等等,从而形成了苗家人一致尊崇的‘贾理’。从前榔头依据它组织榔众议榔订立并严格执行规约,理老依据它评判纠纷案件,寨老依据它主持公共事务,鼓藏头依据它主持祭祖大典,巫师依据它主持祭祀和祈禳,民众依据它规范各种礼俗行为、遵守各种伦理……用一位学者的说法,‘贾’是苗族文化之根。”

王凤刚从此与“贾”结下不解之缘。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取得贾师们的信任,不断地积累着被他视为“瑰宝”的“财富”。1978年至1979年两年间,丹寨当时的139个大队,他走了110多个,搜集记录神话、民歌等40多万字。随着对苗家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王凤刚越发坚定了自己搜集研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踏遍青山遍访歌师贾师

为搜集更丰富的苗族民间文化资料,王凤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重点拜访当地有名的歌师、贾师。

那个时代,很多歌师受到“特殊关照”,不敢和别人谈“贾”,甚至直接就拒绝。王凤刚懂得苗家人的礼节,为了说服那些老人,他常常要带礼物和他们交朋友,有时还主动和他们一起干些农活。

那时,乡村的交通、通讯都不太方便,要找到那些歌师、贾师也并非易事。

有一位叫金毓元的老贾师住在离县城130华里的排调村,为找他,王凤刚去一趟要走一天半的山路,有些地方山高路险,不长的路程也要花上三四个钟头。一次找不到,王凤刚又去第二次。

走访起来虽然很艰难,但由于王凤刚的真诚,有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凤刚后来去排调村找到金毓元后,主动给老人端洗脸水、洗脚水,深受感动的老人留他在家吃住,连说了三天。王凤刚那次足足用了6个本子记录下3000多行“贾”和叙事歌、酒歌等资料。

还有一次,王凤刚到乡下朋友家过苗年,酒酣之际,一位老人主动给大家唱“贾”,一唱就是个把钟头。聚会结束后,王凤刚主动把老人请到县城的家中,老人吟唱,他记录。

王凤刚时常庆幸,他抓住一切机会,四处寻访民间老艺人,并和他们结下深厚友谊,与一批民间艺人成为莫逆之交。一些成果也逐渐显露出来。1979年王凤刚搜集整理了龙泉镇者良村远近闻名的老歌师陈金才唱的部分歌谣, 花一个多月时间整理出上千行苗汉文对照的《陈金才歌选》。1981年,王凤刚参加编辑、内部出版《丹寨苗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辑入了很多他记录整理来的成果。

在走访歌师、贾师的过程中,也给王凤刚留下深深地遗憾。有位老人,王凤刚按约定半个月后去见他时,老人已于几天前去世。

“当时我自责不已,一部苗族文化的‘活档案’消失了,太遗憾了,这件事催促我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努力、再努力,加紧、再加紧。”王凤刚如今讲起这事心情仍很沉重。

与病魔抗争创造生命奇迹

正当王凤刚抓紧利用业余时间潜心搜集“贾”及苗族歌谣等资料时,病魔却向他悄悄袭来。1983年,王凤刚被查出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医生告诉他,这种病目前不能治愈,只能控制,而且发病后,快的难以撑过3到5年,最长也不会超过25年。

王凤刚经过反复思考,他很快振作起来,决心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在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里,他就整理和翻译了苗歌1000余行。

从医院回到家中,因行动不便,王凤刚陆续邀请知名老贾师、老歌师来家里录音。

王凤刚家境清贫,自己多年患病,爱人没有工作,在三个孩子未成年之前,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的工资收入维持。为了采集民间的文化遗存,他先后买了三个录音机、一支录音笔和数不清的磁带。一度因磁带用量太大,无钱购买,他便和老父亲商量把寿木卖掉换了180多元钱救急。

由于病情日益严重,王凤刚在2000年提前退休。

王凤刚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比较精通‘贾理’的人,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学过的人,如今绝大多数都已年逾古稀,在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五一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有12个贾师,1979年时还有4人,现在一个都没有了。我拜访过的16位贾师,如今也只有4人了,其中一位身体已经非常不好。”

自知生命来日不多,王凤刚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夜以继日拼着命地加紧录音和整理资料。为了他的身体,家里人不得不一次次强迫他休息。

2005年,在积累了2万余行原始素材及100多个小时相关录音资料的基础上,他开始《苗族贾理》书稿的整理译注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给他送去了一台电脑和一部激光打印机。刚接触电脑,他什么也不懂,就叫儿子买书给他自学。每次上电脑,他都吃力地抬起那只唯一能活动的右手,艰难地打出一个字来。

凭着超人的坚忍和顽强的毅力,几年间,王凤刚一边忍受病魔的折磨,一边硬是靠那一只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把他倾注几十年心血记录、搜集、整理、译注的《苗族贾理》“敲打”出来。

2008年, 在王凤刚的不懈努力下“贾”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他被州政府评为“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同年11月,他的《苗族贾理》出版发行,书中详尽地展现了苗族农耕社会与传统文化的生态面貌,弘扬了团结、仁爱、奉献等文化主题。其所记载的内容涉及11项部级“非遗”和4项省级“非遗”信息。

一个当年医生判定他少则活3到5年,多则活25年的极重病人,如今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近30年,而且完成了首部对“贾”系统搜集整理译注、煌煌80余万字的《苗族贾理》出版,很难说这不是个奇迹!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高度评价王凤刚从事的这项工作及著作:“除本身巨大的史料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意义。”(责任编辑/彭美玉)

上一篇:“七力并举”在武陵山区抢抓机遇 下一篇:印江发展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