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内爱遭遇婚外情

时间:2022-08-13 01:48:36

有位女作家曾经这样形容男人对爱情的态度:“每个男人都想既拥有白玫瑰,又拥有红玫瑰。如果拥有了白玫瑰,那红玫瑰就是胸前的一颗朱砂痣,而前者就成了衣襟上的一颗饭粒;如果拥有了红玫瑰,那白玫瑰就成了床前明月光,前者就成了墙上的一滩蚊子血。”也因为爱情从来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才决定了婚内爱和婚外爱情的尴尬相遇――

一个与两个,或更多……

33岁的小琳一直在徘徊中受着折磨。8年前,她与柳相爱,后来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分道扬镳。她辞职去了外地打工。一年后,她通过考试获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认可,可以把户口迁到当地。而在这时,柳追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希望能把她带回来,但她不愿意放弃那么好的机会。又过了一年,她结识了现在的先生大友,并在半年后结婚。但她一直都笃定:除了柳,再没有一个人可以与她那么默契。小琳说,柳在物质上不太富有,但在精神上能让她无比满足。但是,她每次收到柳的短信时,总觉得对不起丈夫。大友是很能干、很顾家的男人。只是有一点,大友不善言谈,在精神交流方面无法满足她的要求。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让我想起《巴黎圣母院》中爱斯美拉达说的一句话:“要是把菲比斯的容貌给伽西莫多该有多好。”爱情理想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人们勾画的爱情画卷往往是符合审美需求与现实需求的理想化模式。而在生活中,符合自己大部分需求,或者符合当时情境的爱情,当事人就可以接受。至于那未实现的部分理想,一般人都会潜藏在心里。在一定的时机下,一旦出现与曾经的标准相吻合的对象时,潜藏的希冀就会被唤醒。如果拥有的与刚出现的在吸引力方面势均力敌,拥有者再以足够的精力与平衡能力去把握,那就会出现两段感情的并行……

同时爱上两个或更多的人,完全是可能的,只要去爱的人从来没停止对理想爱情的追寻。因为这些被爱的人都有其可爱之处,都符合自己的某条标准:甲是正直善良的,乙是英俊潇洒的,丙是聪明能干的,丁是浪漫体贴的……如果让一个人去选择,他(她)可能哪个都喜欢,哪个都舍不得放手。于是,所谓的爱情便开始在几个人之间同时或次第开放……

泛爱时代的“厨房理论”

很早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未婚女友十分开明地谈论男人。她说,家里总是吃大米、白面,这烦不烦啊?时间久了味觉都麻木了,当然就需要换换口味了。何况,出门在外,也不能背着厨房走吧,只好就地取材――所以,男人在外面沾了一两下花花草草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女友可能认为,这是因为――一是婚姻与爱情无关了,只是搭伙过日子的厨房;二是男女之间只是生理需要,如同吃饭一般。这是我对她的“厨房理论”的理解。谁不想花样翻新?谁不想口味丰富?广泛汲取营养以抚慰自己,当然就会有花开处处了。也有人说,这是人的动物性特征愈加明显的表现,而不是爱情。只取不与的人,或许在多份情感中游刃有余,如蜜蜂采蜜般游走于一个个花蕊之中,饱尝甘饴。如果按照爱情的基本原则与对方进行起码的对流,他必须得对爱情进行稀释,方能让那些“花蕊”雨露均沾。

理想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时,号称强调人性、尊重人性的一部分人就会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实现爱情理想。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或许体现出追求者心中理想爱情的各种元素,相加之和是这个人的爱情。似乎每个人都在理直气壮地释放自己,在昂然地爱其所爱,每份情感都事出有因、理所当然,爱情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泛爱时代。

如此看来,所有产生情感瓜葛的人,每个人都分别享受多份爱情,才会保持平衡度,而不至于用力不均,翘翻某一方。因此,当婚内爱情遭遇婚外爱情时,首先是婚内爱情已经是底气虚弱了,会把握平衡者当然会同时享有,平衡能力不够者则舍弃一头。或者让遭遇的感觉只是一闪而过,否则,一旦“遭遇”,他就会不断“遭遇”。

上一篇:“花心老公”的秘密 下一篇:八分钟约会后,我“闪”进了一场报复性婚姻